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象徵湍流、恐懼及力量,大部分待在岸邊的人都想盡可能保持安全、不弄溼身體,但衝浪者以浪維生,尤其是那些能使人專注於自我力量的地方。」——Shaun Tomson

峇里島西岸的小村落 Pekutatan,距著名的衝浪點 Medewi Surf Point 僅一步之遙,德國飯店品牌 LINDENBERG 似是無獨有偶地,以相似於 21 世紀最偉大衝浪者之一 Shaun Tomson 的生命哲學,在層層堆疊的繁茂叢林與浪花起落中,於靜謐之處築起 LOST LINDENBERG,創造出迷失與專注並存的一隅。

Photography by Pempki Drone.

路邊三兩林立的街頭小吃攤,棕櫚樹成群的熱帶地貌,拍打在黑色火山熔岩沙灘的海浪,伴隨著耳邊不停歇的摩托車喇叭聲,交織成西海岸線獨特又充滿生命力的在地風光。穿過路上的喧嘩熱鬧、進入旅客稀少的 Pekutatan 小村,沿著一條安靜道路走至盡頭,閃爍的霓虹燈突兀地出現於眼前,像是海市蜃樓幻影般不合時宜。這由德國藝術家 Tobias Rehberger 打造的門面裝置,是留給旅人最後的城市喧囂,穿過小巧的門後便自此與身後世界儀式性地告別,進入 LOST LINDENBERG 寧靜蔥鬱的天堂。

Photography/ Neven Allgeier.

由建築師 Alexis Dornier 與在地設計團隊 Studio Jencquel 規劃打造,LOST LINDENBERG 戲劇性地描繪出下窄上寬的建築輪廓;一座座小塔樓緊密錯落,遠看似是懸浮於叢林樹梢的小聚落。「我們以遠離地面的走道和空間構想,讓塔樓置身在巨大的椰子樹間。塔樓由一條被稱為『高線』的通道相連,像是一條通往大海的人行道。」考量地勢與周圍樹木高低,將起居空間架高至最適當的位置,平視樹木、遠望海洋,無論在屋內或屋外皆如同身處失落叢林般讓人失去方向,卻因此更能置身於每個當下,在片刻的海浪聲與綠意中遺忘時光的存在。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室內空間與景觀的設計皆選用在地且永續的建材,打造出傳統房屋風格。以木頭與大理石色為主調,Studio Jencquel 團隊親自設計幾乎所有傢俱與擺飾,亞麻織物、燒柚木、河石、熔岩石等天然材質,體現峇里島的民俗風情,描繪出質樸、乾淨、療癒的質地,呼應著周遭圍繞 LOST LINDENBERG 的寺廟,延續建築本身獨一無二的禪意,感受當地居民簡單卻平靜的生活。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當人回歸平靜,便能與彼此產生最真摯的交流。貫穿四棟主建築的空中廊道,將每間客房與公共空間串連,期待不同的旅人在此相遇、對話;沿著樓梯回到地面的熱帶森林,在小徑間穿梭於菩提樹、香蕉樹、猴麵包樹、吊蘭等風物多樣植被,發掘隱藏於其中滿佈青苔的岩石噴泉窪地、供冥想用的長凳,一座可聆聽、閱讀作家 Artur Becker 詩作的小花園,兩座熔岩寺廟或巨大的河石,最終抵達一望無際的印度洋。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秉持著友善環境與永續經營的理念,LOST LINDENBERG 除了在建材上悉心挑選,更設置太陽能板作為主要能源;餐廳內供應的食材,全來自飯店自有的農園;空間內的肥皂、衛生紙等備品,亦皆選用當地公平貿易品牌;垃圾與回收的處理,則會連同每週的淨灘活動一起處理。飯店團隊更與當地衝浪業者合作,成立「LOST BUNCH」單位,提供包含英語、衝浪、永續飯館管理等教育課程,以實際行動回饋當地社區,替下一個世代的在地居民的未來打開更多機會。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捨棄峇里島度假村常見的娛樂設施與體驗,LOST LINDENBERG 邀請旅人漫步叢林,或到擁有全島最長海浪的 Medewi Surf Point,練習與恐懼共存,感受自己的力量以及下一波浪到來的專注。面對森林與海洋,LOST LINDENBERG 以打開旅人身體、與大自然親密連結的方式,以及滿懷溫柔的永續經營,讓旅人全然沈浸於形式簡單、卻靈魂豐沛的日常。當夕陽映照出橘紅色大地,圍著沙灘上的篝火或餐廳中的長桌,與剛剛認識的陌生人分享整日的收穫與心情。

LOST LINDENBERG
Jl. Ngurah Rai, Pekutatan, Kec. Pekutatan, Kabupaten Jembrana, Bali, Indonesien
T:+62 (0)812-345-668-30

Article/ 鄭媛心.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 Neven Allgeier.
Images Courtesy of LOST LINDENBERG.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在地狹人稠的大城市,縮限的水平居住空間仿若不成文的妥協,在體感舒適與機能之間摸索拿捏,在在考驗著建築師的想像與能耐。

位於東京品川區住宅林立的「小山台之家」,有別於其他盡其所能以求「最大」的建築,在這佔地 55 平方公尺(約 16 坪)、建築面積更僅 29 平方公尺(約 9 坪)的住家中,設計團隊 Niko Design Studio(ニコ設計室)巧妙運用色彩、開窗位置以及天花板的垂直落差,在小空間裡玩轉出舒適宜人的生活尺度。

Photography/ Nishikubo Taketo.

