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而言,房屋代表什麼?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早在 20 世紀初期便主張「房屋是居住的機器」(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他有感於一戰後家中屋頂花草開始自由生長,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就此誕生,這使他質疑斜屋頂的功用,進而提倡發揮平屋頂的特性,在〈建築五點〉(Five Points of Architecture)中提出用平坦屋頂打造屋頂花園,以保護房子混凝土結構並創造更多空間,致力於讓居住在擁擠都市的人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以柯比意的理念延伸,澳洲建築團隊 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考量當代環境變化與趨勢,在雪梨一處寧靜的住宅區中,打造一棟帶有縝密設計思想、又巧妙與社區和諧共生的建築——「Welcome to the Jungle House」。這座運用大量回收材料所建造的獨特住宅,直白的命名令人會心一笑,現為建築團隊總監 Clinton Cole 與其家人的居所;設計核心全圍繞著永續、循環、共生與自給自足,不僅設置儲能與回收系統,更規劃出屋頂菜園和魚菜共生系統,揉合成一座街景、自然、花園、食物與能源皆共存共榮的住家。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氣候變遷的情況必須被扭轉,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必須實現永續發展。柯比意有句名言:『房屋是居住的機器』。而如果我們要在未來 100 年生存,房屋就必須是『維持生命的機器』。」——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建築前身原是一棟位於街角、年久失修的兩層樓建築,坐落於市中心的遺產保護區內,在看似寬廣的 90 平方公尺面積上,卻因建地為三角形而更顯挑戰。為了讓歷史街景得到妥善保護,設計團隊先將老化不穩的部分打掉、加強整體結構,再重現建築原本抹上水泥的灰磚牆面;原本的窗洞鑲上鏽化的框架,新窗洞則鑲上帶有光澤的白色鋼框,在維持不變的基底下,大幅增加外觀的層次與線條感。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建築後方擴建的新空間,外牆鋪上一整面的太陽能板,與原始的建築立面形成鮮明對比,在日照時間能充分獲取足夠陽光,達到有效發電、儲能的作用。底部最畸零的尖角處則作為車庫的出入口,並在緊鄰人行道的立面上安裝淺綠柵欄、種植小型果藤,供社區裡的鄰居自由採摘。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踏入室內,一樓由回收木材打造的螺旋樓梯流暢連結三層樓空間,讓有限的活動範圍獲得最大程度利用,加上每層樓牆面的窗戶,宛如一座採光井。寬敞的玄關安置了一張工作桌,桌旁的木門拉開則是一間可改為客房的小起居室,一扇超大型的木窗是空間亮點,窗戶上另開兩扇小窗,既可保護隱私又能維持室內通風。底部的車庫工作房備有電動車的電池儲能系統,斑斕色彩的車庫門,讓炙熱的戶外日光在室內映射成柔和色澤。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二樓規劃為私人空間如主臥、孩子房與廁浴,客廳、餐廳與廚房則位於三樓,無隔間的開放式格局讓公共起居空間一氣呵成,通透又明亮。考量防曝曬與涼爽通風的必要,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在這兩層樓增設以鋼架和木材打造的玻璃窗內牆,在建築原始的混凝土磚牆間闢出縫隙,成了種植各種綠葉植栽的花床,或是養育鱸魚的池塘空間;玻璃窗內牆除了引流、抽取熱空氣、降低炎熱感,也造就室內貼近自然、一片蔥鬱的生活景緻。

建築團隊在二三層樓增設以鋼架和木材打造的玻璃窗內牆,成了種植各種綠葉植栽的花床,或是養育鱸魚的池塘空間。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位於建築最狹窄區塊的主臥,底部的窗戶和一樓起居室的設計如出一轍,另一扇窗則開在不同方位,讓空間感更顯敞亮。孩子們的睡房相當具有巧思,實為兩間房拼組而成,中間以一扇摺疊木門分隔開來,遊戲時可打開相通,也可獨立為兩間臥室,作為友人來訪過夜時的客房使用。

主臥底部的大型木窗上另開兩扇小窗,既可保護隱私又能維持室內通風。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主臥位於建築最狹窄的區塊,卻因兩面不同方位的開窗而讓空間感更顯敞亮。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孩子們的睡房實為兩間房拼組而成,中間以一扇摺疊木門分隔開來。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低矮的座椅具儲物功能,亦是孩子們畫畫、玩耍、閱讀的區域;從座椅往窗外望去,一池鱸魚在長型水池裡緩緩游動——這是建築團隊的特意設計,鱸魚不僅可作為屋主一家自給自足的食物之一,水池的生態環境也提供屋頂農園水果和蔬菜所需的營養,建築極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在生活裡認識、思考並親身接觸循環生態與食物來源。

