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沙利文縣的森林,像是被孤立於人潮外的一片淨土,沒有車輛通行,也沒有水電管線,宛若被世人遺忘,卻也不被喧囂打擾。佇立在其中的一棟黑色小木屋,大膽自坡度傾斜之處延伸而出;從外觀側面看過去,小屋似乎懸浮於森林裡。這個名為「半樹屋」(Half-tree House)的小木屋,由建築團隊 JACOBSCHANG ARCHITECTURE 所設計,在有限的建造預算內,打造出這處佔地面積僅 360 平方英尺的森林休憩所;大膽的結構染上低調的色調,半樹屋完美融入周遭山林之中。

林中小屋並非少見稀有,然而這看似不算大的半樹屋,卻因建於山坡地形之上,本身的立足便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建築團隊盡量試圖減少作業,並且消除大量地基;藉由擋土牆和抽水混凝土,小屋被提升到地面以上,並且依靠著周遭的樹木而立——建立在單一的混凝土柱,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則是靠樹木來支撐。側面看過去整體設計為矩形,而尾端呈現錐形;為了在潮溼的漫漫冬季不受森林的水氣影響,外牆特別漆上傳統的斯堪地那維亞松焦油來維護。

與外觀黑漆漆的色調大不相同,踏入半樹屋屋內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明亮;內部牆壁被粉刷成一片潔白,加上無光澤密封劑保護的原木地板,自然的色調對映著如畫般的窗外美景。這間小型單人房可容納一張床、一個柴火爐,和一個擺放瓦斯爐的小桌子充當簡易小廚房——只需如此大的空間就足以成一個遠離世俗的自我小宇宙。房內大開三扇落地窗;白日,大量採光照入室內深處,明亮而通風;夜晚,點起油燈、坐在窗邊,傾聽森林低語。

從發想到執行,半樹屋只由兩位建築工在一個周末內便完成,甚至榮獲美國 2016 年「住宅建築獎」附屬建築物等多項獎項肯定。即便與小時候幻想的樹屋不同,大膽的選點和充滿現代感的線條,隱身山林中的小坡上,與自然悄悄共存;待自其中,更能花時間與自己共處,一圓兒時所栽種的夢。

Article/ Summer.
Photography/ Noah Kalina.
Images courtesy of JACOBSCHANG ARCHITECTUR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身處一個即時抒發速度極快,快到某一天似乎會超前事發時間點的時代,在真正抵達異鄉前,我們已滑過(也許是同一棵)櫻花樹五、六次,對點綴著綿綿細雪的山巒輪廓知之甚詳,即使如此,我們仍不知道當地牛羊會用什麼樣的表情面對各國旅人,不知道古城郊紅土牆在不同季節的濕度和氣味、穀物蓄勢待發的姿態、在磚造小屋火爐邊聽的故事會有多精采,也不知道草木香在空氣中飄散的規模,或是用在地時鮮煮的晚餐會香得多醉人。

如果能用最自在的姿態緩緩地摸索這些未知,該有多舒適?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南部小鎮阿爾圖斯里德(Altusried)的 ROSSO 農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阿爾卑斯山的蒼翠映襯著色澤略淺的草地,彷彿被曬褪了色的典雅小屋隨機點綴其上。乍看之下是一派典型的德式田園風光,但選址在總人口未破萬的小市鎮上,ROSSO 想藉由空間傳達的思維,自然不只有單純的歸真返璞;相反地,他們希冀遠道而來的異鄉人或說著相近語言的近鄰,都能在此度過飽滿而愜意的時光。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ROSSO 的故事要從對「家」的追尋開始說起。創辦人 Lisa Ruehwald 和 Christian Mueller 是一對夫妻,嚮往著城市裡難以追尋的田園生活。幾年前的一次度假旅程裡,對這座被野生花園包覆的老農莊一見鐘情,毅然決然地買下搬進這裡,動手翻修這已存在 200 多年的建築。為了不破壞群山環繞、質樸清新的鄉村景致,兩人盡可能保留下農莊的原始氣息,邀請當地工匠以傳統手作技法修繕,改建成兩人開啟平靜生活的新居所。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被拆除的老舊樑柱、地板、屋瓦,重新加工改造成置物架、門板等家具,部分舊木材也巧妙轉變為空間裡的牆面與妝點;裸露的石灰泥牆、古樸的老物件,融入 Lisa 與 Christian 對日本侘寂美學(Wabi-sabi)的鍾情,在光影舞動下帶著些許「不完美」卻淡然的質地。宛如將作家 Richard R. Powell 的詞句「nothing lasts, nothing is finished, and nothing is perfect.」細緻縫入,調和成豐沛溫暖的大地色澤,襯出老農舍度過漫長時光的歲月感,以及貼近土地、自然的韻味。

Photography/ Wim Jansen &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我們想創造的不是豪華飯店,而是庇護所。 “

