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住家承載了生命中的許多,如一安靜擱置的記憶之盒,裡頭存放著人生中重要時刻的片段——我們或許不會頻繁翻看,但常常是沉默的相陪。如今大多數人待在家中的時間比過往更長,空間裡凝聚的時空因為人的在場而保持流動——家屋不再只是收藏回憶的空間,也不是當初一處被打造完成就了結的一項任務,而是和構成這個家的人,一起成長的所在。依著「結合工作與生活」為指引,建築團隊 Sher Maker 在泰國清邁替當地家具設計品牌設計師,打造了一個向山林而生、讓人和自然能一起成長、欣欣向榮的居所—— 「Khiankai Home & Studio」。

像是鑲嵌在小丘和樹林間的 Khiankai Home & Studio,近 80 坪的兩座雙層建築沿著土地的起伏搭建而成,正面面向村落主幹道,進入的門口實則為整體建築的二樓,背面則隨坡林地表的下降,搭建起如干欄式建築的結構,坐擁後方樹群和田野景致。室內每個空間隨著建築主體分散錯落,開放式的木製長廊兼露臺,不僅串連屋舍裡各個居室,亦連接起兩個主要建築體——主屋作為生活空間,一側的小屋則作為結合音樂室與工作室的空間。整體結構大量使用在地木材,屋內更可以看到許多木質元素,不僅加深建築與周圍自然環境的聯繫,也是對屋主作為家具設計師的親密呼應。

除了簡單的木屋結構,建築語彙也融入在地的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屋頂採用傳統的當地磁磚瓦,不僅減低材料成本,更提供了沁涼遮蔽。建築團隊在清邁搜尋大量二手廢棄木材,運用日本燒杉(shou-sugi)工藝技術,將木材以火燒過讓其碳化,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眼見所及,這些二手木材在屋內網格出天花和大大小小的落地窗框,建構獨立且連續的客廳、廚房和用餐空間,搭配各式其他木質傢具與配件,摺疊的木拉門對向大區塊露臺,無限延伸了內外空間感,俯瞰的視野擴及遠處田園風光,更把室內外的綠意綿延成片。

房屋下層在和緩的坡道上以混凝土為底座與牆面,部分立面則使用半透明的波浪塑膠鑲版覆蓋,保有隱密性外也大幅增加了裡外光線的通透感。中庭地磚延續周圍坡地的土壤,讓兩個層次感鮮明的建築體頓時有了沉穩基底;中間的植樹向上而生,接壤著蔥鬱的盎然,將大自然全方位的帶進整棟建築中。

Sher Maker 意圖創造最簡單的施工方法與系統設計這座家屋,依建築所在的地點探索建造的各種可能性,運用在地最適宜的材料——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為在地的建築工匠計之深遠。期望他們可以在將來有需要之時,為同在一片土地上,與他們所設計的「家」共同成長茁壯。

Article/ Meg L.
Photography/ Rungkit Charoenwat.
Images Courtesy of Sher Maker.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