孩子們的睡房從座椅往窗外望去,可見內外牆間種植各種綠葉植栽的花床,以及鱸魚緩緩游動的長型水池。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孩子房外飼養鱸魚的長型水池。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三樓的起居空間延續著溫潤的木質色調,焦糖色的皮革沙發圍出客廳一隅,兩側落地百葉木窗將日光與內外牆面的花台綠意引入,宛若被茂密的叢林包覆。以回收木材打造的超長型中島作為視覺重點,讓廚房格局放至最大,不僅下廚、料理空間十足餘裕,也兼作大型餐桌,儼然成為凝聚家人的中心。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未經拋光的不鏽鋼、黃銅和鋁製金屬細節,和定調氛圍的混凝土與木材形成對比,隱隱散發的光芒替整體更添豐富的空間表情。一排薄薄的鋼片柱支撐著屋頂,以特定角度與建築邊緣垂直交錯,遮蔽熱辣的午後陽光,也讓室內在夏季能維持通透涼爽。隨著一天的時間流逝,百葉木窗折射出或明亮、或柔和的光線,在地板與牆面繪上深深淺淺的光影。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後方拉門區隔出戶外陽台,將街區的迷人風景盡收眼底,一張懸掛的鞦韆椅讓欣賞日出日落更多了份趣味。爬上可摺疊的梯子進入屋頂花園,一排排花槽床構築出整個屋頂結構,花槽床底部直接於下方的起居空間中裸露展現,成為廚房與客廳的天花板,營造出些許粗獷的工業風。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這座建築不僅僅美麗,還是一處能生產並儲存能源的空間,一種能回收、重複使用自己所產生的廢棄物的建築。」——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Photography/ Michael Lassman.

 一家人在花園裡堆肥廚餘殘渣,在花槽栽種豐富的蔬菜、水果與澳洲原生植物,設計團隊亦導入魚菜共生有機農法,讓植物成為一座天然的過濾雨水裝置,隨管線排進地下集水箱,再循環到二樓的魚池水培系統使用,而魚池廢水也能為菜園進行灌溉。待蔬果收成、植物逐漸抽高、長大,便宛如住宅的綠色頂帽,多種功能整合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環系統,實現養魚、種菜、自給自足的夢想,也展示出迷人的城市屋頂景觀。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從引入大量的綠植,裝設可調整開闔角度、適度引入氣流與日光的窗戶,再到魚菜共生有機農法的系統設置,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以精縝的設計與規劃,讓 Welcome to the Jungle House 悄悄模糊自然與人工的界線,增添日常通透明淨的舒適感,也讓屋主一家落實著城市田園的理想生活,以及與自然循環共享的理念,進而找到沉穩平靜的度日節奏。

Article/ Summer.
Photography/ Murray Fredericks, Michael Lassman & Ryan Ng.
Images Courtesy of CplusC Architects + Builder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維多利亞女王的指尖在澳洲墨爾本 Fitzroy 區點下一抹英式氣息,其中一座名為「Helvetia」的聯排建築坐落其中,自 1880 年代落成至今,這抹充滿時代感的色澤,分別在 1960 及 1980 年代為了出租而被劃分、增建得四分五裂;狹長陰暗的格局加上混亂的風格與動線,讓居住其中都成為一種尷尬又極不舒適的挑戰。

近期在 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的改建與修復下,才以現代主義的精練機能、澳洲的陽光與綠意,並揉合永續設計的實踐,再度替 Helvetia 上冠。不僅獲眾多建築設計獎項與提名,更讓屋主一家找回「家」的歸屬感,也在未來居住的型態中,定位出其極具代表性的位置。

設計團隊保留原本大門洋溢著 Federation Filigree 風情的門面與前庭。
將位於右巷側牆、因屋頂漏水導致損毀的空間拆除,並作為新的大門,讓屋內動線更為順暢。

有別於其他老屋翻新,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不僅保留原本大門走過一世紀、洋溢著 Federation Filigree 風情的門面,致敬建築的歷史,更以「重複利用」(reuse)為引,在 60 年代新增的量體中,也僅拆除因屋頂漏水導致損毀的空間,妥善運用其餘堅固的結構;除了減少修建過程的碳足跡,更藉此檢視整座建築的動線與格局,將這位於側牆中央、緊鄰右巷的空間作為新的大門,把動線核心與發散點重置於整體中點,並在其中構築出一座水池中庭。