2020 年 Lisa 與 Christian 將農莊的穀倉改建為渡假旅宿,並以農莊陶紅色的外觀命名為「ROSSO」(義大利文「紅色」之意),在純粹的傳統場域裡安置現代文明的便利,打造出三間度假寓所。最小的 La Bella 便擁有 68 平方公尺、挑高屋頂的寬敞格局,適合獨自旅行的旅人,或是享受兩人世界的情侶。由木匠手工打造壁龕上下舖凹室以及雙人床的 La Famiglia,可容納 4 人的小家庭;懸掛於橫梁上的鞦韆吊椅,無疑是孩子們也不捨離去的小天地。位於穀倉南面的 La Grande 能容納 4 位成人,90 平方公尺的遼闊格局安置著兩張雙人床,以及德國第一高峰楚格峰的壯闊美景。每間寓所都設有全套廚具、獨立浴缸、淋浴間與一個小陽台,甚至還貼貼心提供登山探索用的後背包。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穀倉的底層設置了一個能讓旅人彼此交流的場域,並賦予一個相當令人會心一笑的名字——「無窮工作室」,一張可聚會也可工作的長型大桌,一個能多人共同作料理的廚房,讓旅人能伴著壁爐的光火,靜心閱讀或談天閒聊。同時在農莊裡附設一個小雜貨店,提供當地合作的小農食材、飲品,以及農莊自產的有機雞蛋(蛋來自農莊裡時時可見、隨性散步的雞)。但最特別的設施,莫過於Lisa 與 Christian 以木材打造的桑拿浴池,在一天的山中健行、探索森林後,足以療癒、鬆弛緊繃的身體。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這裡沒有無窮無盡的選項或方案,只有按照自身韻律度假的豐富可能性。

「在遠離塵囂的每的瞬間,好好放鬆休息。」是 ROSSO 推薦旅人的首選消遣, 但不羈和地主之誼並不衝突,他們也推薦旅人隨登山嚮導(正好是住在隔壁的鄰居)健行一趟、深入森林採松露和蘑菇,或沿著蘊含多瑙河水氣的山谷信步穿過古樸村莊,往返在瞬息萬變的自然與近乎恆常之間,為正在進行的作品尋找靈感也好,潛心把人生長河的涓流細細想過一遍也不錯。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倘若自覺當下的行動力介於 ROSSO 推薦首選和起身遠遊之間,在農莊裡的香草花園內披著晚霞烤食佳餚,或是跟幾隻松鼠結交情誼,也不失為充滿樂趣的難忘回憶,「大家可以穿睡衣走出房間,直奔橡木長桌旁吃早餐、品飲本地釀造的濃郁紅酒(或淡啤酒與黑啤酒,任君挑選)。」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生命蘊藏一道異常龐大卻也平凡的謎⋯⋯也就是時間。」——《默默》(Momo),Michael Ende. “

引用德文奇幻經典《默默》的段落,Lisa 與 Christian 以 ROSSO 為每一縷進入山城的緣分下了註解:「我們都知道一個鐘頭可能恍如永久,也可能如露亦如電,端看人們如何運用罷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本質。」文學是遠山亦有指引作用,當 ROSSO 期盼旅人用獨特故事和笑聲薰染房舍,如此誕生的這個地方,自然會在與每一寸生命互動的過程中醞釀出質地分外透亮的時間吧!

Photography/ Wim Jansen.

ROSSO
Oberhub 3, 87452 Altusried, Germany
T: +49 8373 4670322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 Wim Jansen.
Images Courtesy of ROSSO.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空氣和天空的色澤、建築樣式、飄散在街巷間的陌生氣味……旅行印象經常由落地後爭相撞擊感官的刺激投射而出,但偶爾也想慢下腳步,細品旅程中的悠長韻味,好比在漫長飛行途中讀完一本書,自行掌握接收體驗的速度,好把種種感受沉入記憶深處。

文學與旅行不只能相伴著跨越時空,化為旅宿元素更能觸發深遠的體悟。19 世紀中期,以芬蘭語扎根的文化在赫爾辛基 Kamppi 區延燒,芬蘭文學協會(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芬蘭第一份報紙 Suometar 以及赫爾辛基芬蘭人俱樂部(The Helsinki Finnish Club),先後進駐位此地的同一棟建築,見證著芬蘭邁向獨立的過程;一百多年後,這棟建築成為各國旅人交匯的飯店 Hotel St. George,吸引人們置身藝術和文學作品之間,貼合起居作息,體會始終在此的人文薈萃。

Photography/ Esa Laukkanen.

五層樓高的建築本體誕生於 1890 年,除了與芬蘭獨立有著密切的連結,背後的建築師亦大有來頭——如同芬蘭國家劇院,Hotel St. George 出自名建築師 Onni Tarjanne 之手,後期在原為新浪漫主義的量體上採用極簡的古典風格加蓋,省略了裝飾性詮釋,把整體外觀的份量感調配得更平衡。令人聯想起羊皮紙的淡米色軟化了端正線條營造的巍峨氣勢,每層樓特地同中求異的窗框設計,又彷彿一首變換著修辭堆疊而成的小詩。

Photography/ Robbie Lawrence.

Photography/ Robbie Lawrence.

