在遍地文化上打造繁密的簇新景緻,古與新的對比激盪出強韌張力,推動著現代日本豐盛的每一日。身為相機製造大國,透過關懷與好奇之心驅動的攝影意識,在各個城鎮中醞釀出大大小小的故事;而街頭上那些特色殊異、具體而微的住家,恰如許多故事落地生根的座標。那麼,何不讓「攝影」成為故事本體呢?經典攝影技巧——「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無意中點亮了建築師的靈感,一幢專為攝影師量身打造的住家就此誕生在滋賀縣。

滋賀縣作為海風無法觸及的內陸城市,卻擁有全日本面積最龐大的琵琶湖;當地成立超過 20 年的 FORM/Kouichi Kimura Architects(フォルム‧木村浩一建築研究所),便將如此均衡的巧妙天賦做為「攝影師家屋 」(House for a Photographer)的設計宗旨——看似封閉實則通透,小巧體積容納豐沛機能,讓建築既是渾然天成的攝影場景、私人藝廊,亦是滿載生活風貌的質樸所在。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坐落在古樸的石造神社正前方,直面莊嚴的鳥居,剛硬的垂直鍍鋅浪板疊上紮實混凝土,以大膽、極簡的現代主義精神,標誌出攝影師家屋的特別;宛如金屬鐵盒的外觀設計乍看是高調的設計,實則卻能用來打散日光反射在建物上的眩目干擾,讓這幢 2017 年落成的家屋,毫不突兀地與周遭年歲許久的傳統日式磚瓦房並肩而居,宛如黑白相片中顆粒細膩平滑的亮部,坦率、靜謐而奪目。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運用天然光影的奧秘,現實能被攝影重製成層次更為豐富的時光切片;建築師木村浩一對設計的想望,自然也不僅止於單純地築起一棟引人注目的住宅,而是從動線、建材到裝潢都緊貼著屋主的需求。循牆面凝聚的光線廊道步入屋內,映入眼簾的是天井與落在腳邊的小窗,結合直通庭園的落地窗,饒富禪意地為這幢地坪 51 坪的住宅灑落光亮;暖色調木質窗台框起窗外景緻,抬眼望去,便是一幀幀見證日夜幻變、春去秋來的宜人相片。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儘管奠基於現代主義,屋內仍處處可見傳統日式建築中講究微小之美的機能巧思:用最低限度的光線與裝飾,映照比例勻稱的生活與工作;部分挑高的天花板,構成兼作工作室與起居室使用的寬敞客廳,一旁的廚房與餐廳則連結起擁有臥房及浴室的二樓空間。置身在音響、藝術作品、屋主熟悉的攝影器材以及風韻別具的古董傢俱之中,攝影師家屋滿足了人們對充足日光與隱私空間的需求,不僅是可塑性高的展間、盈滿生活質地的攝影棚,也讓此地成為毋庸置疑的理想住宅。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文藝復興時期問世的明暗對照法,透過強烈的明暗對比塑造出三維立體效果,繼而影響後世的攝影技法與敘事手法。攝影師家屋重新解構光與影,讓生活與工作化為輕巧舒適的關係;在無關雜沓紛擾的空間裡,藉天光顯影日常,引星光映射夢想。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 Yoshihiro Asada.
Images Courtesy of FORM/Kouichi Kimura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替許多家庭打造出夢幻居所,並致力於創造美好事物的設計師們,打理起自己的住宅會是甚麼樣子呢?少了許多限制,多了自由與想像的空間,更貼近設計師自己的性格與品味。在東京的建築師佐佐木倫子(Tomoko Sasaki)和佐藤圭(Kei Sato),以「.8  TENHACHI」作為事務所名稱:他們認為空間設計完成時僅達到八成,剩下的 20% 等著生活軌跡、環境變化去填滿,將「未來」納入空間設計之中。而兩人自己位在神奈川的居所「.8 HOUSE」(Tenhachi House),便也是秉持著這個理念去執行。

作品風格一向簡單清新的 .8  TENHACHI,改建這層小公寓時拆除了所有隔間,僅保留建物本身的水泥輪廓,讓牆面和天花保有一段距離,表現出新設計與舊建築間的不同層次。兩人在室內置入兩個盒型量體,簡單定義出所有空間:私人空間如浴廁、臥室位於量體內,剩下的公共空間則如同留白,量體間所創造的間隙巧妙成為連接大門和起居室的動線走道。除了單獨隔間的廁所外,主臥和浴室這兩個私人空間都向著起居室開口。「我們覺得在住家裡會有私人及公共活動的發生,而這兩個量體則扮演著連接者的角色。」,.8  TENHACHI 解釋。