新大門的金屬屏風後是水池中庭,巧妙運用挑高的格局帶進天光、水色與綠意。

作為整棟建築新面貌的起點,新入口設置具尖頂的白色柵欄門,呼應著整體的維多利亞風格。穿過這道高聳的金屬屏風,宛如踏進一片綠洲,一座水池滿佈睡蓮等水生植物,還能瞥見浮游於葉片下的魚兒。巧妙運用挑高的中庭帶進天光、水色與綠意,縮減室內以釋放內外隔閡,和日式建築改造常見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踏入室內,眼前的木製樓梯專為​​展示和儲物設計,開放式層板可供屋主擺放收藏小物,而台階內亦設有空間,拉開踏板化身為收納鞋子的抽屜;樓梯下方作為儲物間,將收納功能最大化,處處呼應著日式設計的應用巧思。

往左進入臥室,往右則通往結合廚房、餐廳與洗衣家務的起居空間,部分舊有牆面拆除,打造出通透寬廣的格局。機能齊全的木色系統櫃與中島,定調廚房與起居間的整體氛圍,一面魚缸鑲嵌在廚房櫃面,對應著玻璃窗外中庭玄關的魚池,水的氣息自此延續。另一側的洗衣家務區也設有大量收納,櫃門後方藏起洗衣與烘衣機,雜亂時還可拉起白色拉門,隔開待客的廚房與餐廳。

設有主臥、書房與多功能娛樂間的二樓,因中庭玄關而更顯通透、明亮。主臥旁設有大片露台,以彎曲的鋼網包覆,既可供藤蔓植栽蜿蜒攀爬,冬日裡也可替室內捎來明亮;一座螺旋梯可通往下方後花園,從窗外或露台望去,花園生命盎然的景致便收入眼底。

依循屋主對永續生活與花園綠地的嚮往,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共設置了五個不同的植栽區:舊門面的廊道前庭、新玄關的中庭、主臥室外的露台、廚房起居間外的後花園,以及舊車庫上方的菜園,將綠意自新玄關蔓延至整個住家。設有 BBQ  區的後花園中,多種花葉、灌木、地被與多年生植物,構築起豐富的層次與紋理,地榆、藿香、火炬花、天竺葵在不同季節綻放,展現出別具風情的時序樣貌。

而如今作為儲藏室的舊車庫上方,設計團隊替嚮往田園生活的屋主,開闢出一塊欣欣向榮的菜園。沿著螺旋梯而上,直筒型的玻璃門宛如科幻通道裝置,完好隔絕菜園的濕氣;圓弧形的金屬網架將菜園覆蓋,彷彿一座半戶外溫室,番茄、蔬菜、檸檬在花床上在恣意生長,既實踐屋主的城市田園夢想,也為巷道帶來栩栩生機。

舊車庫上方的菜園中,番茄、蔬菜、檸檬在花床上在生長,實踐屋主的城市田園夢想。

舒適與機能之外,Helvetia 以永續作為設計核心,屋頂選用隔熱材料並設置太陽能系統,窗戶也全選用雙層玻璃,減少夏季空調的耗能。而在後花園埋有 3,000 公升的水箱,可從屋頂收集雨水,作為澆灌花園與廁所馬桶用水,滿足生活部分能源的自給自足。

這座走過百年多的建築,見證著 Fitzroy 區歷史流轉的發展軌跡,如今在 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深思熟慮的修建下,揉雜時空與文化,溫柔與陽光、水和綠葉共生,形成自成一格的小型生態,更以靈活又充滿變化的空間體驗,引領屋主一家寫下新的生活篇章。

Article/ Moumu.
Photography/ Derek Swalwell.
Images Courtesy of 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清晨凝聚於葉片的水氣,午後搖曳窗間的樹影,徐徐夜風捎來的花香⋯⋯居住在水泥築起的城市叢林,若能以親密的方式與大自然綠意相伴,親觸土壤、種植、澆灌,感受時序潺潺遞進的軌跡,便足以療癒城市生活的疲憊身心。座落於和田生活第一個住宅建案「THE GREENHOUSE」屋頂的溫室花園,不僅是座綠意盎然的「植物圖書館」,更以「Farm-to-table」的概念,在城市裡闢出一片美觀與實用兼具的「可食用花園」。

依循「自然混栽」的方式,散發獨特香氣的羅勒、魚腥草、左手香、防蚊草、孔雀草、金錢薄荷、芳香萬壽菊,和四季中皆能自然生長的蔬果、花卉在溫室裡交錯共植;香草、辛香料植物成了天然的驅蟲小幫手,濃烈的氣味讓小蟲不再啃食葉菜,溫柔守護地瓜葉、玉米、番茄等嫩葉和蔬果。豐富多元的植物群讓土壤變得肥沃,不需人為的費心照顧,便能自然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態圈。