從位於二樓的門口進入,玄關的設計因應小格局而相對單純,直接連結至客廳起居空間與廚房;整片 Benjamin Moore 的龍舌蘭青檸綠(tequila lime)牆面,為這明亮又充滿生命力的住家定調,也成為房子內外遍布屋主熱愛的綠植們,最得宜的映襯底色。刻意縮小、調整高度的入口以及面向街道的陽台,讓房子與街道間產生一個最適恰的距離感;設計團隊特意限制窗口大小,不採用全牆面的落地窗,讓陽台前的楓樹及其兩側牆面完好保留室內的隱密性。由綠意與光線連結內外,讓整體空間感放至最大,更在密集的住宅區中,畫出一隅讓人得以呼吸、享受篩落日光的「城市陽台」。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客廳另一側則設置整面書櫃/儲物櫃,提供井然有序的良好收納,書櫃之間安装了插座和開關,並以鑽好圓孔的膠合板用磁吸的方式,完美將雜亂的電線隱藏起來。深淺收放、相映成趣的色彩亦充滿巧思,木質調的櫃桌椅襯托著主色的綠,增添了絲絲暖意;吧檯立面與廚房則以灰藍馬賽克瓷磚鋪就,加上同色系的沙發呼應點睛,讓二樓整體起居空間色調鮮明卻不致視覺疲憊,保有沈穩的舒適氣息。

Photography/ Nishikubo Taket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Nishikubo Taketo &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廚房前的吧檯依照屋主的需求,設計成兩側寬、中間窄的弧形木製平台,方便客廳與廚房之間的傳遞,同時又保有平台上物品放置的空間。三樓則以樓中樓形式規劃出一 loft 小閣樓,讓挑高的客廳與閣樓形成不間斷的空間;天花板下的兩扇大窗引入光線,讓點綴其中的綠植擁有充足日照,成為屋主家中另一處自得獨處的小天地。設計團隊更以榻榻米和透明壓克力交替的層板設計,讓三樓光線得以循環,照射進下方廚房,不僅大大減少壓迫與陰暗感,從廚房時不時抬頭,還能看見一起生活的兩隻貓咪與小狗,窩在上方曬暖陽。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廚房後方的樓梯通往位於一樓的臥室與浴室。為了有效利用空間,浴缸設置於樓梯正下方,浴室外側則離建築的圍牆僅 50 公分,設計團隊把這條縫隙打造成一面細窄的迷你庭院,讓光照和綠植在此處蔓延,成為沐浴時療癒視覺的畫面。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築團隊十餘年前打造的小山台之家,沉靜優雅佇立在街角,成為城市低調迷人的一景。而十餘年後,這個如相機鏡頭般,捕捉城市自然風光的小陽台,在屋主示意下重整翻修——地板鋪上榻榻米,牆面貼上硃砂色壁紙,伴隨著日式拉門的開闔,搖身變成一坪大小的小和室。隨著屋主的成長與變化,陽台在漫長的歲月裡也改變了形貌,卻依舊替家中不斷捎來日光與茁壯的生命力。

Photography/ Nishikubo Taketo.

Photography/ Nishikubo Taketo.

Photography/ Nishikubo Taketo.

Article/ Meg L.
Photography/ Sobajima Toshihiro & Nishikubo Taketo.
Images Courtesy of Niko Design Studio.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一場療癒身心的休息之旅,需要具備什麽樣的條件?當社群平台上的完美笑容不斷在眼前輪播,讓人們以為旅行就該揮灑平時難以獲得的狂歡,安排從早到晚不間斷的奢華行程,以具體可見的物質作為犒賞自己的紀錄。然而狂歡式的旅行後,卻總在多采多姿的霓虹燈中感到迷惘,驀然驚覺簡單、恬淡甚至有些不完美的旅程,才能重拾灌溉與重新出發的能量,在其中平靜、放鬆地修復身心。

因鄰近沙灘又具保存完善的馬雅遺址,墨西哥的圖盧姆(Tulum)是近年相當熱門的新興度假勝地;加勒比海蔚藍的海水、蔥鬱的叢林和細緻溫柔的沙丘地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吸引著世界各地渴望貼近大自然的旅人。深根於此超過十年的建築工作室 CO-LAB Design Office,以設計捻入豐厚的熱帶地貌,打造出引領人們沈浸於自然、享受靜謐的渡假小屋——「Villa Petricor」。

以西班牙文裡「久旱後的初雨落在泥土上散發的大地氣息」為名,CO-LAB Design Office 以此描繪出季節轉變與大地新生的意象——Villa Petricor 既是建築與周遭自然地景的深情連結,也象徵土壤經過灌溉後帶給植被的生命力。為了不讓建築破壞原生叢林,建築團隊悉心考量、選點,保留下周遭茂盛的樹木景致,讓枝葉蔥蘢的深淺樹蔭成為天然的屏障,創造出既私密又親密的空間;再以拱形的混泥土塊堆砌成圍牆,讓旅宿外觀宛如被城市遺忘的遺址般,蔓生於叢林中。

