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而言,房屋代表什麼?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早在 20 世紀初期便主張「房屋是居住的機器」(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他有感於一戰後家中屋頂花草開始自由生長,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就此誕生,這使他質疑斜屋頂的功用,進而提倡發揮平屋頂的特性,在〈建築五點〉(Five Points of Architecture)中提出用平坦屋頂打造屋頂花園,以保護房子混凝土結構並創造更多空間,致力於讓居住在擁擠都市的人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以柯比意的理念延伸,澳洲建築團隊 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考量當代環境變化與趨勢,在雪梨一處寧靜的住宅區中,打造一棟帶有縝密設計思想、又巧妙與社區和諧共生的建築——「Welcome to the Jungle House」。這座運用大量回收材料所建造的獨特住宅,直白的命名令人會心一笑,現為建築團隊總監 Clinton Cole 與其家人的居所;設計核心全圍繞著永續、循環、共生與自給自足,不僅設置儲能與回收系統,更規劃出屋頂菜園和魚菜共生系統,揉合成一座街景、自然、花園、食物與能源皆共存共榮的住家。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氣候變遷的情況必須被扭轉,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必須實現永續發展。柯比意有句名言:『房屋是居住的機器』。而如果我們要在未來 100 年生存,房屋就必須是『維持生命的機器』。」——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建築前身原是一棟位於街角、年久失修的兩層樓建築,坐落於市中心的遺產保護區內,在看似寬廣的 90 平方公尺面積上,卻因建地為三角形而更顯挑戰。為了讓歷史街景得到妥善保護,設計團隊先將老化不穩的部分打掉、加強整體結構,再重現建築原本抹上水泥的灰磚牆面;原本的窗洞鑲上鏽化的框架,新窗洞則鑲上帶有光澤的白色鋼框,在維持不變的基底下,大幅增加外觀的層次與線條感。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建築後方擴建的新空間,外牆鋪上一整面的太陽能板,與原始的建築立面形成鮮明對比,在日照時間能充分獲取足夠陽光,達到有效發電、儲能的作用。底部最畸零的尖角處則作為車庫的出入口,並在緊鄰人行道的立面上安裝淺綠柵欄、種植小型果藤,供社區裡的鄰居自由採摘。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踏入室內,一樓由回收木材打造的螺旋樓梯流暢連結三層樓空間,讓有限的活動範圍獲得最大程度利用,加上每層樓牆面的窗戶,宛如一座採光井。寬敞的玄關安置了一張工作桌,桌旁的木門拉開則是一間可改為客房的小起居室,一扇超大型的木窗是空間亮點,窗戶上另開兩扇小窗,既可保護隱私又能維持室內通風。底部的車庫工作房備有電動車的電池儲能系統,斑斕色彩的車庫門,讓炙熱的戶外日光在室內映射成柔和色澤。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二樓規劃為私人空間如主臥、孩子房與廁浴,客廳、餐廳與廚房則位於三樓,無隔間的開放式格局讓公共起居空間一氣呵成,通透又明亮。考量防曝曬與涼爽通風的必要,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在這兩層樓增設以鋼架和木材打造的玻璃窗內牆,在建築原始的混凝土磚牆間闢出縫隙,成了種植各種綠葉植栽的花床,或是養育鱸魚的池塘空間;玻璃窗內牆除了引流、抽取熱空氣、降低炎熱感,也造就室內貼近自然、一片蔥鬱的生活景緻。

建築團隊在二三層樓增設以鋼架和木材打造的玻璃窗內牆,成了種植各種綠葉植栽的花床,或是養育鱸魚的池塘空間。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位於建築最狹窄區塊的主臥,底部的窗戶和一樓起居室的設計如出一轍,另一扇窗則開在不同方位,讓空間感更顯敞亮。孩子們的睡房相當具有巧思,實為兩間房拼組而成,中間以一扇摺疊木門分隔開來,遊戲時可打開相通,也可獨立為兩間臥室,作為友人來訪過夜時的客房使用。

主臥底部的大型木窗上另開兩扇小窗,既可保護隱私又能維持室內通風。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主臥位於建築最狹窄的區塊,卻因兩面不同方位的開窗而讓空間感更顯敞亮。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孩子們的睡房實為兩間房拼組而成,中間以一扇摺疊木門分隔開來。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低矮的座椅具儲物功能,亦是孩子們畫畫、玩耍、閱讀的區域;從座椅往窗外望去,一池鱸魚在長型水池裡緩緩游動——這是建築團隊的特意設計,鱸魚不僅可作為屋主一家自給自足的食物之一,水池的生態環境也提供屋頂農園水果和蔬菜所需的營養,建築極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在生活裡認識、思考並親身接觸循環生態與食物來源。