隨著春雨夏鳴、秋冬霜霽的四季交替,花園裡輪番描繪出迷人的生活景致;時日變化流轉帶來的豐收,更成為烹調時信手捻來的靈感,最終在餐桌上凝聚成飽含風味的料理。

春季|繁茂花葉暈染一室蔥鬱春色

逐漸回暖的溫度,讓在冬天凋零的植物再次進入生長期、重新開始冒出新芽,宣告著四季又一輪的循環更迭。

這幾日走進溫室花園,便能感受如森林繁茂的生命力,與孩子一起捲起袖子、蹲下身動手翻土或澆灌苗圃,觀察各種植物的新生週期,見證金桔樹、芭樂樹樹梢悄悄抽出嫩綠新葉,與一年四季皆常伴的韭菜、九層塔、迷迭香、白鳳菜、皇宮菜,交織出深深淺淺的蔥鬱。隨手將茂盛的香草與葉菜,清炒入菜或灑在料理中調味,便是一道道簡便又豐富的家常菜餚。

到了春天尾聲,藍莓枝頭懸掛上如鈴鐺般的討喜小花,芭樂樹旁的蔓性野牡丹也將迎來花季,開吐出粉嫩的淡紫色花朵,在一片翠綠中格外亮眼,讓溫室裡的春色更加明媚;無論採摘放入沙拉涼拌或妝點擺盤,皆是迷人的視覺與味覺饗宴。

夏季|一杯捻入香草的沁涼氣泡飲

陣陣熱浪襲來的夏天,溫室花房濃密的綠蔭卻讓人格外涼爽,撲鼻而來的香草香氣與植物芬多精,儼然是最天然的溫度調和劑。此時食用花園迎來最熱鬧的花季,月桃、茉莉、玫瑰、金銀花、魚腥草、皇宮菜、白鳳菜、芳香萬壽菊百花齊放,金桔樹、芭樂樹、百香果的枝頭也綻開朵朵白花。

四溢的花香與色彩,不僅勾畫出一年中最迷人的盛夏光景,也帶來令人驚喜的豐收;隨手採摘飽滿的木瓜,或將新鮮藍莓拌入優格,打成冰涼酸甜的優格飲,便是最當季的飯後甜點。米飯放入香蘭葉蒸煮,淡淡的芋頭香氣讓人想多扒一碗飯;端午節前後,也能用一片片釉綠的月桃葉包裹肉粽。

伴著午後日光,揉捏一把芳香萬壽菊、金銀花、土肉桂葉或檸檬香蜂草入茶水,在綠意盎然的溫室裡,偷得一段沁涼的午茶時光。

秋季|漫長時日滋養出的飽滿甘美

清明柔和的陽光伴隨徐徐微風,秋天裡的溫室花園開始著手植栽修剪,各種植物生長速度逐漸趨緩,因混栽長年生長的香料葉,讓農園即使步入涼秋卻也不寂寥。一株株親手耕植的果樹,在漫長時日的積累下,相繼結出令人期待已久的飽滿滋味。

秋老虎的餘溫讓部分植物的花期持續到早秋,土礫上遍地孔雀草的花朵,夕陽般的暖橘與秋季格外應景。攀爬在棚架上的蔓性玫瑰開出鮮豔的色澤,花謝後的野牡丹長出球形蒴果;碩果纍纍的芭樂打成新鮮果汁,或是烘成果乾也別具風味。黃燦燦的金桔結在枝頭,和黑糖、薑片、枸杞一起燉煮,養生又美味。

而夏末開始陸續結果的無花果,依然是秋季能繼續採收的食材,切塊佐葡萄乾和起司,或曬乾後和薄荷、鼠尾草泡茶——餐桌上觸動味蕾的當季秋食,盛裝著對自然的滿滿感激。

冬季|醞釀下一年度的豐收與期盼

濕冷的冬季,逐漸縮短的日照與低溫讓植物生長更為緩慢;所幸專用的植物燈補強植栽所需的光譜,讓溫室花園依然綠意盎然。芳香萬壽菊持續開出金黃的小巧花朵,蔓性玫瑰也依然綻放濃豔,妝點在餐桌上,悄悄點亮陰鬱黯淡的冬季情緒。

撥開頂樓高高的玉米田,小巧的玉米筍驚喜地抽出長鬚;土壤下,薑黃的根莖也迎來期待已久的採收,和蜂蜜、檸檬一起用熱水沖泡飲用,便能立即去除冷冽寒氣。棚架上一顆顆橘紅圓潤的番茄,加入四季皆有的辣椒,料理成熱辣的番茄麻婆豆腐;香氣四溢的月桃葉、迷迭香烤雞,或將魚腥草曬乾、和排骨或雞肉一起燉煮,都是冬日餐桌上暖胃又暖心的菜餚。