以飯店而言,Hotel St. George 的入口顯得格外低調,恰似精裝書封面小巧而慎重,背後藏著通往驚喜的探索起點。經歷過不同年代的文化洗禮,對藝術、文學與創意的著迷已徹底融入整棟建築,即使如今以旅館之姿重生,這裡仍收藏了豐富性和專業度都堪比藝廊的近 400 幅現代藝術、抽象作品,從公用空間蔓延至 153 間客房內;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中國名藝術家艾未未以《山海經》為靈感、結合風箏工藝巨型雕塑作品《Tianwu》。

Photography/ Mikko Ryhanen.

Photography/ Mikko Ryhanen & Robbie Lawrence. 右為艾未未以《山海經》為靈感、結合風箏工藝巨型雕塑作品《Tianwu》。

Photography/ Mikko Ryhanen.

模糊著旅館與藝廊的界線,客房也跳脫單純的規格分類,將 12 種房型根據窗外景致和室內格局,對應融入在地痕跡的概念,在牆壁刷上橄欖綠、鉻黃、珍珠灰……多種溫軟如綢緞的顏色,與濃郁的北國天色隱約呼應;遠從西班牙而來的大理石打造出氣質沈穩的浴室,洗沐用品則是天然有機的瑞典品牌 L:a Bruket。

St. George Suite. Photography/ mureena.
St. George Suite. Photography/ mureena.
Poetry Suite. Photography/ Mikko Ryhanen.

若想在旅程中盡情享受個人時光,位於高樓層、能在陽台上眺望老教堂公園的房型是絕佳選擇,名字「工作室」(Atelier)中暗示著一絲靜謐的專屬感;以「詩歌」(Poetry)為名的套房由臥室和起居室組成,室內除了畫作外也陳列精心挑選的詩集,宛如一座迷你博物館;如果期待在跨時代的芬蘭文化陪伴下歇息,不妨偕伴入住「芬蘭頌」(Finlandia)套房,藉文學書與畫作認識芬蘭歷史、自然景觀和建築流變。當諸多感官大為滿足,Hotel St. George 也不忘照顧聽覺,提供可連接個人裝置的數位娛樂系統供旅人聆聽熟悉的音樂,或試試由 Hotel St. George 推薦的播放清單。

Church Park Suite. Photography/ Robbie Lawrence.
Finlandia Suite. Photography/ Mikko Ryhanen.
Atelier Balcony Suite. Photography/ Robbie Lawrence.

走出飯店,越過石板路便能直接進入市中心歷史最悠久的老教堂公園(Old Church Park),和當地人一起享受日常綠意;選一個適合散步的好日子,還能一路走到南邊的港口品嚐海鮮料理。除了欣賞旅館內的藝術收藏,藝術商店、博物館、藝廊、傢飾店和設計服飾品牌林立的的設計區(Design District)也只在十分鐘路程之外。即使不步出旅館,室內也有無數讓人流連忘返的有趣去處。飯店內除了提供北歐及地中海美食的餐廳「Andrea」、現烤麵包的烘焙坊、細分風格與用途的聚會空間,甚至規劃了一間品酒室,向重要理論和靈光紛飛的巴黎沙龍遙遙致敬。

St. George Bakery. Photography/ Robbie Lawrence.
St. George Bakery. Photography/ Mikko Ryhanen.
Restaurant Andrea. Photography/ Elvi Rista.
Photography/ Elvi Rista.

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昔日的印刷工廠被改造成新創電商辦公室,相距一個世代的兩位主角身在其間聊起街角同一群梧桐樹,老者難忘樹苗初栽的那天,年輕者則只認識已然扶疏的枝葉。三言兩語間,觀眾忽然和他們一起從安靜的植物身上,真切感受到流過腳下建築的歲月。

Photography/ Robbie Lawrence.

Hotel St. George 所在的建築曾是芬蘭歷史中墨漬斑斕的一頁,也幸運地在紙本急速凋零的當代,因後人注入的生機而揭開嶄新篇章。異國文化在此邂逅,凝視藝術的時刻和品味美食的感動,無論之於建築或度過日夜的旅人,都將成為別具意義的新墨跡。儘管旅宿終有退房之日,但從空間滲入記憶流遍周身的經驗,卻得以永恆如新。

Hotel St. George
Yrjönkatu 13, 00120 Helsinki, Finland
T: +358-9-4246-00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Esa Laukkanen, Elvi Rista, Mikko Ryhanen, mureena & Robbie Lawrence.
Images Courtesy of Hotel St. Georg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生活在現代社會許多事情都講求效率,總要把一天運用得淋漓盡致。五點晨跑,八點上班打卡,中午一邊辦公一邊用午餐,就算有幸不用加班,離開公司後或許還有一週一次的瑜伽或語言課程也不一定;每日每夜都在與時間賽跑,專注地規劃自己未來的理想樣貌。朝自己的目標邁進固然重要,但懂得放鬆有時候更能事半功倍;停下來想想,距離上次在客廳坐下來放空沈思,做著與目標無關,純粹因為自己喜歡的事物有多久了?

Photography/ Sujatmika & Kadek Kusum Ayatra.