順著門口的走道而進,迎面而來的白色盒型量體側面挖空,形成內嵌的衣櫃;拐個彎、一個轉折,右側則是另一盒型量體,木板搭建如同小木盒,內置浴缸與廁所,45 度角的拼貼替這空間增添許多趣味。入口如同浴室的窗戶般,在獨立浴盆內沐浴同時,也坐享著空間的景觀——當然,也可以拉起白色的浴簾,享受私密的泡澡時光。

門口走道迎面而來的白色盒型側面被挖空,形成內嵌的衣櫃。

轉個彎,便會驚覺剛剛走過的走道木牆,是被放進原有格局內的另一盒型空間,作為廁浴使用。

進入公共空間,整體格局的輪廓逐漸清晰。白色量體內原來是主臥室,五公分的地板高差是和起居室的界線分別,陽光從一旁的落地窗灑進臥鋪,讓每個早晨都有一個好的開始。一旁的階梯通往小盒的上方,那裡是孩子們玩樂休息的秘密基地;在這個居高臨下的小天堂裡,孩子們創造出他們快樂的童年。

白色盒型量體內的空間成了睡房,五公分的地板高差畫出與起居空間的隱形界線;量體上方則是孩子們遊戲的秘密基地。

白色盒型量體內的空間成了睡房,五公分的地板高差畫出與起居空間的隱形界線

量體上方是孩子們遊戲的秘密基地。

4.5 公尺的日本柳杉桌氣派地貫穿整個起居空間,這個可作為用餐、料理、閱讀以及孩子們畫圖創作的平台,是整個空間的核心概念。沒有固定的用途,讓它隨時可以轉換角色,家庭的日常都發生於桌邊;當客人來訪時,它又可以做為 20人使用的大桌。上頭的吊架以鐵桿固定,顯得輕巧精緻——室內的層架不是以懸吊的方式,便是輕巧地設計在天花板的邊緣,不落地的設計讓空間加大了幾分,也多了許多生活感的層次細節。

在這個乾淨簡單的家裡生活,待一家人慢慢加入的生活的軌跡,儘管空間裡的 20% 我們不知道會走向什麼樣子,但相信一定是一個簡單卻舒適的未來吧!

Article/ Ting.
Photography/Akihide Mishima
Images Courtesy of .8  TENHACHI.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長久以來住家承載了生命中的許多,如一安靜擱置的記憶之盒,裡頭存放著人生中重要時刻的片段——我們或許不會頻繁翻看,但常常是沉默的相陪。如今大多數人待在家中的時間比過往更長,空間裡凝聚的時空因為人的在場而保持流動——家屋不再只是收藏回憶的空間,也不是當初一處被打造完成就了結的一項任務,而是和構成這個家的人,一起成長的所在。依著「結合工作與生活」為指引,建築團隊 Sher Maker 在泰國清邁替當地家具設計品牌設計師,打造了一個向山林而生、讓人和自然能一起成長、欣欣向榮的居所—— 「Khiankai Home & Studio」。

像是鑲嵌在小丘和樹林間的 Khiankai Home & Studio,近 80 坪的兩座雙層建築沿著土地的起伏搭建而成,正面面向村落主幹道,進入的門口實則為整體建築的二樓,背面則隨坡林地表的下降,搭建起如干欄式建築的結構,坐擁後方樹群和田野景致。室內每個空間隨著建築主體分散錯落,開放式的木製長廊兼露臺,不僅串連屋舍裡各個居室,亦連接起兩個主要建築體——主屋作為生活空間,一側的小屋則作為結合音樂室與工作室的空間。整體結構大量使用在地木材,屋內更可以看到許多木質元素,不僅加深建築與周圍自然環境的聯繫,也是對屋主作為家具設計師的親密呼應。

除了簡單的木屋結構,建築語彙也融入在地的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屋頂採用傳統的當地磁磚瓦,不僅減低材料成本,更提供了沁涼遮蔽。建築團隊在清邁搜尋大量二手廢棄木材,運用日本燒杉(shou-sugi)工藝技術,將木材以火燒過讓其碳化,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眼見所及,這些二手木材在屋內網格出天花和大大小小的落地窗框,建構獨立且連續的客廳、廚房和用餐空間,搭配各式其他木質傢具與配件,摺疊的木拉門對向大區塊露臺,無限延伸了內外空間感,俯瞰的視野擴及遠處田園風光,更把室內外的綠意綿延成片。

房屋下層在和緩的坡道上以混凝土為底座與牆面,部分立面則使用半透明的波浪塑膠鑲版覆蓋,保有隱密性外也大幅增加了裡外光線的通透感。中庭地磚延續周圍坡地的土壤,讓兩個層次感鮮明的建築體頓時有了沉穩基底;中間的植樹向上而生,接壤著蔥鬱的盎然,將大自然全方位的帶進整棟建築中。

