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加州,多數人會想到陽光明媚、類地中海型氣候的洛杉磯或聖地亞哥,但住在南加州的梅子,所處的地區是盆地型沙漠氣候。極度炎熱的盛夏限制當地的種植條件,在貧脊的土壤與環境中生活,梅子以「料理人的角度」基於對手中食材知根知底的渴望,將原本草木不生的後院,打造成四季產出多樣蔬菜、豐富了餐桌的「小伊甸」,「Farm to table」的生活方式以及順應時節的飲食習慣,已經成為梅子一家人的生活型態。

沙漠雖然生長季節短,卻有三個適耕期,梅子自學、摸索挑選短期成熟的品種,利用「作物輪耕」有計畫性地延長採收期,每年挑選表現好的植株留存種籽,在自然進化下成為更適合在地生長的品種。種出「像市場裡外觀完美的蔬果」並不是自耕的目的,貼近食物產地,透過耕植建立與大自然的連結,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如今梅子家的餐桌,也隨四季輪轉而有不同風貌。在〈梅子的「farm to table」日誌:夏秋兩季耕種的豐饒餐桌〉裡,她分享了小菜園夏秋兩季收穫的各式瓜果與料理;在這冬末春初時節,這次則與我們分享當季的料理風景。

冬|用時間漬釀出蔬果的豐厚滋味

氣溫驟降,夜間到達零下,今早到小伊甸巡視採收了一批櫻桃蘿蔔,越冷越發清脆甜美。這一季種了幾個不同品種的櫻桃蘿蔔,最喜歡的就是紅白相間名為French Breakfast的品種,出土時清麗,盤內也耀眼,吃起來水嫩香甜、微微辣味,佐松露油跟海鹽生吃,好銷魂!

而沙漠的冬天乾冷、艷陽,不做點什麼對不起自己,來人吶,蘿蔔曬起來咧!曬得一簍蘿蔔乾用醬油、糖、麻油、蒜頭、辣椒略煮後醃漬幾週,這兩天開封賞味,真是香辣爽脆。我偏愛待久出筋的老蘿蔔曬出的蘿蔔乾,咀嚼時清脆咔嘣聲響可是會震耳欲聾。

入隆冬後採收血橙,切開果然見到如紅寶石般的瑰麗,肯定不會忘記做幾瓶珍貴的糖漬橙皮。反複燙煮、刮洗、浸泡、熬煮,廚餘居然幻化為食物,重生後的橙皮鮮明透亮、清香襲人,製作麵包點心或閒暇甜嘴消磨皆宜。感嘆很多美食發明之始,都是因為對於手中食材不離不棄的那份執著與珍惜!卻也讓我們在任何青黃不接的時節,都能吃到最純然的自家菜。

春|鹽漬花筍與可食繁花的飽滿風味

春暖花開,是小伊甸一年之中最有趣的時節,也是每年我最在意的農務時刻,後院的菜園生機勃發。冬季蘿蔔豐收後留下的蘿蔔葉是令人期待的滋味,葉片柔嫩少刺的直接清炒、炊飯;葉片粗澀的先鹽漬、晾曬、又或者製成泡菜,而後再接續用來拌炒燉煮,鮮香度濃縮加倍。

從庭院裡隨手採摘七種蔬野菜,像是白蕪菁、鼠麴草、洋車前、鵝腸菜(繁縷)、蒲公英、油菜苔、野灰藜……再以白米、糙米、或大麥粒為底煮羹作粥,即是古漢習俗的「春吃七菜」(在日本稱「七草」),為一家帶來新一年的好兆頭。過了立春便到了花筍季,花筍又稱菜花或花苔,就是葉菜的花與梗。趁著剛打苞尚未老化前即時採摘,飽滿的花莖汁水充足,既清甜、又有口感。

年初種下的馬鈴薯、胡蘿蔔、香菜也在菜園裡默默地開花,滿園子香菜花、蔥花、胡蘿蔔花等。常覺得香菜開花時很美,結籽時更美、還有那呈現放射狀細小白花球的胡蘿蔔花,微風中擺動著,非常優雅、柔美,讓人很難聯想它原是有點天然呆的橘紅根莖蔬菜。我經常寫稿寫累了,就走到院子裡胡搞一番,採摘蔬菜剛開出的花朵插瓶,這些蔬菜花卉不但可以裝飾餐桌風景,也可以幫剛出爐的起士蛋糕妝點春漾色彩,總讓心情美美的。

會特別讓香草及蔬菜開花,最大意義是保持園內生態的平衡跟永續。因為我深信能在春天提供昆蟲、動物棲身繁衍的處所及所需食物,帶來生態的完整循環是有益於土壤與環境的。而植物的完整生長循環期,還能夠激發、儲蓄土壤中特定的養分,增加表土中微生物的繁衍數量。而續留的種籽則會一代代進化,逐漸變得更加適應當地氣候,讓「吃在地」又有了更深的含義。

Article/【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Images Courtesy of【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