一方映射樹影光斑的清淺泳池庭院,是入門後迎接旅人第一眼浮現的畫面,池畔一體成型的兩層樓高牆,雕塑般描繪著一道道圓滑拱門,高低起伏的弧線如一曲錯落有致的旋律。CO-LAB Design Office 信仰自然材質、熱愛手工匠法,在打造 Villa Petricor 時是將水泥及水磨石等材料帶至工地,並於現場混合礦物顏料;手工打磨的水泥牆面、天花板溫潤卻不過厚重,帶有手感肌理、不完美的質地,在一樓通透的格局裡創造出自然和諧的氛圍,佇立其中彷彿處於洞穴內被包覆,卻同時能與室外的蔥鬱靜靜對視,沈靜之氣油然而生。

“「看到手作痕跡、為時間流逝、老化的材質表面,以及光影在這些表面上的流動路徑,激發人們對「不完美」的欣賞。——CO-LAB Design Office

Villa Petricor 共計一間附設大露台的書房與三間睡房,每間睡房都有獨立的衛浴與小庭院,而其中尤以二樓睡房的設計最別出心裁。設計團隊規劃如長型拱廊般的格局,並於前後兩側開闢弧形大窗,其中一側更設有小露台,讓這間睡房宛如一座光影隧道;隨著一天日出至日落的照射變化,感受時光悄無聲息的流逝。

運用當地建材和當地工匠合作、量身打造的家具與擺設,置於各個空間的水磨石地板上,原木色與礦物色彩調和成一屋溫柔的大地色系;四個依日照光線角度規劃的天窗,讓陽光流入各個角落,伴隨浮動的光影與樹蔭,照射岀建築沈穩的輪廓。主調一致的色澤與幾何線條,所到之處皆能感受到自然與自己同在,讓鉛華洗盡的平靜感自視覺無縫綿延至其他感官與心境,成為 Villa Petricor 最迷人的魅力。

一如 CO-LAB Design Office 以「新生」意象發想的設計靈感,Villa Petricor 以留存大地色調的純粹,邀請旅人感受風與光在身旁流動的節奏,坐看無盡盎然的綠韻,在鳥叫蟲鳴外聆聽不具任何雜音的聲響;而當旅人啟程離開時,豐沛的能量將再度於體內甦醒。

Article/ 鄭媛心.
Photography/ Cesar Bejar.
Images Courtesy of CO-LAB Design Offic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在墨西哥圖盧姆(Tulum)鬱鬱蔥蔥、有別於亞洲地貌風情的土地上,因其白色沙灘、迷人的天然井、棕櫚樹成蔭的海岸、柔和清涼的海水,並且能欣賞墨西哥美麗海岸線和瑪雅遺址而聞名,成為與世隔絕和逃離煩擾城市生活的理想場所。而在距 Tulum Beach 不遠處,極具私密、平靜氛圍的度假小屋 Casa Aviv 以當代極簡之姿,吸引著旅人前來體驗何謂自然寧靜的語言。

Casa Aviv 由兩個平行的量體組成,質樸的混凝土外觀低調內斂,由當地著名建築工作室 CO-LAB Design Office 打造旅宿與家具設計,以善於掌握並突顯當地環境的設計語彙,將原有的茂密綠植融入整體地景設計,再次寫出迷人的篇章。在令人得以完全放鬆的挑高格局中,Casa Aviv 配置了廚房、餐廳、起居空間、私人游泳池,以及共計 4 間的帶浴臥室,而屋頂上可環視 360 度的露台,更讓周遭風光盡收眼底。考量季節風向,設計團隊讓建築面迎東西向,加上各處的開窗設計,打造出自然通風的起居環境;朝北的天窗則利用間接自然光流轉於空間,在室內折射出層次對比的光影,時而溫柔時而強烈。

一樓採通透的開放式格局,客廳、餐廳與廚房彼此相連、動線流暢,一座從地板到天花板的大片旋轉玻璃門,讓視覺延伸至游泳池,將室內與戶外的邊界交織在充滿自然光和花園景致的明亮氛圍。4 間臥室亦各自坐擁生命力盎然的蔥鬱,其中主臥室更設有可直接通往游泳池的露台,讓旅人的視覺在此獲得片刻休憩,伴隨天窗和落地玻璃門引入的向北日光,營造出溫暖視線的光景。

室內由混凝土砌塊製成的牆面,以手工拋光出溫暖的大地氣息,與黑灰色調的水磨石地板形成鮮明又和諧的對比。家具金屬細節以細緻低調線條描繪空間輪廓,燈光更以柔和之姿展現獨有色溫,量感十足的落地盆器營造大氣與平衡。櫥櫃、門面、座椅與長桌皆以炙燒過的雪松木製成,搭配上各式低彩度的草編吊燈與織毯,各式材質的紋理突顯質樸濃烈的手工質感,對映牆面的中性色調,猶如譜出一場侘寂和諧的交響曲。

步上屋頂露台,仙人掌與熱帶植栽環繞出一隅迷人角落,成為連結大自然最佳的放鬆場域;一張可臥坐的大型坐墊,宛如一席天幕下的床,邀請旅人來場午後日光浴或浪漫的夜空賞月。