孩子們的睡房從座椅往窗外望去,可見內外牆間種植各種綠葉植栽的花床,以及鱸魚緩緩游動的長型水池。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孩子房外飼養鱸魚的長型水池。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三樓的起居空間延續著溫潤的木質色調,焦糖色的皮革沙發圍出客廳一隅,兩側落地百葉木窗將日光與內外牆面的花台綠意引入,宛若被茂密的叢林包覆。以回收木材打造的超長型中島作為視覺重點,讓廚房格局放至最大,不僅下廚、料理空間十足餘裕,也兼作大型餐桌,儼然成為凝聚家人的中心。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未經拋光的不鏽鋼、黃銅和鋁製金屬細節,和定調氛圍的混凝土與木材形成對比,隱隱散發的光芒替整體更添豐富的空間表情。一排薄薄的鋼片柱支撐著屋頂,以特定角度與建築邊緣垂直交錯,遮蔽熱辣的午後陽光,也讓室內在夏季能維持通透涼爽。隨著一天的時間流逝,百葉木窗折射出或明亮、或柔和的光線,在地板與牆面繪上深深淺淺的光影。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後方拉門區隔出戶外陽台,將街區的迷人風景盡收眼底,一張懸掛的鞦韆椅讓欣賞日出日落更多了份趣味。爬上可摺疊的梯子進入屋頂花園,一排排花槽床構築出整個屋頂結構,花槽床底部直接於下方的起居空間中裸露展現,成為廚房與客廳的天花板,營造出些許粗獷的工業風。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這座建築不僅僅美麗,還是一處能生產並儲存能源的空間,一種能回收、重複使用自己所產生的廢棄物的建築。」——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一家人在花園裡堆肥廚餘殘渣,在花槽栽種豐富的蔬菜、水果與澳洲原生植物,設計團隊亦導入魚菜共生有機農法,讓植物成為一座天然的過濾雨水裝置,隨管線排進地下集水箱,再循環到二樓的魚池水培系統使用,而魚池廢水也能為菜園進行灌溉。待蔬果收成、植物逐漸抽高、長大,便宛如住宅的綠色頂帽,多種功能整合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環系統,實現養魚、種菜、自給自足的夢想,也展示出迷人的城市屋頂景觀。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從引入大量的綠植,裝設可調整開闔角度、適度引入氣流與日光的窗戶,再到魚菜共生有機農法的系統設置,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以精縝的設計與規劃,讓 Welcome to the Jungle House 悄悄模糊自然與人工的界線,增添日常通透明淨的舒適感,也讓屋主一家落實著城市田園的理想生活,以及與自然循環共享的理念,進而找到沉穩平靜的度日節奏。

Article/ Summer.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Michael Lassman & Ryan Ng.
Images Courtesy of 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維多利亞女王的指尖在澳洲墨爾本 Fitzroy 區點下一抹英式氣息,其中一座名為「Helvetia」的聯排建築坐落其中,自 1880 年代落成至今,這抹充滿時代感的色澤,分別在 1960 及 1980 年代為了出租而被劃分、增建得四分五裂;狹長陰暗的格局加上混亂的風格與動線,讓居住其中都成為一種尷尬又極不舒適的挑戰。

近期在 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的改建與修復下,才以現代主義的精練機能、澳洲的陽光與綠意,並揉合永續設計的實踐,再度替 Helvetia 上冠。不僅獲眾多建築設計獎項與提名,更讓屋主一家找回「家」的歸屬感,也在未來居住的型態中,定位出其極具代表性的位置。

設計團隊保留原本大門洋溢著 Federation Filigree 風情的門面與前庭。
將位於右巷側牆、因屋頂漏水導致損毀的空間拆除,並作為新的大門,讓屋內動線更為順暢。

有別於其他老屋翻新,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不僅保留原本大門走過一世紀、洋溢著 Federation Filigree 風情的門面,致敬建築的歷史,更以「重複利用」(reuse)為引,在 60 年代新增的量體中,也僅拆除因屋頂漏水導致損毀的空間,妥善運用其餘堅固的結構;除了減少修建過程的碳足跡,更藉此檢視整座建築的動線與格局,將這位於側牆中央、緊鄰右巷的空間作為新的大門,把動線核心與發散點重置於整體中點,並在其中構築出一座水池中庭。

新大門的金屬屏風後是水池中庭,巧妙運用挑高的格局帶進天光、水色與綠意。

作為整棟建築新面貌的起點,新入口設置具尖頂的白色柵欄門,呼應著整體的維多利亞風格。穿過這道高聳的金屬屏風,宛如踏進一片綠洲,一座水池滿佈睡蓮等水生植物,還能瞥見浮游於葉片下的魚兒。巧妙運用挑高的中庭帶進天光、水色與綠意,縮減室內以釋放內外隔閡,和日式建築改造常見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踏入室內,眼前的木製樓梯專為​​展示和儲物設計,開放式層板可供屋主擺放收藏小物,而台階內亦設有空間,拉開踏板化身為收納鞋子的抽屜;樓梯下方作為儲物間,將收納功能最大化,處處呼應著日式設計的應用巧思。

往左進入臥室,往右則通往結合廚房、餐廳與洗衣家務的起居空間,部分舊有牆面拆除,打造出通透寬廣的格局。機能齊全的木色系統櫃與中島,定調廚房與起居間的整體氛圍,一面魚缸鑲嵌在廚房櫃面,對應著玻璃窗外中庭玄關的魚池,水的氣息自此延續。另一側的洗衣家務區也設有大量收納,櫃門後方藏起洗衣與烘衣機,雜亂時還可拉起白色拉門,隔開待客的廚房與餐廳。

設有主臥、書房與多功能娛樂間的二樓,因中庭玄關而更顯通透、明亮。主臥旁設有大片露台,以彎曲的鋼網包覆,既可供藤蔓植栽蜿蜒攀爬,冬日裡也可替室內捎來明亮;一座螺旋梯可通往下方後花園,從窗外或露台望去,花園生命盎然的景致便收入眼底。