用一方花園田地,「THE GREENHOUSE」讓綠意蔓延進每日生活,留住四季帶來的生命力,賦予「家」的記憶豐沛的色澤與滋味——從農田到餐桌,從城市到自然,在生活裡如此貼近。

身處一個即時抒發速度極快,快到某一天似乎會超前事發時間點的時代,在真正抵達異鄉前,我們已滑過(也許是同一棵)櫻花樹五、六次,對點綴著綿綿細雪的山巒輪廓知之甚詳,即使如此,我們仍不知道當地牛羊會用什麼樣的表情面對各國旅人,不知道古城郊紅土牆在不同季節的濕度和氣味、穀物蓄勢待發的姿態、在磚造小屋火爐邊聽的故事會有多精采,也不知道草木香在空氣中飄散的規模,或是用在地時鮮煮的晚餐會香得多醉人。

如果能用最自在的姿態緩緩地摸索這些未知,該有多舒適?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南部小鎮阿爾圖斯里德(Altusried)的 ROSSO 農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阿爾卑斯山的蒼翠映襯著色澤略淺的草地,彷彿被曬褪了色的典雅小屋隨機點綴其上。乍看之下是一派典型的德式田園風光,但選址在總人口未破萬的小市鎮上,ROSSO 想藉由空間傳達的思維,自然不只有單純的歸真返璞;相反地,他們希冀遠道而來的異鄉人或說著相近語言的近鄰,都能在此度過飽滿而愜意的時光。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ROSSO 的故事要從對「家」的追尋開始說起。創辦人 Lisa Ruehwald 和 Christian Mueller 是一對夫妻,嚮往著城市裡難以追尋的田園生活。幾年前的一次度假旅程裡,對這座被野生花園包覆的老農莊一見鐘情,毅然決然地買下搬進這裡,動手翻修這已存在 200 多年的建築。為了不破壞群山環繞、質樸清新的鄉村景致,兩人盡可能保留下農莊的原始氣息,邀請當地工匠以傳統手作技法修繕,改建成兩人開啟平靜生活的新居所。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被拆除的老舊樑柱、地板、屋瓦,重新加工改造成置物架、門板等家具,部分舊木材也巧妙轉變為空間裡的牆面與妝點;裸露的石灰泥牆、古樸的老物件,融入 Lisa 與 Christian 對日本侘寂美學(Wabi-sabi)的鍾情,在光影舞動下帶著些許「不完美」卻淡然的質地。宛如將作家 Richard R. Powell 的詞句「nothing lasts, nothing is finished, and nothing is perfect.」細緻縫入,調和成豐沛溫暖的大地色澤,襯出老農舍度過漫長時光的歲月感,以及貼近土地、自然的韻味。

Photography/ Wim Jansen &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我們想創造的不是豪華飯店,而是庇護所。 “

2020 年 Lisa 與 Christian 將農莊的穀倉改建為渡假旅宿,並以農莊陶紅色的外觀命名為「ROSSO」(義大利文「紅色」之意),在純粹的傳統場域裡安置現代文明的便利,打造出三間度假寓所。最小的 La Bella 便擁有 68 平方公尺、挑高屋頂的寬敞格局,適合獨自旅行的旅人,或是享受兩人世界的情侶。由木匠手工打造壁龕上下舖凹室以及雙人床的 La Famiglia,可容納 4 人的小家庭;懸掛於橫梁上的鞦韆吊椅,無疑是孩子們也不捨離去的小天地。位於穀倉南面的 La Grande 能容納 4 位成人,90 平方公尺的遼闊格局安置著兩張雙人床,以及德國第一高峰楚格峰的壯闊美景。每間寓所都設有全套廚具、獨立浴缸、淋浴間與一個小陽台,甚至還貼貼心提供登山探索用的後背包。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穀倉的底層設置了一個能讓旅人彼此交流的場域,並賦予一個相當令人會心一笑的名字——「無窮工作室」,一張可聚會也可工作的長型大桌,一個能多人共同作料理的廚房,讓旅人能伴著壁爐的光火,靜心閱讀或談天閒聊。同時在農莊裡附設一個小雜貨店,提供當地合作的小農食材、飲品,以及農莊自產的有機雞蛋(蛋來自農莊裡時時可見、隨性散步的雞)。但最特別的設施,莫過於Lisa 與 Christian 以木材打造的桑拿浴池,在一天的山中健行、探索森林後,足以療癒、鬆弛緊繃的身體。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這裡沒有無窮無盡的選項或方案,只有按照自身韻律度假的豐富可能性。