位在峇里島中心的烏布,有著這樣的一個地方——Lazy Cats Cafe。從入口處的樓梯步上二樓,映入眼簾的是挑高、透光性強,但有些斑駁的空間。復古的傢俱配上大面的金筐鏡子,綠色的植物座落在各個角落,客人安靜地窩在自己的座位,有時隨意搭聊上幾句;如此閒適的氛圍,若不是那咖啡香與桌上豐盛的各式餐點,還以為自己不小心走入某個藝術家的客廳。

Photography/ Kadek Kusum Ayatra.

Photography/ Sujatmika.

Photography/ Sujatmika.

兩位創辦人 Agi 與 Tatjana 都有著與室內設計相關的背景。幾年前發現了這處廢棄空間,當時沒有屋頂,房屋的木框架也有些受損,牆壁與地板更因長年受濕氣影響,長出了毛茸茸的青苔——這旁人眼中看似毫無用處的空間,在他們眼中卻顯得特別浪漫。

Photography/ Kadek Kusum Ayatra.
Photography/ Kadek Kusum Ayatra.

「它是個完美的半成品,即便我們在其他空間付出一樣的佈置心力,這裡風化後的氛圍是無法複製的」,Agi 分享著。半開放式的格局正好與居家空間裡的客廳、陽台配置類似,室內與戶外都兼具,尤其長長的陽台,白天不需燈照即是最明亮的照明。除了廚房和吧台,這裡所有的傢俱、燈具與櫥櫃,都由 Tatjana 親自打點,從市集或二手店家挑選,與空間懷舊的氣息格外互應。

Photography/ Sujatmika.

Photography/ Sujatmika.

既然以客廳當作發想,「放鬆」便順理成章成為店內的風格。談到命名緣由,「在經過幾小時的腦力激盪,我們決定稱這地方為『Lazy Cats』。我們身處的年代一切都講求生產效率與速度,從工作達成目標到旅行時忙著觀光——即便在度假,壓力依然如影隨形。」也因此 Lazy Cats Cafe 想讓每個來訪的客人都能忘卻平日忙碌的生活,單純享受美好時光,「這是所有為生活努力的人都應得的。」Agi 強調。

Photography/ Sujatmika.

Photography/ Sujatmika.

不只供應餐點與飲品,偶爾也會舉辦藝文展覽活動、主題性的夜間 party 或是慵懶地早午餐聚會,為的就是提供讓人與人之間能自在交流的地方。

「我們希望這裡能成為大家放鬆、舒適的交流據點——一個自生活延伸而出的小客廳。其中的關鍵便是放鬆,以及呈現慵懶的狀態(笑)。呈現慵懶卻並非指無所事事,而是將你的時間回歸給自己。不做任何讓自己感到不安或焦慮的事,學習讓自己的心與頭腦都放個假,其實真的是種藝術。畢竟不論是誰,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在一段忙碌的生活步調裡懶散片刻。」——Agi

Photography/ Kadek Kusum Ayatra.

Photography/ Sujatmika.

值得一提的是,Lazy Cats Cafe 的餐單目前是全素的。這不是在冠冕堂皇推從某種主義,只是單純因為團隊內的人大部分不吃肉;加上烏布是個以健康與綠化活動聞名的城市,這樣的計畫在初期更加顯理所當然。不過 Agi 也另外提到,他們不想把吃素這件事搞得過於嚴肅,如同店裡的宗旨,一切都遵從每個人的個人意願。因此即便現在是全蔬食餐單,不代表以後都會是,隨著生意上軌道,客群也有擴大的取向,他們會慢慢開始開發想適合不同客人口味的餐點。

Photography/ Sujatmika.
Photography/ Sujatmika.

Photography/ Sujatmika.

提到「慵懶」的生活方式,不管在哪個城市依然是負面的意思居多;但是在這位於峇里島的空間,反而意旨將時間奉獻給自己,學會給自己時間休息,拋開日常按表抄課的規矩,讓思緒自在神遊。偶爾的放空發懶,是面對接下來生活的動力儲備,也可以是件很時髦的事。

有空到峇里島,既然是出國度假,就讓我們像隻慵懶的貓兒,捲曲在那軟沙發上,享受來自東南亞的陽光,在 Lazy Cats Cafe 度過一下午吧!

Lazy Cats Cafe
80571 Ubud, Jl. Raya Ubud No.11, Ubud, Gianyar, Bali, Indonesia
Opening Hours: Tue-Sun/ 08:00 am-07:00 pm
T: +62-813-3882-2589

Article/ Tiffany.
Photography/ Sujatmika & Kadek Kusum Ayatra.
Images Courtesy of Lazy Cats Caf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曾說過:「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它不只是一門理論學問或在紙上的華麗創作,更必須貼合使用者的人生經驗與習慣,讓過去、當下與未來的生活皆能完好收入的藏寶盒。這棟座落於巴西群山中的南洋杉溫室「Araucária Greenhouse」,便是巴西建築事務所 Angá Arquitetura 建築師 Carolina Gurgel,將童年與家人的美好回憶,以最自然又寫意的方式,留存於現今生活的作品。