依循屋主對永續生活與花園綠地的嚮往,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共設置了五個不同的植栽區:舊門面的廊道前庭、新玄關的中庭、主臥室外的露台、廚房起居間外的後花園,以及舊車庫上方的菜園,將綠意自新玄關蔓延至整個住家。設有 BBQ  區的後花園中,多種花葉、灌木、地被與多年生植物,構築起豐富的層次與紋理,地榆、藿香、火炬花、天竺葵在不同季節綻放,展現出別具風情的時序樣貌。

而如今作為儲藏室的舊車庫上方,設計團隊替嚮往田園生活的屋主,開闢出一塊欣欣向榮的菜園。沿著螺旋梯而上,直筒型的玻璃門宛如科幻通道裝置,完好隔絕菜園的濕氣;圓弧形的金屬網架將菜園覆蓋,彷彿一座半戶外溫室,番茄、蔬菜、檸檬在花床上在恣意生長,既實踐屋主的城市田園夢想,也為巷道帶來栩栩生機。

舊車庫上方的菜園中,番茄、蔬菜、檸檬在花床上在生長,實踐屋主的城市田園夢想。

舒適與機能之外,Helvetia 以永續作為設計核心,屋頂選用隔熱材料並設置太陽能系統,窗戶也全選用雙層玻璃,減少夏季空調的耗能。而在後花園埋有 3,000 公升的水箱,可從屋頂收集雨水,作為澆灌花園與廁所馬桶用水,滿足生活部分能源的自給自足。

這座走過百年多的建築,見證著 Fitzroy 區歷史流轉的發展軌跡,如今在 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深思熟慮的修建下,揉雜時空與文化,溫柔與陽光、水和綠葉共生,形成自成一格的小型生態,更以靈活又充滿變化的空間體驗,引領屋主一家寫下新的生活篇章。

Article/ Moumu.
Photography/ Derek Swalwell.
Images Courtesy of 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位在峽谷森林和山脈之間,印尼峇里島烏布(Ubud)以壯麗的梯田、古老的寺廟和保留完整的傳統工藝而聞名,不僅作為峇里島傳統藝術和靈性生活的中心,豐富的自然景觀更使其成為島上一塊寧靜的避暑勝地。在烏布的心臟地帶,一間由駐點巴黎、香港和峇里島的設計團隊 A Work of Substance 所打造的住宅「The Ravine」,宛如遊走於自然和人為之間的界線,隱身於叢林深處。

設計團隊以形塑當地的陡峭峽谷為住宅命名,並受該區域蓊鬱青翠的環境啟發,建築體基座使用磚、石和混凝土,上層結構則以木材、竹子與樹葉為建材。取之於自然的質地、各式綠植與原始植被,除了營造出室內、戶外的通透性,更使建築邊界產生了柔焦效果,讓這座寬敞的雙層居所彷彿「浸泡」在這一片森林之海,低調而隱密地潛伏在深邃的原始叢林,隨著大地低沉的呼吸鼻息,靜靜佇立。

依循峇里島傳統三分法的建築格局,內部空間層層遞進,在維持與戶外連接的原則下,每個樓層的佈局向四周的林木擴展。一樓開放式的客廳起居空間,被一整片翠綠圍繞簇擁,三面通透的玻璃門連接內外。透過家具擺設與極簡的格局設計,形成流暢的空間動線,兩處寬敞的露台與日光浴區,無邊際泳池延伸裡外,在綠意的包覆下猶如天然塹落的湖泊,遠看似是懸浮於樹海。

除了蘊含對自然地景的崇敬,The Ravine 也傳達對島上文化傳承的感激。設計團隊選用當地木材如爪哇柚木,量身定製為地板、壁面、天花板、窗戶與門框,上層混凝土的外壁牆面更以竹莖塑形出紋理;花崗岩、大理石、陶瓷、藤編和黃銅等材質,則以烏布傳統樂器為靈感,巧妙轉變為展櫃、休閒椅、茶几、地燈等家具。沉穩柔和的色調揉合進原始質樸的肌理,致敬峇里島工藝技法的同時,悄然注入現代風格的俐落感,跨越了傳統和現代的界線,也讓住宅宛若渾然天成,人為性幾乎消弭於無形。

一座迴旋樓梯巧妙劃分廚房餐廳與客廳,向上則是隱密性更高的臥室空間。臥室以傳統茅草屋頂亭為輪廓,各設有衛浴空間與獨立庭院;連結室與室的開放廊道也蔓生著綠意,如瀑布般向下傾瀉蔥鬱。

擅於以設計緊密交織感官與空間的 A Work of Substance,秉持著敬意創造出 The Ravine 與土地的連結,各處盡是自然與人為結構的對話,宛如無限且無止歇的綿綿旋律——既彼此敞開、又極為親密,彷彿伸手便能觸及森林,空間與心境的感知卻又絕對僻靜。

Article/ Mag L.
Photography/ Tommaso Riva Photography.
Images Courtesy of A Work of Substanc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海浪象徵湍流、恐懼及力量,大部分待在岸邊的人都想盡可能保持安全、不弄溼身體,但衝浪者以浪維生,尤其是那些能使人專注於自我力量的地方。」——Shaun Tomson

峇里島西岸的小村落 Pekutatan,距著名的衝浪點 Medewi Surf Point 僅一步之遙,德國飯店品牌 LINDENBERG 似是無獨有偶地,以相似於 21 世紀最偉大衝浪者之一 Shaun Tomson 的生命哲學,在層層堆疊的繁茂叢林與浪花起落中,於靜謐之處築起 LOST LINDENBERG,創造出迷失與專注並存的一隅。

Photography by Pempki Drone.