CO-LAB Design Office 以擅長的有機風格,將簡約的線條、樸實的肌理、柔和的色調完好融合,更進一步塑造出靜謐、細膩的質感空間,亦突顯出有別於城市中過於熱鬧喧嘩的簡約生活方式。旅人於此享受自然的生命力,與天地一同呼吸,感受日光流轉與微風掠過,讓身心感官暫時停留漫步後,再度重新啟程出發。

Article/ Stella Hsu.
Photography/ Cesar Bejar.
Images Courtesy of CO-LAB Design Offic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提到地中海小島的建築,你會想到什麼呢?是無限蔚藍的天空,還是無暇的白色牆垣?座落在地中海西部,屬於西班牙的 Ibiza 島,除了是著名的度假天堂,也保留了許多具有神秘色彩的文明遺跡。在 Ibiza 島北部佈滿崎嶇的山地上,有一座宛若雙生的白色小屋——「The Ibiza Campo House」,格外引人注目。事實上,它原本是一座屋齡 200 年的馬廄,在 Standard Studio 的巧手改造後,兩座相鄰而立的矮房成為可愛的雙生建築。

地中海的建築之所以多數以白色為基調,一大原因是避免屋子過度吸熱升溫;而時至今日,這樣簡約的設計風格已漸漸成為地中海的象徵。除此之外,居住於地中海島嶼的居民,幾乎都期待能與大自然共生、不需依賴外界供給的「自給自足」生活型態。白色雙生小屋的屋主也不例外,小屋主人 Jurjen van Hulzen 是建築師,同時也是負責此改建設計的 Standard Studio 創辦人之一;設計團隊留下馬廄矮房原先的特質,保留些許傳統農村的樸實感,並加入大自然的建築元素,將小屋作為身兼招待好友、自用的招待所。

除了建築原有的原木樑柱,廚房、浴室的隔間也以馬廄既有的石牆為主;最重要的,這棟小屋的所有建材,全都是取之於島嶼、用之於島嶼。舉凡木質的窗櫺、外牆材質、甚至是房屋的結構、隔間,全都來自這座島嶼的原料。

地中海穩定熱烈的陽光提供了豐富的太陽能,成為熱水和暖氣的能量來源;水源則是源自地方的私人地井,實現了所謂地中海式自給自足的生活。室內空間則以屋主精準的選品眼光,選用一系列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具當代設計特色的家飾擺設;流線型的座椅、大理石面的流理台、未經雕塑的裸石牆,屋內的擺設和裝潢有些前衛、有些簡約、有些復古,和兩百餘年的古樸歷史建物產生微妙的衝突感,卻又巧妙地融合潔白極簡的地中海風格,活潑暖調的色彩也和天花板溫潤的木紋相互輝映。

事實上,不只是這座古老的馬廄重新獲得新生,Jurjen 和妻子 Selina 也展開了全新的生命歷程。夫妻倆以這棟小屋為基地,創立了居家設計選物店「Ibiza Interior」——引進來自荷蘭、風格獨特且重視永續精神的家飾品牌;而小屋不僅作為 guest house,也如同 Ibiza Interiors 的 showroom,正閃閃發光地在這座地中海島嶼上,訴說著老屋重生的生命故事,也和前來度假的訪客分享著地中海的生活美學,以及在對比中尋找和諧的哲學理念。

古老與新潮、鄉村與流行、沉重與輕盈,這些看似對立的元素,在這座建築中獲得寧靜美好的平衡。下次若有機會到訪西班牙的 Ibiza 島,千萬不要僅僅流連於絢爛的夜生活,不妨到島嶼北方的山丘漫步,尋找這一棟座落在松果樹與仙人掌景觀中的雙生白色小屋,見識島嶼悠久的歷史和現代設計風格的交會,好好體會地中海恬靜的生活步調。

Article/ Jin Huang.
Photography/ Youri Claessens.
Image Courtesy of Standard Studio.
本文授權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曼谷的快速變化總是讓人目不暇給,從泰國媒體以月的周期來更新曼谷咖啡店的速度,就能讓人理解這個城市總是不斷在更新。但近幾年,曼谷也吹起了一股懷舊風潮,從中國城 soi Nana 一條連排老房的街道被時髦酒吧、藝廊與咖啡店所佔據便能一窺一二。

將距離稍稍往北走,以 Lan Luang 路為中心的周圍,也開始沾染上此股新舊交融的風氣,此區從前爲曼谷重要機關與金壁輝煌廟宇所在之地,充滿著歷史痕跡。在過去一兩年間,文藝咖啡廳與獨立書店等小店開始進駐,而坐落其中的 Bangkok Publishing Residence 身世則有點特別,它既是此區的「原住民」也是「新住戶」。

Bangkok Publishing Residence(簡稱BPR)的前身,在 1950 年代曾是出刊雜誌 Bangkok Weekly 的印刷大廠;位於 Lan Luang 路上的六排連屋,除了是印刷廠房外也是 Rojamaprapa 家族的宅邸。20 世紀中期,Lan Luang 路可說是出版印刷的聚集地,當時曼谷許多刊物都是在此印製。創辦人 Vichit Rojamaprapa 從報童開始作起,而後有了自己的小報亭,最後成了印刷大亨,他的故事紀錄著曼谷印刷產業的一段光輝歲月。然而,隨著時代更迭而逐漸沒落的印刷廠,BPR 的三層建築也因此閒置了下來。