被蓊鬱南洋杉樹叢所環繞的 Araucária Greenhouse,原為祖父母傳承下來的家族房產,小時候每年寒暑假 Carolina 都會和哥哥在這裡待上整整一個月,和飼養的鵝、鴨小動物一起度過假期;深受熱愛大自然、植物的祖母和母親影響,Carolina 對園藝、農事的興趣也逐漸於此萌芽。這枚奇異的種子遂年深月久被埋入她建築師的志業中,夢想在這片屬於祖父母、同時也陪伴她成長的山林間,打造一處完美匯集所有家人愛好與興趣的空間——築起「家庭溫室」的想法於焉而生。

Araucária Greenhouse 佔地 172 平方英尺,周遭所見即是深淺起伏的樹叢綠意 Carolina 僅以玻璃、石材打造溫室小屋,讓小屋能無違和融入四周景致而不過於奪目,有種置身歐洲鄉間小屋的柔和之感;四四方方的簡單格局,卻暗藏讓每位家族成員皆能享受、充分運用空間的功能性。溫室 90% 為玻璃,替這座可愛的小屋注入和煦的自然光照,讓室內能充分感受室外的陰晴四季;建築一側的矮石牆作為存放園藝工具、農具的儲藏槽,溫室後方另外設置開放式儲藏室,擴大更完善的收納空間。

作為家人相聚的夢想之所,一張置於中央的大理石木桌因應各種使用需求,不僅可作為 Carolina 和祖母、媽媽一起料理花材、植栽的工作桌,同時也是爸爸和哥哥品酒、玩拼圖遊戲、或一家人暢談、共度閒暇時光的場域。後方石牆前的大櫥櫃,放置簡單的杯具、書籍和更多器具便於隨手使用,黑白相間的格子地板易於清潔,更賦予溫室一種優雅的情調。

而在環繞三面的玻璃窗下方,Carolina 以木製棚架圍繞出「ㄇ」字型花藝臺,擴大處理花園農藝的工作區,隨性擺放的花盆和植物豐富了室內空間,造就與室外同樣錯落有致的豐沛生命力景致,讓相聚的時光隨時都能被鮮花與綠意包覆。

集結農事、花房、家人相聚等功能的 Araucária Greenhouse,是 Carolina 從大學開始便心繫的計畫;如今在這座修建完的溫室裡,她不僅能繼續捲起袖子、貼近大自然、和家人共同打理這片山林,也溫柔盛接著過往一家人於此地相伴的溫馨時刻,重溫童年在山間玩耍的美好小事。

Article/ Cinny.
Photography/ Carolina Lacaz.
Images Courtesy of Angá Arquitetur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日本福江島的港邊小鎮,因長期受陽光曝曬和海風吹拂,街道上大部分的建築外觀皆已斑駁褪色,不少住宅更因溫暖多雨的氣候而佈滿爬藤類植物。午後走在街邊,整座城鎮毫無動靜,只剩十哩外的漁船鳴笛聲響起,彷彿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的孤寂感油然而生。停滯的時間感知,仿若將小島凝結於一刻,逕自遙望海面,遺世獨立。這獨特的氛圍,不僅沒有使人意圖改造,甚至成為了 Hotel Sou 刻意留給旅人的私密空間。

不同於常見的木造或磚瓦老屋翻新,Hotel Sou 原本僅是一棟普通的鋼筋混泥土住宅,在設計團隊 SUPPOSE DESIGN OFFICE 改建之前,已有近 50 年歷史。而團隊的改造目標,並非創造全新搶眼的高級旅居,相反地,他們選擇將建築本身原始的調性保留,在黯淡、單一的水泥表面澆灌綠意生機,精心規劃出三間「被植物吞噬的廢墟」。

2 樓單人房
2 樓雙人房
2 樓雙人房
2 樓雙人房

三層樓的旅宿中,二樓的兩個小空間作為單人房和雙人房,透過移除結構飾面,營造出「室內外模糊之感」,屋內家居混搭精緻金屬燈具以及當地生產的大型竹藤製品,巧妙混搭粗獷的頹廢之美,以及室內典雅的衝突對比。最大的房型是位於頂樓的四人房,設計團隊將整層樓打通,不同的空間區域僅藉透明窗扇或輕薄竹編拉門做區隔。以臥室成為中心,狹長的建築格局藉通透無礙的設計,讓視線一路延伸至前、後陽台。

3 樓四人房
3 樓四人房
3 樓四人房
3 樓四人房

陽台上可見團隊將建築主體的牆面破壞,留下偌大的不規則缺口,成為一廢墟般的窗框,並佈滿適合當地氣候的植被,任其生長為屏障——蔥鬱綠意上,是遼闊的大地與藍天;綠意縫隙間,日光悄然爬進,在牆面紋理畫下時間移動的軌跡。在 SUPPOSE DESIGN OFFICE 眼中,Hotel Sou 不是一件人造作品,也不是老舊空間的整新,而是嘗試結合新舊世代的設計,以及「自然」與「人為」之間的和諧共存。在這裡,人們與空間皆被託付予自然,紛雜自耳邊消弭,破敗中生出詩意,只留廢墟窗框外的景色天光。