路邊三兩林立的街頭小吃攤,棕櫚樹成群的熱帶地貌,拍打在黑色火山熔岩沙灘的海浪,伴隨著耳邊不停歇的摩托車喇叭聲,交織成西海岸線獨特又充滿生命力的在地風光。穿過路上的喧嘩熱鬧、進入旅客稀少的 Pekutatan 小村,沿著一條安靜道路走至盡頭,閃爍的霓虹燈突兀地出現於眼前,像是海市蜃樓幻影般不合時宜。這由德國藝術家 Tobias Rehberger 打造的門面裝置,是留給旅人最後的城市喧囂,穿過小巧的門後便自此與身後世界儀式性地告別,進入 LOST LINDENBERG 寧靜蔥鬱的天堂。

Photography/ Neven Allgeier.

由建築師 Alexis Dornier 與在地設計團隊 Studio Jencquel 規劃打造,LOST LINDENBERG 戲劇性地描繪出下窄上寬的建築輪廓;一座座小塔樓緊密錯落,遠看似是懸浮於叢林樹梢的小聚落。「我們以遠離地面的走道和空間構想,讓塔樓置身在巨大的椰子樹間。塔樓由一條被稱為『高線』的通道相連,像是一條通往大海的人行道。」考量地勢與周圍樹木高低,將起居空間架高至最適當的位置,平視樹木、遠望海洋,無論在屋內或屋外皆如同身處失落叢林般讓人失去方向,卻因此更能置身於每個當下,在片刻的海浪聲與綠意中遺忘時光的存在。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室內空間與景觀的設計皆選用在地且永續的建材,打造出傳統房屋風格。以木頭與大理石色為主調,Studio Jencquel 團隊親自設計幾乎所有傢俱與擺飾,亞麻織物、燒柚木、河石、熔岩石等天然材質,體現峇里島的民俗風情,描繪出質樸、乾淨、療癒的質地,呼應著周遭圍繞 LOST LINDENBERG 的寺廟,延續建築本身獨一無二的禪意,感受當地居民簡單卻平靜的生活。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當人回歸平靜,便能與彼此產生最真摯的交流。貫穿四棟主建築的空中廊道,將每間客房與公共空間串連,期待不同的旅人在此相遇、對話;沿著樓梯回到地面的熱帶森林,在小徑間穿梭於菩提樹、香蕉樹、猴麵包樹、吊蘭等風物多樣植被,發掘隱藏於其中滿佈青苔的岩石噴泉窪地、供冥想用的長凳,一座可聆聽、閱讀作家 Artur Becker 詩作的小花園,兩座熔岩寺廟或巨大的河石,最終抵達一望無際的印度洋。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秉持著友善環境與永續經營的理念,LOST LINDENBERG 除了在建材上悉心挑選,更設置太陽能板作為主要能源;餐廳內供應的食材,全來自飯店自有的農園;空間內的肥皂、衛生紙等備品,亦皆選用當地公平貿易品牌;垃圾與回收的處理,則會連同每週的淨灘活動一起處理。飯店團隊更與當地衝浪業者合作,成立「LOST BUNCH」單位,提供包含英語、衝浪、永續飯館管理等教育課程,以實際行動回饋當地社區,替下一個世代的在地居民的未來打開更多機會。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捨棄峇里島度假村常見的娛樂設施與體驗,LOST LINDENBERG 邀請旅人漫步叢林,或到擁有全島最長海浪的 Medewi Surf Point,練習與恐懼共存,感受自己的力量以及下一波浪到來的專注。面對森林與海洋,LOST LINDENBERG 以打開旅人身體、與大自然親密連結的方式,以及滿懷溫柔的永續經營,讓旅人全然沈浸於形式簡單、卻靈魂豐沛的日常。當夕陽映照出橘紅色大地,圍著沙灘上的篝火或餐廳中的長桌,與剛剛認識的陌生人分享整日的收穫與心情。

LOST LINDENBERG
Jl. Ngurah Rai, Pekutatan, Kec. Pekutatan, Kabupaten Jembrana, Bali, Indonesien
T:+62 (0)812-345-668-30

Article/ 鄭媛心.
Photography/ Robert Rieger & Neven Allgeier.
Images Courtesy of LOST LINDENBERG.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日本福江島的港邊小鎮,因長期受陽光曝曬和海風吹拂,街道上大部分的建築外觀皆已斑駁褪色,不少住宅更因溫暖多雨的氣候而佈滿爬藤類植物。午後走在街邊,整座城鎮毫無動靜,只剩十哩外的漁船鳴笛聲響起,彷彿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的孤寂感油然而生。停滯的時間感知,仿若將小島凝結於一刻,逕自遙望海面,遺世獨立。這獨特的氛圍,不僅沒有使人意圖改造,甚至成為了 Hotel Sou 刻意留給旅人的私密空間。