Sher Maker 意圖創造最簡單的施工方法與系統設計這座家屋,依建築所在的地點探索建造的各種可能性,運用在地最適宜的材料——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為在地的建築工匠計之深遠。期望他們可以在將來有需要之時,為同在一片土地上,與他們所設計的「家」共同成長茁壯。

Article/ Meg L.
Photography/ Rungkit Charoenwat.
Images Courtesy of Sher Maker.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翻轉紙盒灑下七巧板,散落一地的也許是尚未成形的繽紛夢想,也可能是小家庭對自造家屋的奇趣妙想——位於京都府南丹市園部町的「園部之家」(園部の住居)外觀蕩漾著童心未泯的光澤,內部則因有細膩的設計思維支撐,而使格局與結構徹底跳脫慣習卻不流於空想。為了一家三口,成立逾廿年的島田陽建築設計事務所(Tato Architects/ Yo Shimada)花費 27 個月設計,將關於生活的盼望與想像悉數納入圖紙,就地化為這幢精巧玲瓏的雙層建築。

園部(そのべ,Sonobe)之家的名字十分有趣,不僅道出了住宅所在地,亦呼應薗部式摺紙(「薗部」發音亦為 Sonobe,即組合式摺紙)的概念,將日光室、廚房、餐廳、臥室、陽台、儲藏室⋯⋯等廳室作為一枚枚幾何模件,循座向與動線需求相互連結,組成外觀端正、推門入內後別有洞天的住宅。

每一區的平面關係彷彿七巧板般配合得天衣無縫,立體空間則錯落有致如一座大型組合式摺紙藝品,在連結處暗藏可供靈活變化的關鍵,製造層出不窮的驚喜待人入內體會。

為了在氣候濕冷的地區珍惜每一縷日光,園部之家左鄰右舍的共通點,便是使用聚碳酸脂製成大片表面呈瓦愣紙狀的玻璃,在庭院、房屋一隅打造透光的倉庫或曬衣房。這項在地特色由設計師轉譯成獨屬於園部之家的建築語彙,用來回應天意之餘,更進一步結合日式建築常見的拉門結構,在開闔之間引出令人驚豔的發展。

於是,當一整面玻璃「連窗帶櫺」垂直地沿著房屋立面滑動,室內的日光室便露臉成為半戶外的空地,釘在樑上的鞦韆迎向天空,原先裸露的露台則隱入室內成為一小片秘密基地。在名為日常的舞台上,設計巧思輕而易舉地拉動布幕,一眨眼便揭開了新鮮場景。

佔地 23.7 坪的一樓除了有三角形日光室、梯形料理用餐空間和起居室外,也善用畸零空間規劃了浴廁和客房。一段段鈍角牆面順應直覺而生,化為不存在的隔間,不僅讓廳室功能自然地融入動線,也使整體空間內毫無照明死角,一抬眼便能欣賞形色絢麗的景致。

踏著骨架精緻的階梯拾級而上,二樓的地板面積僅留一樓的一半,並簡單地配置了臥室和露台。身在朝兩側傾斜卻無壓迫感的屋頂下,更清晰地感受到結合幾何量體所生的意趣。

對日日夜夜生活在住宅的人而言,盈滿環境的清爽氛圍不只來自於眼見所及的裝潢和擺設,更源自反映四季遞嬗的切身感受。園部之家採用可應對各種自由平面的木造軸組工法(在来木造工法),搭配清水混凝土來建造,並以矽藻土(珪藻土)作為內牆材質,兼顧調節濕氣和吸音耐火的功能,將日式傳統工法的優勢發揮得恰到好處。

童年時,我們曾用摺紙拼組幻夢放在掌心,成年後則攤開圖紙勾勒能實際走入其間的永恆願望。坐在園部之家內,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的大片玻璃改寫了環境和住宅相遇的方式,將建築襯托得如一枚切面豐富的耀眼礦石,晶瑩地折射出人與自然共生相望的多元可能。凝視著緩緩流轉的光影,家屋恍然重返始終珍而重之的彩色紙片,再度成為認識世界的起點。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Shinkenchiku Sha & Yohei Sasakura.
Images Courtesy of Tato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生活裡令人回味再三的美好時光,總是有料理相伴,從採買食材、備料、烹煮再到最後餐點的盛裝擺盤,其中的每個過程對我來說都充滿樂趣。每當在世界各地的城市或鄉間移走,除了特意尋找有廚房的旅宿作為落腳處,逛逛當地市場、就地料理出獨屬自己的「旅行風味」,若時間許可,我也會規劃一段餐盤器皿的探索行程。