3 樓四人房

想短暫地被世界遺忘,亦或試圖逃離日常循環,來到福江島、承租一輛單車,流浪於山邊及港邊,呼吸一口微鹹的海風。當探索完島嶼的不同角落,躲進宛如廢棄洞窟般的 Hotel Sou,為自己和旅伴盛一壺茶,享受與世隔絕卻被大自然妥善包覆之寂靜,便能專注於自我,找到最純粹的平靜。

Hotel Sou
〒 853-0001 長崎県五島市栄町2−15
T: (+81) 080-2733-6993

Article/ 鄭媛心.
Photography/ Kenta Hasegawa.
Images Courtesy of SUPPOSE DESIGN OFFIC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走訪土耳其伊斯坦堡,一窺輝煌古老的拜占庭帝國文化遺址,遙想著從前古絲綢之路的跋涉——從遠方風塵僕僕而來的旅人,捎來瑰麗而神秘的想像,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在此碰撞、交流,促成了千年不衰、魅力依舊的城市。遊走在當地街道間,古老的歐洲樣貌混合著異國風情,氣勢磅礴的堡壘宮殿、教堂與華麗的清真寺……久遠的宗教與藝術就這麼融入伊斯坦堡尋常的市井風景裡。

隱藏在寧靜的舊城區裡,以拜占庭「佐伊女皇」命名的 Hotel Empress Zoe 在街角被綠意包覆;踏入大門走進庭院,頓時感到令人愜意的美好氛圍。岩石堆砌的圍牆圍繞著綠蔥蔥的藤蔓,隨風擺動的棕梠樹下,以著陽光與桌椅,仿若回到拜占庭時期的古老莊園。

1492 年,這座庭院原為城市裡最古老的土耳其浴場之一,而後成為一處廢棄花園;直到建築師 Nikos Papadakis 和 Cristina Nevans來訪,發現建築頂部保存著奧圖曼時期建造的通道與拱形機房,於是,著手將庭院整修,打理成 Hotel Empress Zoe 的玄關及大廳,並將鄰近的公寓和三棟聯排別墅合併成旅店。Cristina 與其姐妹 Ann 便在這圍繞著泉水的古典花園打理飯店,讓來訪的旅客能在此體驗獨特而地道的伊斯坦堡風情。

伊斯坦堡是個愛貓之城,人們將照顧街貓視為自己的義務,許多店家前會放置給予貓逼醫療補助的小費箱,「如果沒有貓,伊斯坦堡就失去了一部分的靈魂。」而來到 Hotel Empress Zoe,當然也會瞧見 Ann 與 Cristina 飼養的貓 Jasper 與 Sophie,慵懶地蜷曲在庭院椅子上曬太陽,或是調皮地玩著大理石水缸裡的水;牠們是飯店的主人,給予溫暖的問候,也是飯店的守護者,靜靜照看入宿其中的旅人。

踏入不算大的大廳,隨處可見 Cristina、Nikos、Ann 收藏而來的土耳其古董老件,三人甚至將一些不那麼老舊的物品,結合織品、大理石、陶瓷碎片等等重新改造。保留部分裸露的牆面,搭上鄂圖曼風情的窗花,櫃檯後方是佐伊女皇畫像,周遭圍繞著伊斯蘭民俗藝術與古老的工具,像個瀰漫著波希米亞情調的考古小客廳,混搭的風格體現著這座城市層層文化交融。

在室內穿梭於層層疊疊的樓梯,一如迷宮般的結構,推開一扇門或轉進一條走廊,伴隨著陳列的石雕與壁畫,每步都充滿探險的樂趣。為了讓旅人如同在自己的公寓一樣自在,除了一般房間的規劃,在每棟建築裡的每層樓,也特別設置寬敞的寬敞套房;下午或日落時分,躺在「sedir」上——土耳其獨有的「長沙發」,搭建在牆面,並放滿織品與布料;雖稱為沙發,但也作為休憩用的床——望著窗前迷人的庭院景色,感受時光的流逝。

隨著旋轉樓梯來到屋頂,露天陽台迎接著美好的日光,以一一杯伊斯坦堡人熱愛的紅茶杯度過閒暇的時光,眺望城市周遭景色,仔細端詳這座千年古城經年累月遺留下的人文軌跡。當暮光升起,金色的光芒灑進,層層歷史的迭起的建築藉斑駁的城牆,重新燃起拜占庭帝國的餘暉,昔日輝煌的風采,彷彿重現。

Hotel Empress Zoe
Akbiyik Cad. No: 10 Sultanahmet, Istanbul
T: +90-212-518-2504

Article/ Axan.
Images Courtesy of Hotel Empress Zo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當擁有悠久歷史的建築,卸下當初建造時被賦予的使命,不再有人踏進,除了以時下的文創熱潮帶動人氣之外,還能有什麼不一樣的提案,讓閒置空間能再次築起另一片天地?專注在老建築改建的鹿特丹建築團隊 Eklund Terbeek Architecten,擅長以簡單的概念設計出具美感又符合現代生活機能的作品,除了達到為老建築注入新靈魂、活化空間的目的,更激發出人與空間之間不一樣的互動。