不同於常見的木造或磚瓦老屋翻新,Hotel Sou 原本僅是一棟普通的鋼筋混泥土住宅,在設計團隊 SUPPOSE DESIGN OFFICE 改建之前,已有近 50 年歷史。而團隊的改造目標,並非創造全新搶眼的高級旅居,相反地,他們選擇將建築本身原始的調性保留,在黯淡、單一的水泥表面澆灌綠意生機,精心規劃出三間「被植物吞噬的廢墟」。

2 樓單人房
2 樓雙人房
2 樓雙人房
2 樓雙人房

三層樓的旅宿中,二樓的兩個小空間作為單人房和雙人房,透過移除結構飾面,營造出「室內外模糊之感」,屋內家居混搭精緻金屬燈具以及當地生產的大型竹藤製品,巧妙混搭粗獷的頹廢之美,以及室內典雅的衝突對比。最大的房型是位於頂樓的四人房,設計團隊將整層樓打通,不同的空間區域僅藉透明窗扇或輕薄竹編拉門做區隔。以臥室成為中心,狹長的建築格局藉通透無礙的設計,讓視線一路延伸至前、後陽台。

3 樓四人房
3 樓四人房
3 樓四人房
3 樓四人房

陽台上可見團隊將建築主體的牆面破壞,留下偌大的不規則缺口,成為一廢墟般的窗框,並佈滿適合當地氣候的植被,任其生長為屏障——蔥鬱綠意上,是遼闊的大地與藍天;綠意縫隙間,日光悄然爬進,在牆面紋理畫下時間移動的軌跡。在 SUPPOSE DESIGN OFFICE 眼中,Hotel Sou 不是一件人造作品,也不是老舊空間的整新,而是嘗試結合新舊世代的設計,以及「自然」與「人為」之間的和諧共存。在這裡,人們與空間皆被託付予自然,紛雜自耳邊消弭,破敗中生出詩意,只留廢墟窗框外的景色天光。

3 樓四人房

想短暫地被世界遺忘,亦或試圖逃離日常循環,來到福江島、承租一輛單車,流浪於山邊及港邊,呼吸一口微鹹的海風。當探索完島嶼的不同角落,躲進宛如廢棄洞窟般的 Hotel Sou,為自己和旅伴盛一壺茶,享受與世隔絕卻被大自然妥善包覆之寂靜,便能專注於自我,找到最純粹的平靜。

Hotel Sou
〒 853-0001 長崎県五島市栄町2−15
T: (+81) 080-2733-6993

Article/ 鄭媛心.
Photography/ Kenta Hasegawa.
Images Courtesy of SUPPOSE DESIGN OFFIC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長久以來住家承載了生命中的許多,如一安靜擱置的記憶之盒,裡頭存放著人生中重要時刻的片段——我們或許不會頻繁翻看,但常常是沉默的相陪。如今大多數人待在家中的時間比過往更長,空間裡凝聚的時空因為人的在場而保持流動——家屋不再只是收藏回憶的空間,也不是當初一處被打造完成就了結的一項任務,而是和構成這個家的人,一起成長的所在。依著「結合工作與生活」為指引,建築團隊 Sher Maker 在泰國清邁替當地家具設計品牌設計師,打造了一個向山林而生、讓人和自然能一起成長、欣欣向榮的居所—— 「Khiankai Home & Studio」。

像是鑲嵌在小丘和樹林間的 Khiankai Home & Studio,近 80 坪的兩座雙層建築沿著土地的起伏搭建而成,正面面向村落主幹道,進入的門口實則為整體建築的二樓,背面則隨坡林地表的下降,搭建起如干欄式建築的結構,坐擁後方樹群和田野景致。室內每個空間隨著建築主體分散錯落,開放式的木製長廊兼露臺,不僅串連屋舍裡各個居室,亦連接起兩個主要建築體——主屋作為生活空間,一側的小屋則作為結合音樂室與工作室的空間。整體結構大量使用在地木材,屋內更可以看到許多木質元素,不僅加深建築與周圍自然環境的聯繫,也是對屋主作為家具設計師的親密呼應。

除了簡單的木屋結構,建築語彙也融入在地的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屋頂採用傳統的當地磁磚瓦,不僅減低材料成本,更提供了沁涼遮蔽。建築團隊在清邁搜尋大量二手廢棄木材,運用日本燒杉(shou-sugi)工藝技術,將木材以火燒過讓其碳化,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眼見所及,這些二手木材在屋內網格出天花和大大小小的落地窗框,建構獨立且連續的客廳、廚房和用餐空間,搭配各式其他木質傢具與配件,摺疊的木拉門對向大區塊露臺,無限延伸了內外空間感,俯瞰的視野擴及遠處田園風光,更把室內外的綠意綿延成片。

房屋下層在和緩的坡道上以混凝土為底座與牆面,部分立面則使用半透明的波浪塑膠鑲版覆蓋,保有隱密性外也大幅增加了裡外光線的通透感。中庭地磚延續周圍坡地的土壤,讓兩個層次感鮮明的建築體頓時有了沉穩基底;中間的植樹向上而生,接壤著蔥鬱的盎然,將大自然全方位的帶進整棟建築中。

Sher Maker 意圖創造最簡單的施工方法與系統設計這座家屋,依建築所在的地點探索建造的各種可能性,運用在地最適宜的材料——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為在地的建築工匠計之深遠。期望他們可以在將來有需要之時,為同在一片土地上,與他們所設計的「家」共同成長茁壯。