家族第三代 Panida Oum Tosnaitada 自祖父 Vichit 手裡接過此棟建築鑰匙,面對龐大的家族歷史重量,她思索著該如何利用這個空間,才不愧對祖父交捧給她的用意;與其直接將空間轉換成印刷博物館,Oum 更覺得該將此棟富含歷史意義的建築在時光中跳脫出來,與當代的生活結合。因此,既是飯店又是印刷博物館的 BPR,就以新姿態誕生了。

建築及內部空間的翻修與設計,Oum 請幾位建築師、設計師好友協助,花費七年的修復與重整才呈現如今的面貌。踏進門,佇立其中的那台印刷機,至今依然能使用,像是迎賓般將來訪者帶入也作為迷你印刷博物館的大廳裡。天窗灑下的自然光在玻璃窗折射下灑進中庭的每個角落,印刷用的油墨罐、鉛字版、已泛黃的印刷紙捲……曾經被塵埃所覆蓋的印刷器具,在陽光落下處又重現了精神,帶著斑駁色彩的舊報刊雜誌在注視下重新訴說著過往。

”我想藉這裡提醒人們油墨與紙張的存在。“ 

BPR 並不急著迎合曼谷的觀光人潮,偌大的空間只精簡出八間套房,每間設計的發想來自「替不同的家族成員」打造,Oum 以家人中各個年輕、年長的成員為藍本,試想著他們入住時的個性與需要,盡力將每一處細節做到精緻到位,力求房間真正如「家」般舒適。深色的木質家具,鏽鐵件窗框帶出沈穩的步調,淡雅的老時光彷彿永駐於此;走過放置老式打字機,排版印刷機具,手稿繪畫草圖,褪色的報紙長廊,彷彿穿越年代,一不小心就陷入緬懷之情。

走上屋頂,半室內的圖書館堆疊著許多藝術書籍與畫架,邀請著來訪者在此留下一段旅行記事或心情塗鴉。一旁戶外露臺區則又有種意外的泰式風情,這處種滿植栽的小庭院,也提供了部分 BPR 住客的早餐食材。坐在被熱帶植物環繞的小茅頂涼亭,可以預訂那別具玩心的按摩浴缸,遠眺曼谷老城區的喧喧鬧鬧。

在筆墨逐漸褪色的時代,Bangkok Publishing Residence 的存在像是在此區印下一枚印記,紀念著一個舊時代的輝煌,也鎖住 Oum 珍視的家族故事;讓曾經作為知識與資訊媒介的紙本與印刷器具,在它們熟悉的環境裡安生,以新的角色走入這區的新篇章。

Bangkok Publishing Residence
31-33-35-37-37/1 Lan Luang Rd, Wat Sommanat, Pom Prap Sattru Phai, Bangkok 10100, Thailand
T: +66-81-780-6229

Article/ Marissa.
Images Courtesy of Bangkok Publishing Residenc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三合院的曬場前庭裡,曝曬著熱鬧喧騰的歲月故事;爺爺奶奶當年羞澀地在門前約會,輔上初中就離家、卻哭著回來的父親,如今陪著兒女在「埕」裡追逐著「家」的記憶……為大家族而興起的建築,本該混著不同世代的故事和新生命延續下去。不同於其他再造老宅濃厚的懷舊氛圍,對「大厝護龍(HAO Living Lab)」建築的第一印象,是帶著青澀感的藍綠,老屋韻味外亦留存著青春氣息。下過雨的傍晚,想像著歲月於此堆疊的痕跡。

傳統建築裡,「大厝」為三合院中間的正身,「護龍」則指兩旁左右對稱的垂直屋宇,圍出俗稱「埕」的空地。建築語彙隨時代更替,三合院、四合院走入歷史,樓房一座座築起,從透天厝到鐵皮屋,人們視經濟情況而逐一在原有建築上加蓋,反映著市井生活的氣息。

在屏東市錯綜復雜的無尾巷小區,佇立於此超過半世紀的「大厝護龍」,見證著周遭與自身的蛻變。這些庶民作風濃厚的老屋與樓房,是時代裡建築形式轉變的縮影,卻也使街景有些凌亂;當它們走進新世代的目光,總免不了要經歷在美學設計與現代生活功能性的一番拉扯,而好室設計 HAO Design 則藉由「大厝護龍」,賦予我們對老舊街區全新的想像。

就像樸實的故事不會增添花俏的情節修飾,「大厝護龍」原始的格局亦沒有過多更動;除了透過設計創造與當代相符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延續這座老宅過往豐富的生命經驗,保留不同時期累積而來的建築樣貌。因而設計團隊以「三代同堂」和「團圓」為理想,重新規劃本已殘破不堪的建築。

接手時已崩塌的屋頂,如今外頭鋪上鐵灰啞光日本瓦,屋內天花板則以厚實的黃檜作為支撐;幾個房間刻意留下天窗,僅用細竹裝飾,讓日光從中灑落,輕易搭起屋內人事與屋外的天光。