這棟位在荷蘭海港城市鹿特丹(Rotterdam)的建築,原為 1912 年落成的老學校,百年過去不再運作的學校建體維護依然完善,Eklund Terbeek Architecten 受委託將這閒置的老校舍,翻新為一座含納 6 個公寓的現代寓所。「我們試圖創作出能與建築的故事開啟一段對話的作品,但同時保有它自身強烈的個性。」在符合鹿特丹現行建築法規的條件下,設計團隊以不損害舊校舍的細節與特徵,在老校舍的輪廓裡打造出具現代感的公寓,並因應著建築原有的歷史,將其取名為「School House」。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打開公寓門沿著學校原有的走廊踏進,從前相連的兩間教室隔牆被拆除,形成一個結合廚房、餐廳和客廳的寬闊開放式空間。教室原設有的上下拉窗,連同牆壁一同刷上白色,而高度約 5 公尺的天花板則以裸露的混凝土材質呈現,與潔白的牆面形成鮮明對比。設計師保留了學校原有的獨特蘑菇形窗戶,除了使光線能穿透進廊道,也引入空氣與室內流通,營造出明亮且柔和的氛圍。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挑高的屋頂是設計團隊揮灑創意的重點。寬廣的客廳起居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巧妙以書櫃遮蔽的樓梯——仿若通往樓上工作室的秘密通道,抬頭便見一方白色箱型房間懸掛於屋頂,切割出一私密的工作室;兩側無牆面的格局,既能俯視下方廚房與客廳的互動,也能眺望窗外的花園。箱型工作室下方,隨性放入沙發與家具,低矮的局部便營造出親密的溫馨感,讓居家空間更緊密。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空間底部的開放式廚房,同樣維持著柔和的白色基調,運用挑高天花板與樑柱的配置,向下延伸一長型體,巧妙將抽油煙機隱藏於內,巨大的塊狀卻沒有不協調之處,反倒有種簡約裝飾品的藝術感。白色中島選用混凝土檯面,呼應天花板的裸露粗糙感;用餐區則以極簡實木餐桌、廚櫃以及三盞自天花板懸吊的球狀燈,替俐落的空間注入不少舒適調性。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而看似狹窄的走廊,設計團隊卻也隱藏了兩處一大一小的夾層睡房,將挑高的空間配置充分利用;另外,亦嵌入一木質塊狀空間,除了作為大型衣櫥的收納使用,亦作為走廊底部浴室的區隔。談到浴室,是不是很好奇設計團隊會如何呈現?走廊底部原校舍的五間公共廁所,設計師保留了隔間的結構,將每間改建為不同功能,像是淋浴空間、馬桶、工具間等等;蛋型浴缸前的底部牆上,嵌入一鏡面,並以黑色無煙煤磚裝飾洗手台,將學校原有的氛圍保留下來。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Photograph/ Rene de Wit & Jansje Klazinga.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Photography/ Jansje Klazinga & Rene de Wit.

在縝密的裝修過程中,建築原有的細節如同一個個線索,一如走廊上的黃色磚牆,那是當地人對學校共有的回憶色彩,不僅提醒著人們過去發生於此的故事,也造就這公寓獨有的特色。「改造後的公寓融合了新舊之美、現代與傳統,是精緻與粗糙融融合為一體的成果。」設計團隊表示。思忖著這樣的設計理念,或許,這正是改建一棟建築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吧!

Article/ Summer.
Photography/ Rene de Wit & Jansje Klazinga.
Image Courtesy of Eklund Terbeek.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在遍地文化上打造繁密的簇新景緻,古與新的對比激盪出強韌張力,推動著現代日本豐盛的每一日。身為相機製造大國,透過關懷與好奇之心驅動的攝影意識,在各個城鎮中醞釀出大大小小的故事;而街頭上那些特色殊異、具體而微的住家,恰如許多故事落地生根的座標。那麼,何不讓「攝影」成為故事本體呢?經典攝影技巧——「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無意中點亮了建築師的靈感,一幢專為攝影師量身打造的住家就此誕生在滋賀縣。