居家生活選物小店、陶藝工作坊、showroom、在地陶藝市集 這些都是旅行裡不捨錯過的 地方。而在其中挖到的寶,它們不一定是名家之作,但都傳遞著令人愛不釋手的溫潤質感;相較於把它們收納起來「珍藏」,我更期待遇見日日合用、每次料理都能順手盛裝那般合心意的餐盤器皿。隨著時間推移,家中廚房也逐漸累積了不少器物,它們是對一段旅程回憶的私密收藏,也是豐富日常滋味的盛裝。

一次春天的韓國之旅,心儀已久的陶藝家 Deok Hyeon Yo 突如其來的邀約,讓我們在搭機前忙著改行程、訂車票、準備伴手禮。最初因緣際會透過網路知道這位韓國陶藝家,深深被他名為《櫻花》的器皿作品吸引;以往自己接觸到的陶器多出自日本陶藝家之手,對韓國陶藝家的作品比較陌生。而有別於日本陶器物件偏向大地色系,《櫻花》粉嫩的顏色令我印象深刻,開啟了我對韓國陶藝器皿的認識。

確定韓國之行後,向這位陶藝家詢問有無實體店鋪,結果他只有 showroom,而且還是位於離首爾近兩小時車程的大邱。考量車程與交通,原本打算放棄前往拜訪,但對方回覆在我們停留的週末和朋友有個 BBQ 聚會,邀請我們一起加入,僅僅考慮三秒我們就答應了。事後回想,這便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緣分吧!

到了約定這天,搭上韓國高鐵 KTX,一路向南來到大邱。首次造訪大邱的我們,當時對這座城市並不熟悉,也因而對這趟最後一刻訂定的行程感到些許焦慮。懷著期待又略微不安的心情,前往陶藝家位在郊區蘋果園內的工作室,四周種滿的蘋果樹因為不是產季而顯得空蕩蕩,但不難想像天氣變暖時充滿綠意的樣貌。一踏進這個樸實的鄉間小屋工作室,事前的焦慮與不安瞬間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表的興奮與驚喜。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大長桌與廚房,廚房是個一字型的吧台,有些簡易輕便的設備,接著是牆面與棚架上滿滿的陶藝作品,令人驚嘆!餐盤、壺瓶、杯具看似隨興地陳列堆疊,每個作品大小、口徑與花色都不同,有些隨意地插上採摘的花枝,像是信手將大邱的景色捻入質樸的器皿。

小屋旁還有座紅磚搭起的窯廠,他和我們分享,通常捏好的陶器會在窯廠裡以 1300 多度的高溫持續不斷燒,接連燒製幾天才會成為最後工作室裡擺放的樣貌。

快要傍晚時分,戶外 BBQ 也準備好了,在滿桌的 BBQ 料理前入坐,陶藝家準備大邱名物烤大腸和五花肉作為主角,紫蘇葉、辣椒、生菜、蒜片、洋蔥等佐料皆以他的作品盛裝,配上些許海鮮——沒和鮑魚交過手的我,對剛烤好的軟嫩鮑魚相當驚豔,回家也想試著烤烤看!當然,餐桌上少不了泡菜、菊芋等醃漬小物,青辣椒也是沾著辣醬直接吃,完全如同韓劇裡的吃法,道地的韓國 style 令人心滿意足!

除了陶藝家夫婦和我們之外,與會的還有另外三組陶藝家的朋友,後來才發現他們都是經營有成的 Instagram 生活達人,分享自己平常烹飪、露營、蔬食料理等生活片段,不僅興趣、喜好與自己相似,分享的故事裡盡是對「好好過生活」的溫柔執著。

我邊吃著這些用心準備的料理,邊想像著餐桌上的杯盤是如何在旁邊窯廠裡燒製而成,手中捧起的紋路與觸感,以及配上料理後的視覺擺盤震撼,內心浮現一種微妙又奢侈的感覺—— 自己在旅行裡揀選、採買的收藏,是這位陶藝家再尋常不過的日常。

這段旅程就這樣在陌生的異地,被一群懂得享受生活的韓國朋友們熱情招待作結,現在回想起當時的經歷,還是覺得如夢似幻啊!慶幸著我們有赴約,這出於自己對器皿的喜愛與追尋, 造就了一段被緣份牽引的際遇,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回憶。

Images Courtesy of 日常裡。小確幸.