Article/ Meg L.
Photography/ Rungkit Charoenwat.
Images Courtesy of Sher Maker.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鄉村小路邊,一間灰白的小賣所座落在偌大的庭院裡,櫥窗內的甜點各個別緻而搶眼,與老舊田園風格的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卻和諧地散發出歐式愛情電影裡才有的唯美柔和。位於泰國暖武里市的咖啡廳 The Barn Brasserie 以「Grab & Go」為經營理念,在路旁搭建起小型販賣店鋪,提供路過的客人或是慕名而來的旅人帶走一杯咖啡、一份甜點。

地處曼谷近郊的暖武里市,有別於大城市的車水馬龍,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來到暑期的渡假鄉間,寬廣的道路旁錯落著寺廟與農村式住宅,每戶人家皆用著自己的方式妝點家園。隱身其中的 The Barn Brasserie 共有兩棟建築:一座寬敞的穀倉,以及原本用來作為園藝棚架的小屋。可愛討喜的外觀,讓它足以成為下一個熱門打卡小店。

兩位店主 Aui 與 Pam 在曼谷經營知名的鄉村風咖啡館 Wood Cafe——Aui 是 Wood Cafe 的主廚與料理設計總監,而身為烘培師的 Pam 則因為曾在泰國航空行銷背景,也同時身兼旅人的旅程規劃與地陪。The Barn Brasserie 是兩人合作的第二間店,同樣以木質田園為空間主調,和四周蔥鬱的景致氛圍更貼合,兩人對它的期待也遠多於咖啡館。

以「穀倉」作為靈感來源並替小店命名,源自念舊的兩位店主對姊姊的回憶。五年前退休、大半輩子都在木廠工作的姊姊,讓 Aui 與 Pam 愛上木材並挖掘其中的可塑性;兩人在姊姊工作的木廠搜集各種新舊木材,從零到有築起 The Barn Brasserie 的穀倉建築。仍在持續整修中的大穀倉尚未正式對外開放,Aui 與 Pam 將其規劃為結合餐廳、工作室與舉辦活動用的場地,除了不定期舉辦烹飪、烘培、園藝與生活手工藝 workshop,每一至兩個月也會設定各種主題舉行特別的晚宴活動。

而由園藝棚架改建而成的外帶咖啡小屋,保留原始大片菸草乾木牆面及竹籐門窗,再刷上白漆、拋光修繕,擺上家具和裝飾,以及 Aui 與 Pam 的放置各處的園藝工具,一個迷人的咖啡館/烘培小廚房便這麼佇立於街角。雖是提供外帶服務,但在咖啡小屋與穀倉建築間的空地,兩人也親手種植多棵樹木、擺放許多桌椅,供來訪的人坐坐休憩、曬曬太陽或躲在綠意之下的陰涼。大片灰白碎石子路面與周遭的蒼翠樹叢格外襯托,日常看似相近的綠在這裡變得清晰可辨識,飽滿而亮眼的白、粉花朵則像甜點上的裝飾配料,替各個角落點綴上不同生機。

田園風格帶來的自然與純粹,不只從暖武里市的街道蔓延至店內氛圍,也隨著 Aui 與 Pam 的手藝被帶入餐飲中。除了一般咖啡店常見的咖啡選項外,The Barn Brasserie 也有許多以桃子、檸檬片製成的水果茶、單品豆與柳橙汁結合而成的冰咖啡,都適合在泰國炎熱的天氣裡品嚐其複雜但清爽的風味。

甜點同樣以水果為主題,在加入莓果醬製成的蛋糕體上,撒滿乾乳酪再擺幾顆新鮮草莓,或以甜桃和柳橙共同製成水果塔,抑或是巧克力泡芙與金桔的搭配,亦有新鮮烘焙的馬卡龍、瑪德蓮及司康等適合讓旅人帶上路的糕點。每當店員將當日甜點從穀倉的廚房中端出,佐以 Aui 與 Pam 在周遭栽種的羅勒、薄荷、迷迭香、鼠尾草等香料,宛如被精心設計及呵護的展品。

遠離市區塵囂,在距離首都僅 20 分鐘車程的泰國鄉間,The Barn Brassarie 所提供的不僅僅是被用心對待的食物及咖啡,更是一個能讓人在匆忙步調裡,暫時歇下腳步的過站。僅僅只是路過,也能找到一個自然舒服的姿態,品嚐並感受生活的片刻愜意。

The Barn Brasserie
49/15 Sala Klang, Nonthaburi 11130, Thailand
Opening Hours: Sat-Thu/ 09:30 am-05:00 pm

Article/鄭媛心.
Images Courtesy of The Barn Brassari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太陽下的雨水逐漸蒸發,空氣中掀起陽光與泥草的氣味,那是灌溉與豐盛的象徵,一種獨屬夏天的氣息。峇里島烏布王國最後一任國王 Gede Agung Sukawati 廣邀藝術家來訪,讓烏布鎮(Ubud)成為近代峇里島藝術文化的發源地 ,來自印尼國內外的藝術工作者與工匠,在熱帶雨林、丘陵和山谷間,伴著細雨濛濛中的梯田與田園,聽著來自眾多廟宇廣場的舞樂,與烏布皇宮印度教石刻的往日榮光,一起留下旅人的腳步。