「在遠離塵囂的每的瞬間,好好放鬆休息。」是 ROSSO 推薦旅人的首選消遣, 但不羈和地主之誼並不衝突,他們也推薦旅人隨登山嚮導(正好是住在隔壁的鄰居)健行一趟、深入森林採松露和蘑菇,或沿著蘊含多瑙河水氣的山谷信步穿過古樸村莊,往返在瞬息萬變的自然與近乎恆常之間,為正在進行的作品尋找靈感也好,潛心把人生長河的涓流細細想過一遍也不錯。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倘若自覺當下的行動力介於 ROSSO 推薦首選和起身遠遊之間,在農莊裡的香草花園內披著晚霞烤食佳餚,或是跟幾隻松鼠結交情誼,也不失為充滿樂趣的難忘回憶,「大家可以穿睡衣走出房間,直奔橡木長桌旁吃早餐、品飲本地釀造的濃郁紅酒(或淡啤酒與黑啤酒,任君挑選)。」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Photography/ Wim Jansen.

”「生命蘊藏一道異常龐大卻也平凡的謎⋯⋯也就是時間。」——《默默》(Momo),Michael Ende. “

引用德文奇幻經典《默默》的段落,Lisa 與 Christian 以 ROSSO 為每一縷進入山城的緣分下了註解:「我們都知道一個鐘頭可能恍如永久,也可能如露亦如電,端看人們如何運用罷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本質。」文學是遠山亦有指引作用,當 ROSSO 期盼旅人用獨特故事和笑聲薰染房舍,如此誕生的這個地方,自然會在與每一寸生命互動的過程中醞釀出質地分外透亮的時間吧!

Photography/ Wim Jansen.

ROSSO
Oberhub 3, 87452 Altusried, Germany
T: +49 8373 4670322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Lisa Ruehwald & Wim Jansen.
Images Courtesy of ROSSO.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鄉村小路邊,一間灰白的小賣所座落在偌大的庭院裡,櫥窗內的甜點各個別緻而搶眼,與老舊田園風格的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卻和諧地散發出歐式愛情電影裡才有的唯美柔和。位於泰國暖武里市的咖啡廳 The Barn Brasserie 以「Grab & Go」為經營理念,在路旁搭建起小型販賣店鋪,提供路過的客人或是慕名而來的旅人帶走一杯咖啡、一份甜點。

地處曼谷近郊的暖武里市,有別於大城市的車水馬龍,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來到暑期的渡假鄉間,寬廣的道路旁錯落著寺廟與農村式住宅,每戶人家皆用著自己的方式妝點家園。隱身其中的 The Barn Brasserie 共有兩棟建築:一座寬敞的穀倉,以及原本用來作為園藝棚架的小屋。可愛討喜的外觀,讓它足以成為下一個熱門打卡小店。

兩位店主 Aui 與 Pam 在曼谷經營知名的鄉村風咖啡館 Wood Cafe——Aui 是 Wood Cafe 的主廚與料理設計總監,而身為烘培師的 Pam 則因為曾在泰國航空行銷背景,也同時身兼旅人的旅程規劃與地陪。The Barn Brasserie 是兩人合作的第二間店,同樣以木質田園為空間主調,和四周蔥鬱的景致氛圍更貼合,兩人對它的期待也遠多於咖啡館。

以「穀倉」作為靈感來源並替小店命名,源自念舊的兩位店主對姊姊的回憶。五年前退休、大半輩子都在木廠工作的姊姊,讓 Aui 與 Pam 愛上木材並挖掘其中的可塑性;兩人在姊姊工作的木廠搜集各種新舊木材,從零到有築起 The Barn Brasserie 的穀倉建築。仍在持續整修中的大穀倉尚未正式對外開放,Aui 與 Pam 將其規劃為結合餐廳、工作室與舉辦活動用的場地,除了不定期舉辦烹飪、烘培、園藝與生活手工藝 workshop,每一至兩個月也會設定各種主題舉行特別的晚宴活動。

而由園藝棚架改建而成的外帶咖啡小屋,保留原始大片菸草乾木牆面及竹籐門窗,再刷上白漆、拋光修繕,擺上家具和裝飾,以及 Aui 與 Pam 的放置各處的園藝工具,一個迷人的咖啡館/烘培小廚房便這麼佇立於街角。雖是提供外帶服務,但在咖啡小屋與穀倉建築間的空地,兩人也親手種植多棵樹木、擺放許多桌椅,供來訪的人坐坐休憩、曬曬太陽或躲在綠意之下的陰涼。大片灰白碎石子路面與周遭的蒼翠樹叢格外襯托,日常看似相近的綠在這裡變得清晰可辨識,飽滿而亮眼的白、粉花朵則像甜點上的裝飾配料,替各個角落點綴上不同生機。