從前華人文化裡「上有老,下有小」的共居型態,有些時候是現實經濟問題的託辭,共居一個屋簷下,延伸出「甜蜜負擔」的生活體悟——甜蜜甜在家人相聚的珍貴時刻,若以如今普遍的小家庭為單位來看,共居無疑能替生活增添熱鬧氛圍;住在一起家人之間的連結緊密,各自的生活習慣需互相包容,卻也能創造不同於小家庭的笑語歡聲。三代共居在現代社會裡並非普遍現象,但也絕非新例——這可能是父母輩的潛心希望,子女輩的掙扎兩難,當然也有可能立場相反原由各異,無法一概而論,總之共居已不是新鮮事。但近年在歐洲由於社會和人口結構的變遷,這似乎是越來越受歡迎的家庭組成模式。

荷蘭建築事務所 BETA 在阿姆斯特丹便替一對年輕夫婦與其父母,建造了一棟五層樓的三代住宅;以能順應時間推移而調整各小組家庭生活空間為目標,讓這棟住宅並非傳統式的共居型態,反更像一座每層樓住戶皆不同的「迷你公寓」。從建築外觀看去,南北兩面形成有趣對比:北面面向繁忙街道,除一樓門戶,各樓層以三戶窗為開口,漆上灰黑色的石牆減少熱量流失,也阻隔聲音嘲雜的干擾。南面則宛若另一棟建築,幾乎可說是完全開放式,每層樓皆設有陽台;從陽台往內步入室內,大片玻璃窗面迎來南方日光,讓居住其中的家庭能隨時與戶外相融,熱情擁抱一樓庭院綠意。

尋常替有長者的家庭所設計的住宅,多半將「減少垂直的動線設計」作為必要考量,BETA 反將它放在建築體的核心,一樓以黃色矩形作為夾面的中央樓梯逐漸往上,預想年長者隨年歲增加的不變行動可能,也增設了一座方便其移動的室內電梯。樓梯貫穿佇立建築體中央,同時劃分著建築南北面相對的開放與閉鎖式空間,每層樓從陽台空間逐漸往內,其中個房間的格局也逐漸隱蔽。除此之外,設計團隊亦運用寬廣的室內格局,保留所謂的「多餘空間」;強化垂直、開放空間的自由性,讓家庭成員可視情況靈活調整各樓層的用途設置。

一樓是能容納多人的用餐與辦公空間,緊鄰庭院的設計,跨越玻璃門便能享受日光與草地。二樓、三樓各作為孩子與年輕夫婦的房間,最頂層則由逐漸年長的父母居住,不僅享有俯瞰全景的遼闊視野,亦設有獨立的起居小客廳。

四樓也規劃成一睡房,這目前看來「多餘」的空間,可視為兩個家庭的隔間,既連結彼此也緩衝彼此,讓各自保有獨立而不互干擾的功能。樓梯垂直面以搶眼的黃突顯活潑熱鬧的氛圍,傢俱擺設則多同裸露的混凝土以舒服的灰白呈現,而作為能簡便移動、改變的隔間木材元素,則注入了溫暖的氛圍。

一面緊閉、一面開放,宛如兩個極端的設計,卻落實在同一棟建築體。像是理解城市人那既追求隱私、又渴望沐浴在陽光下的矛盾心情,BETA 藉由巧妙的格局規劃,讓這三代同堂的家庭,能在生活裡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緊密連結。

Article/ Meg L.
Photography/ Ossip van Duivenbode.
Images Courtesy of BET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太陽下的雨水逐漸蒸發,空氣中掀起陽光與泥草的氣味,那是灌溉與豐盛的象徵,一種獨屬夏天的氣息。峇里島烏布王國最後一任國王 Gede Agung Sukawati 廣邀藝術家來訪,讓烏布鎮(Ubud)成為近代峇里島藝術文化的發源地 ,來自印尼國內外的藝術工作者與工匠,在熱帶雨林、丘陵和山谷間,伴著細雨濛濛中的梯田與田園,聽著來自眾多廟宇廣場的舞樂,與烏布皇宮印度教石刻的往日榮光,一起留下旅人的腳步。

距離餐廳、咖啡館、按摩店、特色小店與瑜伽教室聚集的市中心鬧區僅數步之遙,位於稻田中央,在僅能騎乘機車、汽車禁行的區域,座落一間替盛夏捎來清涼的渡假住宅「Terrace Villa」,由活躍於尼泊爾與印尼兩地的建築團隊 STUDIO NEBA 打造,於豔陽下曬著日光、吹著涼風。以其現代極簡的線條,Terrace Villa 揉合變革的 19 世紀建築風采與峇里島本地文化,兩棟兩層樓建築以 L 型環抱中庭,寬廣的游泳池映照著藍天白雲;熱帶棕櫚科植栽錯落,在花園裡描繪陰涼倒影,繁茂蒼翠的樹葉隨風搖盪,仿若不將時間放在眼裡,愜意消磨有些慵懶的盛夏光年。

“「設計這棟住宅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創造出一片綠洲。」——STUDIO NEBA