距離餐廳、咖啡館、按摩店、特色小店與瑜伽教室聚集的市中心鬧區僅數步之遙,位於稻田中央,在僅能騎乘機車、汽車禁行的區域,座落一間替盛夏捎來清涼的渡假住宅「Terrace Villa」,由活躍於尼泊爾與印尼兩地的建築團隊 STUDIO NEBA 打造,於豔陽下曬著日光、吹著涼風。以其現代極簡的線條,Terrace Villa 揉合變革的 19 世紀建築風采與峇里島本地文化,兩棟兩層樓建築以 L 型環抱中庭,寬廣的游泳池映照著藍天白雲;熱帶棕櫚科植栽錯落,在花園裡描繪陰涼倒影,繁茂蒼翠的樹葉隨風搖盪,仿若不將時間放在眼裡,愜意消磨有些慵懶的盛夏光年。

“「設計這棟住宅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創造出一片綠洲。」——STUDIO NEBA

STUDIO NEBA 創辦人 Sagar Chitrakar 以其社會、人道與商業發展的研究背景,在建築裡找到美學、實惠與永續的相處之道。運用回收木材與峇里島建築的在地工法,在總計 568 平方公尺的土地面積上,創造 368 平方公尺的自由生活空間。取自峇里島當地廟宇、住宅的形體與牆面,Terrace Villa 的兩棟建築內,包含了五間寬敞、綠意環繞的客房,通連戶外的廚房/餐廳,兩座頂樓露台與涼亭,竹製家具散布各處,呼應著周遭環境的熱帶風情。

在正對泳池的建築一樓,設計團隊描繪層層拱門,於室內吧台/餐廳與泳池之間的半開放式格局裡,開闢一處如廊道般的用餐起居空間,收進戶外光線與泳池景緻,卻也提供涼爽庇蔭。中庭內,泳池旁的平台上放置一排躺椅,是午後玩水、曬曬日光的休憩處;屋頂上,穿插其中的露台替建築帶來層次感,是夜裡欣賞星空的最佳角落。

在當地氣候、風土與有限預算的條件下,STUDIO NEBA 也將永續設計落實於住宅之中。19 世紀風格、特意壓低的屋頂與長長的屋簷,不僅是整體外觀上的考量,亦是資源循環、節能設置的細節。雨季時期,大雨澆灌在微傾的屋頂上,懸出的屋簷與印度教裝飾石拱的曲線承接下溢的雨水,流經被動式節能溝槽,在大片玻璃門窗上描繪傾瀉而下的風景,儲存、準備在乾季時滋潤中庭的鬱鬱蔥蔥。雨過,打開門窗,被動式節能設計引領氣流進出內外,經過計算的外部面積與植栽遮蔽,為印尼的赤道熱帶性氣候偷渡天然冷氣。

脫下束縛,深吸、吐出的每口氣,都是熱帶葉子的氣味,充滿生命力又令人療癒。每天在房外的蟲鳴鳥叫中醒來,拉開玻璃門,一步便踏進太陽與樹木交織的光影,期待今日的碧天流雲或是綿密雨絲。或許計畫步行至數分鐘腳程外的烏布鎮鬧區,探訪烏布市集與猴林路,在蜿蜒小徑間閒逛當地藝術家的小店,再到咖啡館悠閒喝杯咖啡。踏著石板小路,準備穿越盎然綠意,前去喧囂處沾染市井氣息。

Article/ Rachel S.
Photos © Bali Real Estate Consultants.
Images Courtesy of STUDIO NEB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彎繞外雙溪旁道路,成列樹群在日光中颯颯搖曳,拾階至五樓,走進景觀建築設計師吳書原家中,明亮採光彷彿戶外的陽光、微風都絲毫不減地來到這家中。從客廳走到大餐桌旁,吳書原與三個孩子正聚集在桌前玩耍、太太在偌大廚房備食,孩子們繞著餐桌、廚房中、客廳、頂樓屋頂花園,跑上跑下。少了隔間,多了更多家人的互動與空氣的流通。

「我選房子會先看週遭的樹群與環境。」吳書原這個位於五樓與六樓、背山面溪的老宅,其前後棟距大、綠意成群,遠處有外雙溪的溪河在前方淺淺過彎,他決定將牆面能打掉就打掉,讓窗戶變大,戶外的自然條件自然而然能牽引入內,而風能自然而通透地吹拂著,頂樓屋頂並打造出一方擁有台灣各原生植物的綠意花園。

野裡四季更替的生態圈

他神采奕奕帶著我們到六樓圍繞在建築外緣的ㄏ型花園。放眼所見,開粉白花的九芎、生三角楓、普賢象櫻、紅花檵木等在日光中枝枒開展。他說,台灣既是蕨類、蝴蝶王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五種氣候帶的國家,植栽群像極廣,擁有最豐富的生態資料庫。特殊的雨水涵養與地氣,光是南北向就有不同植栽帶。

吳書原在英國學到「野裡有花園、花園裡有原野」,認為植物應適地而種、四季輪替,因此捨棄非自然的人造花園設計,改以不施肥、不拔草的荒野地景,減少耗能耗力。「這花園擁有上百種原生與外來種參半的植物群,我喜歡高、中、低的複層植物栽種法,創造出天然防禦機制,蜜蜂、蝴蝶、鳥類飛來,物競天擇能協助去除病蟲害。」