田園風格帶來的自然與純粹,不只從暖武里市的街道蔓延至店內氛圍,也隨著 Aui 與 Pam 的手藝被帶入餐飲中。除了一般咖啡店常見的咖啡選項外,The Barn Brasserie 也有許多以桃子、檸檬片製成的水果茶、單品豆與柳橙汁結合而成的冰咖啡,都適合在泰國炎熱的天氣裡品嚐其複雜但清爽的風味。

甜點同樣以水果為主題,在加入莓果醬製成的蛋糕體上,撒滿乾乳酪再擺幾顆新鮮草莓,或以甜桃和柳橙共同製成水果塔,抑或是巧克力泡芙與金桔的搭配,亦有新鮮烘焙的馬卡龍、瑪德蓮及司康等適合讓旅人帶上路的糕點。每當店員將當日甜點從穀倉的廚房中端出,佐以 Aui 與 Pam 在周遭栽種的羅勒、薄荷、迷迭香、鼠尾草等香料,宛如被精心設計及呵護的展品。

遠離市區塵囂,在距離首都僅 20 分鐘車程的泰國鄉間,The Barn Brassarie 所提供的不僅僅是被用心對待的食物及咖啡,更是一個能讓人在匆忙步調裡,暫時歇下腳步的過站。僅僅只是路過,也能找到一個自然舒服的姿態,品嚐並感受生活的片刻愜意。

The Barn Brasserie
49/15 Sala Klang, Nonthaburi 11130, Thailand
Opening Hours: Sat-Thu/ 09:30 am-05:00 pm

Article/鄭媛心.
Images Courtesy of The Barn Brassari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提到加州,多數人會想到陽光明媚、類地中海型氣候的洛杉磯或聖地亞哥,但住在南加州的梅子,所處的地區是盆地型沙漠氣候。極度炎熱的盛夏限制當地的種植條件,在貧脊的土壤與環境中生活,梅子以「料理人的角度」基於對手中食材知根知底的渴望,將原本草木不生的後院,打造成四季產出多樣蔬菜、豐富了餐桌的「小伊甸」,「Farm to table」的生活方式以及順應時節的飲食習慣,已經成為梅子一家人的生活型態。

沙漠雖然生長季節短,卻有三個適耕期,梅子自學、摸索挑選短期成熟的品種,利用「作物輪耕」有計畫性地延長採收期,每年挑選表現好的植株留存種籽,在自然進化下成為更適合在地生長的品種。種出「像市場裡外觀完美的蔬果」並不是自耕的目的,貼近食物產地,透過耕植建立與大自然的連結,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如今梅子家的餐桌,也隨四季輪轉而有不同風貌。在〈梅子的「farm to table」日誌:夏秋兩季耕種的豐饒餐桌〉裡,她分享了小菜園夏秋兩季收穫的各式瓜果與料理;在這冬末春初時節,這次則與我們分享當季的料理風景。

冬|用時間漬釀出蔬果的豐厚滋味

氣溫驟降,夜間到達零下,今早到小伊甸巡視採收了一批櫻桃蘿蔔,越冷越發清脆甜美。這一季種了幾個不同品種的櫻桃蘿蔔,最喜歡的就是紅白相間名為French Breakfast的品種,出土時清麗,盤內也耀眼,吃起來水嫩香甜、微微辣味,佐松露油跟海鹽生吃,好銷魂!

而沙漠的冬天乾冷、艷陽,不做點什麼對不起自己,來人吶,蘿蔔曬起來咧!曬得一簍蘿蔔乾用醬油、糖、麻油、蒜頭、辣椒略煮後醃漬幾週,這兩天開封賞味,真是香辣爽脆。我偏愛待久出筋的老蘿蔔曬出的蘿蔔乾,咀嚼時清脆咔嘣聲響可是會震耳欲聾。

入隆冬後採收血橙,切開果然見到如紅寶石般的瑰麗,肯定不會忘記做幾瓶珍貴的糖漬橙皮。反複燙煮、刮洗、浸泡、熬煮,廚餘居然幻化為食物,重生後的橙皮鮮明透亮、清香襲人,製作麵包點心或閒暇甜嘴消磨皆宜。感嘆很多美食發明之始,都是因為對於手中食材不離不棄的那份執著與珍惜!卻也讓我們在任何青黃不接的時節,都能吃到最純然的自家菜。