依此,廚房牆面也改為大面玻璃窗,從前封閉的灶房如今寬敞明亮許多,坐在其中,庭院的時序變化映入眼前,也能見另一側客廳的來往交流。建築舊有方、圓以及菱形的過道與窗口都被保留,再嵌入設計團隊費時兩年蒐集的復古花玻璃,讓窗花呼應老屋故事及年代感,同時兼顧著現代生活機能。

素面水泥牆定調樸實俐落的空間氣息,一些房間妝點著原有建築的復古花磚、斑駁紅磚與壁面植物,在天窗日光下自成迷人的一隅;而傳統民房常見的洗石子紋路與新舊磚地板混搭,不同色澤透露著不同年代的場景,讓腳下踩踏的每步都如過往歲月的探索。襯著來自 40 至 80 年代臺灣與歐洲的傢飾,包含木頭圓凳、中藥櫃、藤編捲簾和印度燈具等等,中西混合的物件卻毫不突兀,各角落都是設計團隊的用心與巧思。

步上二樓露天陽台,從前留下的鐵窗即便已不堪使用,設計團隊也將其裁切重組而圍出一方地。藉著這個空間,好室設計吸引各處人們前來交流,激盪出新舊世代融合的更多可能性。當房子被夕陽染上暮色,外出的孩子與家人陸續返家,在上頭看著埕裡的嬉鬧,聽著廚房的鍋碗瓢盆燉煮聲,家的溫度、家屋予人的情感故事,將如此地被延續至下一個世代。

Article/ 鄭媛心.
Photography/ Hey! Cheese.
All Images Courtesy of HAO Design.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海拔兩千多公尺的大理,自顧自地在藍與白之下美麗,那享有「天上翼石似金梭,欲織銀蒼水上波」、被內嵌於陸的內陸湖洱海溫柔包覆的金梭島,古樸的白族居民隔著水波與旅人遙望,那麼遺世獨立。雖然近年浸染著商業色彩的遮色片,圍繞著洱海的兩側城鎮,沸沸揚揚地開發各種旅宿與地產,不靠水岸的大理古城像是吃盡了虧,反倒乏人問津。

但也因此,古城尚未遭受過多開發與觀光客雜沓的紛擾,拂曉時分,依然隱隱透著質樸與寧靜——那是歲月與海拔給予的底蘊,傾吐給所有對她這份和諧與安寧有所尊崇的人事物。古城裡,葉榆路與人民路的交叉口上,在周遭街景的建築裡顯得當代韻味十足、卻又完美融入古城氛圍的旅宿「既下山」,默默地延伸著這股張力。

Photography/ 王鵬飛.

綠樹枝椏下,由趙揚建築工作室(ZHAOYANG ARCHITECTS)設計、成都知名旅宿「瓦當瓦舍」創始人賴國平打造的「既下山」,大門旁是附設的咖啡廳,舞台台面般架高的半開放式空間,彷彿把劇場體驗拉到路過的行者眼前——還不確定舞台的世界上演著什麼故事,目光卻已被台面發生的一切吸引。傳統毛石牆體的外觀,中間卻被咖啡廳的玻璃窗扇破格,旅宿的前庭樣貌得以從中略為窺視,讓人更想一探建築內的究竟。

Photography/ 雷壇壇.

從路口拾級而上,在小廊道裡轉個彎,不算大卻別有意境的小庭院映入眼簾。原本面向街道、依照古城規定的傳統建築外觀與青瓦坡屋頂,內部建築體卻是充滿現代感的清水混凝土——「別有洞天」或許是最適切的形容字眼。旅宿以 8 個看似相連、卻各自獨立的小獨棟構成,14 間客房圍繞出前、後庭院,中式古色的院落景致化至最簡,中間以玻璃茶室空間隔出一處兩進的院落,自然而然配置過去院落庭園間的曲折路徑,卻又能在兩處庭院感受到整體空間的深度與廣度,不致因地狹而覺得壓迫侷促。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古城內傳統木結構建築的比例已不占多數,但家家戶戶都還維持了大則院落、小則天井的格局。民居的院子裡都很安靜,蟲鳴鳥叫,花木扶疏。古城的格局是在山海之間順著徐徐緩坡坦坦蕩蕩鋪陳開來的。古人營城,不僅僅從功能區劃和經濟指標出發,而是首先要把城市放到一個山水形勝的格局中作整體構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牆壁上都沒有朝外的開窗,而是要圍出一個具體而微的小天地來怡情養性。庭院組成街坊,街坊拼出城池,城池依了山形水勢,那庭院裡俯仰自得的人們,也就在這依山傍海的空間秩序中,體會出家園在大地上的位置。在這個格局裡看花開花落,人和天地自然的關係就不僅僅是通過視覺來維繫的。」——趙揚”

院裡以小茶室分隔前庭與後庭。Photography/ 雷壇壇.