四季更替的優勢讓他期許創造出更饒富趣味的花園,「未來,我會在花園裡繁衍所有原生種。」此屋頂花園也透過各種方式療癒家中成員;每日,太太會採幾株迷迭香於醃漬雞腿肉送入烤箱,又或者佐以樹葡萄釀醋倒於瓶中,加入芳香萬壽菊、檸檬馬鞭草、檸檬片,一家人也喝進了每一季純淨自然的新鮮滋味。

當初在打造這個屋頂花園時就架高花園地板防水層來帶入空氣、隔絕熱使樓下降溫、減少開關冷氣。再以廢棄建築物敲碎的水泥塊搭配軟石鋪平,創造廢材的第二春,也讓雨水可以自然回收讓地面保水。此外,頂樓建物的屋頂以兩斜板交錯、成排開窗引進對流與日光,淋浴地板都能速乾,無形省能減碳。

除了對植物的想法外,他認為「生態建築(Ecology Architecture)」其實人人皆應該實踐。「人類若能搭配植物、善用自然取代日常耗能,便能永續。他理想的生態綠建築代表是他在花博的未來四口之家設計:在搭蓋時,不砍掉任何一棵原生物種,順應環境把房子搭構起來。房屋結構用夯土牆,將混凝土的使用降至最低,即使夏天室內對流仍維持23-24度;使用零污染建材,以可再回收利用的木頭、夯土為主;架高地板下有空氣對流,利用雨水回收作為植栽澆灌;花園裡種植可食性物種,支持日常飲食所需。

未來,他希望自己能踩回土地上,在田間種菜、就地新鮮烹煮。如此回到人與自然的真實互動,每個人都能走進屬於自己獨到的ECO Life。

「You are what you eat.」 曾經蔚為風潮的這句話,翻作中文大概是「吃進嘴裡的食物,決定了你的樣子」。跨越千禧年來到將近 20 年後的今天,幾乎已成為有點老調、多點說教意味的過時語句。我們學會在超市採買時將食物來源看個仔細,習慣在預約用餐前先了解餐廳的經營理念,食材該要是「從農田到餐桌」(farm to table)才夠真實,烹調手法則必須吃得到食材原味,懂得在飲食裡頭欣賞世界的原貌——對我們而言,這彷彿已成再自然不過的習慣。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時間回到 18 年前,當米其林廚師 Gert-Jan Hageman 決定買下位於阿姆斯特丹東部 Watergraafsmeer 一座建於 1926 年、即將被拆除的植物園,Hageman 心中早已有「一間餐廳、一座溫室、一座蔬果農場」的藍圖。由 Studio Piet Boon 設計事務所規劃,將溫室分成用餐與種植兩個區域;在高闊的玻璃與鋼骨結構下,特意使用自然材質與黑、白、原木三色妝點內部空間,乾淨簡潔的線條,創造出現代優雅的用餐氛圍。天光每日順著時序變化,環境中的綠意隨季節改變容貌,溫室內的色調則永遠交由大自然決定。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De Kas」在荷蘭文中便是「溫室」之意,是世界上第一間真正以「從農場到餐桌」概念為主題的高級餐廳;將開放式廚房設置在餐廳中央,一旁即是供應食材的蔬果苗圃——在等待餐點的過程中,讓食客一窺食材的生長原貌。素淨的空間更能襯托桌上餐點的鮮活奪目,廚師們精湛的廚藝值得被細細欣賞,但 Hageman 更希望能藉此讓賓客的目光集中在食物與大自然上。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為供應餐廳所需,在這溫室餐館以及其位於貝姆斯特爾(Beemster)的農場,孕育著超過 100 種作物,包含各類蔬菜、水果與香草,彷彿任廚師運用的豐富色票,四季光譜上的不同色塊、風味重新被盛裝在容器中;夏天盡是檸檬黃、小黃瓜綠與莓果紅紫的新鮮色調,南瓜橘、葡萄紫、彩椒紅則展現秋意的豐厚層次,冬天則更顯深沉,只為等到春日裡的花朵與新芽又能再度在盤中爛漫。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從 2018 年起,Hageman 將多次被列為阿姆斯特丹前十名餐廳的 De Kas,轉交給兩位曾一起在城市裡同樣聲譽極高的米其林餐廳 Rijks 工作的年輕主廚 Wim de Beer 與 Jos Timmer, 創立初衷不變,他們帶著更大膽的理想,決定將傳統以肉食決定菜色方向的思維,改由以蔬食擔任真正要角。每週視作物收穫狀況調整菜單,每日早上採摘食材,中午與下烹調上菜。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看似以餐廳需求為導向的種植生態,到了新世代的手中,追求的是——「自然共生、永續共存」。正如 De Kas 對於自我的描述:「These are the riches our garden provides, and without the garden, De Kas wouldn’t exist.」 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 De Kas 選擇逆轉方向卻依然前行。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De Kas
Kamerlingh Onneslaan 3 1097 DE Amsterdam
Opening Hours: Lunch/ Mon-Fri: 12:00 pm-02:00 pm
Dinner/ Mon-Sat: 06:30 pm-10:00 pm
T: +31-204624562

Article/ Yu Lai.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 De Ka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