STUDIO NEBA 創辦人 Sagar Chitrakar 以其社會、人道與商業發展的研究背景,在建築裡找到美學、實惠與永續的相處之道。運用回收木材與峇里島建築的在地工法,在總計 568 平方公尺的土地面積上,創造 368 平方公尺的自由生活空間。取自峇里島當地廟宇、住宅的形體與牆面,Terrace Villa 的兩棟建築內,包含了五間寬敞、綠意環繞的客房,通連戶外的廚房/餐廳,兩座頂樓露台與涼亭,竹製家具散布各處,呼應著周遭環境的熱帶風情。

在正對泳池的建築一樓,設計團隊描繪層層拱門,於室內吧台/餐廳與泳池之間的半開放式格局裡,開闢一處如廊道般的用餐起居空間,收進戶外光線與泳池景緻,卻也提供涼爽庇蔭。中庭內,泳池旁的平台上放置一排躺椅,是午後玩水、曬曬日光的休憩處;屋頂上,穿插其中的露台替建築帶來層次感,是夜裡欣賞星空的最佳角落。

在當地氣候、風土與有限預算的條件下,STUDIO NEBA 也將永續設計落實於住宅之中。19 世紀風格、特意壓低的屋頂與長長的屋簷,不僅是整體外觀上的考量,亦是資源循環、節能設置的細節。雨季時期,大雨澆灌在微傾的屋頂上,懸出的屋簷與印度教裝飾石拱的曲線承接下溢的雨水,流經被動式節能溝槽,在大片玻璃門窗上描繪傾瀉而下的風景,儲存、準備在乾季時滋潤中庭的鬱鬱蔥蔥。雨過,打開門窗,被動式節能設計引領氣流進出內外,經過計算的外部面積與植栽遮蔽,為印尼的赤道熱帶性氣候偷渡天然冷氣。

脫下束縛,深吸、吐出的每口氣,都是熱帶葉子的氣味,充滿生命力又令人療癒。每天在房外的蟲鳴鳥叫中醒來,拉開玻璃門,一步便踏進太陽與樹木交織的光影,期待今日的碧天流雲或是綿密雨絲。或許計畫步行至數分鐘腳程外的烏布鎮鬧區,探訪烏布市集與猴林路,在蜿蜒小徑間閒逛當地藝術家的小店,再到咖啡館悠閒喝杯咖啡。踏著石板小路,準備穿越盎然綠意,前去喧囂處沾染市井氣息。

Article/ Rachel S.
Photos © Bali Real Estate Consultants.
Images Courtesy of STUDIO NEB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提到加州,多數人會想到陽光明媚、類地中海型氣候的洛杉磯或聖地亞哥,但住在南加州的梅子,所處的地區是盆地型沙漠氣候。極度炎熱的盛夏限制當地的種植條件,在貧脊的土壤與環境中生活,梅子以「料理人的角度」基於對手中食材知根知底的渴望,將原本草木不生的後院,打造成四季產出多樣蔬菜、豐富了餐桌的「小伊甸」,「Farm to table」的生活方式以及順應時節的飲食習慣,已經成為梅子一家人的生活型態。

沙漠雖然生長季節短,卻有三個適耕期,梅子自學、摸索挑選短期成熟的品種,利用「作物輪耕」有計畫性地延長採收期,每年挑選表現好的植株留存種籽,在自然進化下成為更適合在地生長的品種。種出「像市場裡外觀完美的蔬果」並不是自耕的目的,貼近食物產地,透過耕植建立與大自然的連結,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如今梅子家的餐桌,也隨四季輪轉而有不同風貌。在〈梅子的「farm to table」日誌:夏秋兩季耕種的豐饒餐桌〉裡,她分享了小菜園夏秋兩季收穫的各式瓜果與料理;在這冬末春初時節,這次則與我們分享當季的料理風景。

冬|用時間漬釀出蔬果的豐厚滋味

氣溫驟降,夜間到達零下,今早到小伊甸巡視採收了一批櫻桃蘿蔔,越冷越發清脆甜美。這一季種了幾個不同品種的櫻桃蘿蔔,最喜歡的就是紅白相間名為French Breakfast的品種,出土時清麗,盤內也耀眼,吃起來水嫩香甜、微微辣味,佐松露油跟海鹽生吃,好銷魂!

而沙漠的冬天乾冷、艷陽,不做點什麼對不起自己,來人吶,蘿蔔曬起來咧!曬得一簍蘿蔔乾用醬油、糖、麻油、蒜頭、辣椒略煮後醃漬幾週,這兩天開封賞味,真是香辣爽脆。我偏愛待久出筋的老蘿蔔曬出的蘿蔔乾,咀嚼時清脆咔嘣聲響可是會震耳欲聾。

入隆冬後採收血橙,切開果然見到如紅寶石般的瑰麗,肯定不會忘記做幾瓶珍貴的糖漬橙皮。反複燙煮、刮洗、浸泡、熬煮,廚餘居然幻化為食物,重生後的橙皮鮮明透亮、清香襲人,製作麵包點心或閒暇甜嘴消磨皆宜。感嘆很多美食發明之始,都是因為對於手中食材不離不棄的那份執著與珍惜!卻也讓我們在任何青黃不接的時節,都能吃到最純然的自家菜。