正因前後兩處院落的格局不大,對這佔地僅 390 平方公尺的旅宿而言,庭院不僅是觀景宜情之用,無可避免地也擔起了棟與棟、樓與樓之間的動線要角。「小獨棟」在一樓看去近乎連綿成一體,設計師卻刻意在建築的幾處轉角往內退讓;每當穿梭廊道、庭院或是進入室內,「牆面隨腳步的移動而凹凸進退,好像是牆體和身體之間你進我退,亦步亦趨的對舞。但是走在二樓的露天廊道上又分明辨得出 8 個『小獨棟』各自為政又錯落有致的格局。」趙揚解釋。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而區隔出前庭、後庭的茶室,因全然透明的玻璃,消彌了兩處空間的僵硬邊界;即便從前庭走到後庭不過短短 10 幾步,茶室時而「看穿」時而「倒映」、時而「貫通」時而「局部」的光影層次,讓建築不再凝固,替庭院增添了細膩又詩意的表情。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每間客房的尺寸、比例、開門的位置、框景和採光的方位都有所不同,也就導致全部 14 間客房每間都是唯一的。對飯店設計來說這簡直是在自討苦吃,但從感受上去把握這個建築時,我倒是希望它像一個有機體,每個器官各居其位,各司其職,沒有機械重覆的部分。而對一個有機體而言,每個器官都處在和其它器官乃至整體的關係當中,相互成全。」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因為基地區塊的限制, 8 棟小宅順應其限制條件設計成神似而形異的微建築,讓每間客房展現特色各異的格局和個性。平均僅 20 平方公尺的房內,藉著小獨棟之間的縫隙拓展,空間配置看似畸零,實則安排得極為巧妙;配上主理人蒐藏的中古家具、燈飾與古玩,房與房既成一體又自成一格。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Photography/ 雷壇壇.

建築利用清水混凝土的可塑性,在表面創造了木紋肌理,古宅的神韻渾然天成,與此地的氛圍相互共鳴,卻又處處將當代的新意捻入縫密——一種詩意的棲居意境——成為了旅店「既下山」。而「既下山」則融為大理古城蜿蜒巷弄內的一處洞天,承繼著古城原有的氣韻與色澤。

既下山.大理古城 Sunyata Hotel Dali
中國大理葉榆路南 51 號
T: 86-135-7709-0388

Article/ Meg L.
Photography/ 雷壇壇 & 王鵬飛.
All Image Courtesy of ZHAOYANG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紐約州沙利文縣的森林,像是被孤立於人潮外的一片淨土,沒有車輛通行,也沒有水電管線,宛若被世人遺忘,卻也不被喧囂打擾。佇立在其中的一棟黑色小木屋,大膽自坡度傾斜之處延伸而出;從外觀側面看過去,小屋似乎懸浮於森林裡。這個名為「半樹屋」(Half-tree House)的小木屋,由建築團隊 JACOBSCHANG ARCHITECTURE 所設計,在有限的建造預算內,打造出這處佔地面積僅 360 平方英尺的森林休憩所;大膽的結構染上低調的色調,半樹屋完美融入周遭山林之中。

林中小屋並非少見稀有,然而這看似不算大的半樹屋,卻因建於山坡地形之上,本身的立足便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建築團隊盡量試圖減少作業,並且消除大量地基;藉由擋土牆和抽水混凝土,小屋被提升到地面以上,並且依靠著周遭的樹木而立——建立在單一的混凝土柱,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則是靠樹木來支撐。側面看過去整體設計為矩形,而尾端呈現錐形;為了在潮溼的漫漫冬季不受森林的水氣影響,外牆特別漆上傳統的斯堪地那維亞松焦油來維護。

與外觀黑漆漆的色調大不相同,踏入半樹屋屋內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明亮;內部牆壁被粉刷成一片潔白,加上無光澤密封劑保護的原木地板,自然的色調對映著如畫般的窗外美景。這間小型單人房可容納一張床、一個柴火爐,和一個擺放瓦斯爐的小桌子充當簡易小廚房——只需如此大的空間就足以成一個遠離世俗的自我小宇宙。房內大開三扇落地窗;白日,大量採光照入室內深處,明亮而通風;夜晚,點起油燈、坐在窗邊,傾聽森林低語。

從發想到執行,半樹屋只由兩位建築工在一個周末內便完成,甚至榮獲美國 2016 年「住宅建築獎」附屬建築物等多項獎項肯定。即便與小時候幻想的樹屋不同,大膽的選點和充滿現代感的線條,隱身山林中的小坡上,與自然悄悄共存;待自其中,更能花時間與自己共處,一圓兒時所栽種的夢。

Article/ Summer.
Photography/ Noah Kalina.
Images courtesy of JACOBSCHANG ARCHITECTUR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身處一個即時抒發速度極快,快到某一天似乎會超前事發時間點的時代,在真正抵達異鄉前,我們已滑過(也許是同一棵)櫻花樹五、六次,對點綴著綿綿細雪的山巒輪廓知之甚詳,即使如此,我們仍不知道當地牛羊會用什麼樣的表情面對各國旅人,不知道古城郊紅土牆在不同季節的濕度和氣味、穀物蓄勢待發的姿態、在磚造小屋火爐邊聽的故事會有多精采,也不知道草木香在空氣中飄散的規模,或是用在地時鮮煮的晚餐會香得多醉人。