滋賀縣作為海風無法觸及的內陸城市,卻擁有全日本面積最龐大的琵琶湖;當地成立超過 20 年的 FORM/Kouichi Kimura Architects(フォルム‧木村浩一建築研究所),便將如此均衡的巧妙天賦做為「攝影師家屋 」(House for a Photographer)的設計宗旨——看似封閉實則通透,小巧體積容納豐沛機能,讓建築既是渾然天成的攝影場景、私人藝廊,亦是滿載生活風貌的質樸所在。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坐落在古樸的石造神社正前方,直面莊嚴的鳥居,剛硬的垂直鍍鋅浪板疊上紮實混凝土,以大膽、極簡的現代主義精神,標誌出攝影師家屋的特別;宛如金屬鐵盒的外觀設計乍看是高調的設計,實則卻能用來打散日光反射在建物上的眩目干擾,讓這幢 2017 年落成的家屋,毫不突兀地與周遭年歲許久的傳統日式磚瓦房並肩而居,宛如黑白相片中顆粒細膩平滑的亮部,坦率、靜謐而奪目。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運用天然光影的奧秘,現實能被攝影重製成層次更為豐富的時光切片;建築師木村浩一對設計的想望,自然也不僅止於單純地築起一棟引人注目的住宅,而是從動線、建材到裝潢都緊貼著屋主的需求。循牆面凝聚的光線廊道步入屋內,映入眼簾的是天井與落在腳邊的小窗,結合直通庭園的落地窗,饒富禪意地為這幢地坪 51 坪的住宅灑落光亮;暖色調木質窗台框起窗外景緻,抬眼望去,便是一幀幀見證日夜幻變、春去秋來的宜人相片。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儘管奠基於現代主義,屋內仍處處可見傳統日式建築中講究微小之美的機能巧思:用最低限度的光線與裝飾,映照比例勻稱的生活與工作;部分挑高的天花板,構成兼作工作室與起居室使用的寬敞客廳,一旁的廚房與餐廳則連結起擁有臥房及浴室的二樓空間。置身在音響、藝術作品、屋主熟悉的攝影器材以及風韻別具的古董傢俱之中,攝影師家屋滿足了人們對充足日光與隱私空間的需求,不僅是可塑性高的展間、盈滿生活質地的攝影棚,也讓此地成為毋庸置疑的理想住宅。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Yoshihiro Asada.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文藝復興時期問世的明暗對照法,透過強烈的明暗對比塑造出三維立體效果,繼而影響後世的攝影技法與敘事手法。攝影師家屋重新解構光與影,讓生活與工作化為輕巧舒適的關係;在無關雜沓紛擾的空間裡,藉天光顯影日常,引星光映射夢想。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Norihito Yamauchi & Yoshihiro Asada.
Images Courtesy of FORM/Kouichi Kimura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替許多家庭打造出夢幻居所,並致力於創造美好事物的設計師們,打理起自己的住宅會是甚麼樣子呢?少了許多限制,多了自由與想像的空間,更貼近設計師自己的性格與品味。在東京的建築師佐佐木倫子(Tomoko Sasaki)和佐藤圭(Kei Sato),以「.8  TENHACHI」作為事務所名稱:他們認為空間設計完成時僅達到八成,剩下的 20% 等著生活軌跡、環境變化去填滿,將「未來」納入空間設計之中。而兩人自己位在神奈川的居所「.8 HOUSE」(Tenhachi House),便也是秉持著這個理念去執行。

作品風格一向簡單清新的 .8  TENHACHI,改建這層小公寓時拆除了所有隔間,僅保留建物本身的水泥輪廓,讓牆面和天花保有一段距離,表現出新設計與舊建築間的不同層次。兩人在室內置入兩個盒型量體,簡單定義出所有空間:私人空間如浴廁、臥室位於量體內,剩下的公共空間則如同留白,量體間所創造的間隙巧妙成為連接大門和起居室的動線走道。除了單獨隔間的廁所外,主臥和浴室這兩個私人空間都向著起居室開口。「我們覺得在住家裡會有私人及公共活動的發生,而這兩個量體則扮演著連接者的角色。」,.8  TENHACHI 解釋。

順著門口的走道而進,迎面而來的白色盒型量體側面挖空,形成內嵌的衣櫃;拐個彎、一個轉折,右側則是另一盒型量體,木板搭建如同小木盒,內置浴缸與廁所,45 度角的拼貼替這空間增添許多趣味。入口如同浴室的窗戶般,在獨立浴盆內沐浴同時,也坐享著空間的景觀——當然,也可以拉起白色的浴簾,享受私密的泡澡時光。

門口走道迎面而來的白色盒型側面被挖空,形成內嵌的衣櫃。

轉個彎,便會驚覺剛剛走過的走道木牆,是被放進原有格局內的另一盒型空間,作為廁浴使用。

進入公共空間,整體格局的輪廓逐漸清晰。白色量體內原來是主臥室,五公分的地板高差是和起居室的界線分別,陽光從一旁的落地窗灑進臥鋪,讓每個早晨都有一個好的開始。一旁的階梯通往小盒的上方,那裡是孩子們玩樂休息的秘密基地;在這個居高臨下的小天堂裡,孩子們創造出他們快樂的童年。

白色盒型量體內的空間成了睡房,五公分的地板高差畫出與起居空間的隱形界線;量體上方則是孩子們遊戲的秘密基地。

白色盒型量體內的空間成了睡房,五公分的地板高差畫出與起居空間的隱形界線

量體上方是孩子們遊戲的秘密基地。

4.5 公尺的日本柳杉桌氣派地貫穿整個起居空間,這個可作為用餐、料理、閱讀以及孩子們畫圖創作的平台,是整個空間的核心概念。沒有固定的用途,讓它隨時可以轉換角色,家庭的日常都發生於桌邊;當客人來訪時,它又可以做為 20人使用的大桌。上頭的吊架以鐵桿固定,顯得輕巧精緻——室內的層架不是以懸吊的方式,便是輕巧地設計在天花板的邊緣,不落地的設計讓空間加大了幾分,也多了許多生活感的層次細節。

在這個乾淨簡單的家裡生活,待一家人慢慢加入的生活的軌跡,儘管空間裡的 20% 我們不知道會走向什麼樣子,但相信一定是一個簡單卻舒適的未來吧!

Article/ Ting.
Photography/Akihide Mishima
Images Courtesy of .8  TENHACHI.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