春|鹽漬花筍與可食繁花的飽滿風味

春暖花開,是小伊甸一年之中最有趣的時節,也是每年我最在意的農務時刻,後院的菜園生機勃發。冬季蘿蔔豐收後留下的蘿蔔葉是令人期待的滋味,葉片柔嫩少刺的直接清炒、炊飯;葉片粗澀的先鹽漬、晾曬、又或者製成泡菜,而後再接續用來拌炒燉煮,鮮香度濃縮加倍。

從庭院裡隨手採摘七種蔬野菜,像是白蕪菁、鼠麴草、洋車前、鵝腸菜(繁縷)、蒲公英、油菜苔、野灰藜……再以白米、糙米、或大麥粒為底煮羹作粥,即是古漢習俗的「春吃七菜」(在日本稱「七草」),為一家帶來新一年的好兆頭。過了立春便到了花筍季,花筍又稱菜花或花苔,就是葉菜的花與梗。趁著剛打苞尚未老化前即時採摘,飽滿的花莖汁水充足,既清甜、又有口感。

年初種下的馬鈴薯、胡蘿蔔、香菜也在菜園裡默默地開花,滿園子香菜花、蔥花、胡蘿蔔花等。常覺得香菜開花時很美,結籽時更美、還有那呈現放射狀細小白花球的胡蘿蔔花,微風中擺動著,非常優雅、柔美,讓人很難聯想它原是有點天然呆的橘紅根莖蔬菜。我經常寫稿寫累了,就走到院子裡胡搞一番,採摘蔬菜剛開出的花朵插瓶,這些蔬菜花卉不但可以裝飾餐桌風景,也可以幫剛出爐的起士蛋糕妝點春漾色彩,總讓心情美美的。

會特別讓香草及蔬菜開花,最大意義是保持園內生態的平衡跟永續。因為我深信能在春天提供昆蟲、動物棲身繁衍的處所及所需食物,帶來生態的完整循環是有益於土壤與環境的。而植物的完整生長循環期,還能夠激發、儲蓄土壤中特定的養分,增加表土中微生物的繁衍數量。而續留的種籽則會一代代進化,逐漸變得更加適應當地氣候,讓「吃在地」又有了更深的含義。

Article/【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Images Courtesy of【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彎繞外雙溪旁道路,成列樹群在日光中颯颯搖曳,拾階至五樓,走進景觀建築設計師吳書原家中,明亮採光彷彿戶外的陽光、微風都絲毫不減地來到這家中。從客廳走到大餐桌旁,吳書原與三個孩子正聚集在桌前玩耍、太太在偌大廚房備食,孩子們繞著餐桌、廚房中、客廳、頂樓屋頂花園,跑上跑下。少了隔間,多了更多家人的互動與空氣的流通。

「我選房子會先看週遭的樹群與環境。」吳書原這個位於五樓與六樓、背山面溪的老宅,其前後棟距大、綠意成群,遠處有外雙溪的溪河在前方淺淺過彎,他決定將牆面能打掉就打掉,讓窗戶變大,戶外的自然條件自然而然能牽引入內,而風能自然而通透地吹拂著,頂樓屋頂並打造出一方擁有台灣各原生植物的綠意花園。

野裡四季更替的生態圈

他神采奕奕帶著我們到六樓圍繞在建築外緣的ㄏ型花園。放眼所見,開粉白花的九芎、生三角楓、普賢象櫻、紅花檵木等在日光中枝枒開展。他說,台灣既是蕨類、蝴蝶王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五種氣候帶的國家,植栽群像極廣,擁有最豐富的生態資料庫。特殊的雨水涵養與地氣,光是南北向就有不同植栽帶。

吳書原在英國學到「野裡有花園、花園裡有原野」,認為植物應適地而種、四季輪替,因此捨棄非自然的人造花園設計,改以不施肥、不拔草的荒野地景,減少耗能耗力。「這花園擁有上百種原生與外來種參半的植物群,我喜歡高、中、低的複層植物栽種法,創造出天然防禦機制,蜜蜂、蝴蝶、鳥類飛來,物競天擇能協助去除病蟲害。」

四季更替的優勢讓他期許創造出更饒富趣味的花園,「未來,我會在花園裡繁衍所有原生種。」此屋頂花園也透過各種方式療癒家中成員;每日,太太會採幾株迷迭香於醃漬雞腿肉送入烤箱,又或者佐以樹葡萄釀醋倒於瓶中,加入芳香萬壽菊、檸檬馬鞭草、檸檬片,一家人也喝進了每一季純淨自然的新鮮滋味。