如果能用最自在的姿態緩緩地摸索這些未知,該有多舒適?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南部小鎮阿爾圖斯里德(Altusried)的 ROSSO 農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阿爾卑斯山的蒼翠映襯著色澤略淺的草地,彷彿被曬褪了色的典雅小屋隨機點綴其上。乍看之下是一派典型的德式田園風光,但選址在總人口未破萬的小市鎮上,ROSSO 想藉由空間傳達的思維,自然不只有單純的歸真返璞;相反地,他們希冀遠道而來的異鄉人或說著相近語言的近鄰,都能在此度過飽滿而愜意的時光。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ROSSO 的故事要從對「家」的追尋開始說起。創辦人 Lisa Ruehwald 和 Christian Mueller 是一對夫妻,嚮往著城市裡難以追尋的田園生活。幾年前的一次度假旅程裡,對這座被野生花園包覆的老農莊一見鐘情,毅然決然地買下搬進這裡,動手翻修這已存在 200 多年的建築。為了不破壞群山環繞、質樸清新的鄉村景致,兩人盡可能保留下農莊的原始氣息,邀請當地工匠以傳統手作技法修繕,改建成兩人開啟平靜生活的新居所。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被拆除的老舊樑柱、地板、屋瓦,重新加工改造成置物架、門板等家具,部分舊木材也巧妙轉變為空間裡的牆面與妝點;裸露的石灰泥牆、古樸的老物件,融入 Lisa 與 Christian 對日本侘寂美學(Wabi-sabi)的鍾情,在光影舞動下帶著些許「不完美」卻淡然的質地。宛如將作家 Richard R. Powell 的詞句「nothing lasts, nothing is finished, and nothing is perfect.」細緻縫入,調和成豐沛溫暖的大地色澤,襯出老農舍度過漫長時光的歲月感,以及貼近土地、自然的韻味。

Photography/ Wim Jansen &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我們想創造的不是豪華飯店,而是庇護所。 “

2020 年 Lisa 與 Christian 將農莊的穀倉改建為渡假旅宿,並以農莊陶紅色的外觀命名為「ROSSO」(義大利文「紅色」之意),在純粹的傳統場域裡安置現代文明的便利,打造出三間度假寓所。最小的 La Bella 便擁有 68 平方公尺、挑高屋頂的寬敞格局,適合獨自旅行的旅人,或是享受兩人世界的情侶。由木匠手工打造壁龕上下舖凹室以及雙人床的 La Famiglia,可容納 4 人的小家庭;懸掛於橫梁上的鞦韆吊椅,無疑是孩子們也不捨離去的小天地。位於穀倉南面的 La Grande 能容納 4 位成人,90 平方公尺的遼闊格局安置著兩張雙人床,以及德國第一高峰楚格峰的壯闊美景。每間寓所都設有全套廚具、獨立浴缸、淋浴間與一個小陽台,甚至還貼貼心提供登山探索用的後背包。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穀倉的底層設置了一個能讓旅人彼此交流的場域,並賦予一個相當令人會心一笑的名字——「無窮工作室」,一張可聚會也可工作的長型大桌,一個能多人共同作料理的廚房,讓旅人能伴著壁爐的光火,靜心閱讀或談天閒聊。同時在農莊裡附設一個小雜貨店,提供當地合作的小農食材、飲品,以及農莊自產的有機雞蛋(蛋來自農莊裡時時可見、隨性散步的雞)。但最特別的設施,莫過於Lisa 與 Christian 以木材打造的桑拿浴池,在一天的山中健行、探索森林後,足以療癒、鬆弛緊繃的身體。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這裡沒有無窮無盡的選項或方案,只有按照自身韻律度假的豐富可能性。

「在遠離塵囂的每的瞬間,好好放鬆休息。」是 ROSSO 推薦旅人的首選消遣, 但不羈和地主之誼並不衝突,他們也推薦旅人隨登山嚮導(正好是住在隔壁的鄰居)健行一趟、深入森林採松露和蘑菇,或沿著蘊含多瑙河水氣的山谷信步穿過古樸村莊,往返在瞬息萬變的自然與近乎恆常之間,為正在進行的作品尋找靈感也好,潛心把人生長河的涓流細細想過一遍也不錯。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倘若自覺當下的行動力介於 ROSSO 推薦首選和起身遠遊之間,在農莊裡的香草花園內披著晚霞烤食佳餚,或是跟幾隻松鼠結交情誼,也不失為充滿樂趣的難忘回憶,「大家可以穿睡衣走出房間,直奔橡木長桌旁吃早餐、品飲本地釀造的濃郁紅酒(或淡啤酒與黑啤酒,任君挑選)。」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生命蘊藏一道異常龐大卻也平凡的謎⋯⋯也就是時間。」——《默默》(Momo),Michael Ende. “

引用德文奇幻經典《默默》的段落,Lisa 與 Christian 以 ROSSO 為每一縷進入山城的緣分下了註解:「我們都知道一個鐘頭可能恍如永久,也可能如露亦如電,端看人們如何運用罷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本質。」文學是遠山亦有指引作用,當 ROSSO 期盼旅人用獨特故事和笑聲薰染房舍,如此誕生的這個地方,自然會在與每一寸生命互動的過程中醞釀出質地分外透亮的時間吧!

Photography/ Wim Jansen.

ROSSO
Oberhub 3, 87452 Altusried, Germany
T: +49 8373 4670322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 Wim Jansen.
Images Courtesy of ROSSO.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