當初在打造這個屋頂花園時就架高花園地板防水層來帶入空氣、隔絕熱使樓下降溫、減少開關冷氣。再以廢棄建築物敲碎的水泥塊搭配軟石鋪平,創造廢材的第二春,也讓雨水可以自然回收讓地面保水。此外,頂樓建物的屋頂以兩斜板交錯、成排開窗引進對流與日光,淋浴地板都能速乾,無形省能減碳。

除了對植物的想法外,他認為「生態建築(Ecology Architecture)」其實人人皆應該實踐。「人類若能搭配植物、善用自然取代日常耗能,便能永續。他理想的生態綠建築代表是他在花博的未來四口之家設計:在搭蓋時,不砍掉任何一棵原生物種,順應環境把房子搭構起來。房屋結構用夯土牆,將混凝土的使用降至最低,即使夏天室內對流仍維持23-24度;使用零污染建材,以可再回收利用的木頭、夯土為主;架高地板下有空氣對流,利用雨水回收作為植栽澆灌;花園裡種植可食性物種,支持日常飲食所需。

未來,他希望自己能踩回土地上,在田間種菜、就地新鮮烹煮。如此回到人與自然的真實互動,每個人都能走進屬於自己獨到的ECO Life。

好多年前的北京,曾是全球建築師爭相嶄露頭角的建築實驗場;在建築法規成熟的國度無法實踐的奇幻造型,當時的北京似乎都可以被滿足。經過十多年的猖狂建設,「返璞歸真」的理念逐漸在人們心靈中生根萌芽——讓人們感到充實的不再是巨大華麗的鋪張,而是樸實的生活本質。為了提供這些純粹的心靈一個落腳之處,CLOU 建築事務所其中一位創始人 Christian Taeubert 與妻子 Sammy,一同花了六年時間,建構出一幢位在北京鄉間的小屋——Studio Cottage。

Photography/ Christian Taeubert.

Photography/ Christian Taeubert.

從建築的背景來閱讀城市,中國農村面臨人口大量外移的問題,導致農村人口結構無法給予村落適當的未來發展,而這些小鎮中無人居住的老宅便逐漸傾頹,最終成為地圖上的空白。如同中國多數村莊,距離北京不到兩小時車程的渤海鎮也正面臨著人口大量外移的困境。Christian 夫婦兩人觀察到此種現象,於是租下僅有十年租期的七〇年代老屋,以它為起點,逐步延展復興當地社區的藍圖,同時迎來了一個親近土壤的生活。

儘管租期分別僅只有 10 年和 20 年,夫妻二人還是花費大量時間,用當地建材來改造這棟老屋;一邊作為自宅,另一邊則取名為「Studio Cottage」,佇立於鄉間,成為遠離塵囂的夢幻之地。

Photography/ Boris Shiu

建築團隊在老宅主體上選擇保留原有的結構,隨著修復工作的進行,也重新閱讀隱藏在這棟建築之中的文化故事,同時加入新時代的元素,讓舊時的歷史在新興的改造中重獲新生,而故事得以延伸至下一個世代。Studio Cottage 在外觀上保有舊式木窗,並在窗面內裏加上一層新作窗戶,同時保留原有的斑駁牆面和原木桁架天花,也意外使內部空間籠罩上一層通透的大地暖調。

Photography/ Boris Shiu.

佐以手作的木製沙發、餐桌、臥榻,以天然的材質展現新穎的設計,再巧妙地使用義大利鐵框燈罩、金屬製流理台和座椅,局部的金屬裝飾平衡了室內軟硬材質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桌面使用的巨大原石,原來出自老屋地窖的建材,如今則化身成穩固的基石,座落在起居室中,吸引人們的目光。

Photography/ Boris Shiu.

走過起居室,拉開大面的不鏽鋼拉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隱藏在後方的主臥室,有別於開放空間的溫暖色調,此處則採用淺灰藍的磨石子矮隔間,搭配簡約潔白的寢具和燈具,素雅地呈現出「簡樸生活」的另一種風格。

室外,緊鄰入口的老樹半嵌在石磚矮牆之中,照看著庭院也關心著街坊。夫妻兩人更在樹木底下特別設計出一個沙坑,在時節更換之際盛起落葉,同時也承載著孩子童年時期的嬉戲養份。輕盈行走在柔軟的草坪上,觸摸著屋舍蘊含歷史的一磚一瓦,Studio Cottage 不僅為小鎮迎來了新氣象,也大程度地實現了都市人們對「桃花源」美好想望。

Photography/ Christian Taeubert.

Article/ Ting.
Photography/ Boris Shiu & Christian Taeubert.
Images Courtesy of Christian Taeubert & Sun Min.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