春|鹽漬花筍與可食繁花的飽滿風味

春暖花開,是小伊甸一年之中最有趣的時節,也是每年我最在意的農務時刻,後院的菜園生機勃發。冬季蘿蔔豐收後留下的蘿蔔葉是令人期待的滋味,葉片柔嫩少刺的直接清炒、炊飯;葉片粗澀的先鹽漬、晾曬、又或者製成泡菜,而後再接續用來拌炒燉煮,鮮香度濃縮加倍。

從庭院裡隨手採摘七種蔬野菜,像是白蕪菁、鼠麴草、洋車前、鵝腸菜(繁縷)、蒲公英、油菜苔、野灰藜……再以白米、糙米、或大麥粒為底煮羹作粥,即是古漢習俗的「春吃七菜」(在日本稱「七草」),為一家帶來新一年的好兆頭。過了立春便到了花筍季,花筍又稱菜花或花苔,就是葉菜的花與梗。趁著剛打苞尚未老化前即時採摘,飽滿的花莖汁水充足,既清甜、又有口感。

年初種下的馬鈴薯、胡蘿蔔、香菜也在菜園裡默默地開花,滿園子香菜花、蔥花、胡蘿蔔花等。常覺得香菜開花時很美,結籽時更美、還有那呈現放射狀細小白花球的胡蘿蔔花,微風中擺動著,非常優雅、柔美,讓人很難聯想它原是有點天然呆的橘紅根莖蔬菜。我經常寫稿寫累了,就走到院子裡胡搞一番,採摘蔬菜剛開出的花朵插瓶,這些蔬菜花卉不但可以裝飾餐桌風景,也可以幫剛出爐的起士蛋糕妝點春漾色彩,總讓心情美美的。

會特別讓香草及蔬菜開花,最大意義是保持園內生態的平衡跟永續。因為我深信能在春天提供昆蟲、動物棲身繁衍的處所及所需食物,帶來生態的完整循環是有益於土壤與環境的。而植物的完整生長循環期,還能夠激發、儲蓄土壤中特定的養分,增加表土中微生物的繁衍數量。而續留的種籽則會一代代進化,逐漸變得更加適應當地氣候,讓「吃在地」又有了更深的含義。

Article/【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Images Courtesy of【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彎繞外雙溪旁道路,成列樹群在日光中颯颯搖曳,拾階至五樓,走進景觀建築設計師吳書原家中,明亮採光彷彿戶外的陽光、微風都絲毫不減地來到這家中。從客廳走到大餐桌旁,吳書原與三個孩子正聚集在桌前玩耍、太太在偌大廚房備食,孩子們繞著餐桌、廚房中、客廳、頂樓屋頂花園,跑上跑下。少了隔間,多了更多家人的互動與空氣的流通。

「我選房子會先看週遭的樹群與環境。」吳書原這個位於五樓與六樓、背山面溪的老宅,其前後棟距大、綠意成群,遠處有外雙溪的溪河在前方淺淺過彎,他決定將牆面能打掉就打掉,讓窗戶變大,戶外的自然條件自然而然能牽引入內,而風能自然而通透地吹拂著,頂樓屋頂並打造出一方擁有台灣各原生植物的綠意花園。

野裡四季更替的生態圈

他神采奕奕帶著我們到六樓圍繞在建築外緣的ㄏ型花園。放眼所見,開粉白花的九芎、生三角楓、普賢象櫻、紅花檵木等在日光中枝枒開展。他說,台灣既是蕨類、蝴蝶王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五種氣候帶的國家,植栽群像極廣,擁有最豐富的生態資料庫。特殊的雨水涵養與地氣,光是南北向就有不同植栽帶。

吳書原在英國學到「野裡有花園、花園裡有原野」,認為植物應適地而種、四季輪替,因此捨棄非自然的人造花園設計,改以不施肥、不拔草的荒野地景,減少耗能耗力。「這花園擁有上百種原生與外來種參半的植物群,我喜歡高、中、低的複層植物栽種法,創造出天然防禦機制,蜜蜂、蝴蝶、鳥類飛來,物競天擇能協助去除病蟲害。」

四季更替的優勢讓他期許創造出更饒富趣味的花園,「未來,我會在花園裡繁衍所有原生種。」此屋頂花園也透過各種方式療癒家中成員;每日,太太會採幾株迷迭香於醃漬雞腿肉送入烤箱,又或者佐以樹葡萄釀醋倒於瓶中,加入芳香萬壽菊、檸檬馬鞭草、檸檬片,一家人也喝進了每一季純淨自然的新鮮滋味。

當初在打造這個屋頂花園時就架高花園地板防水層來帶入空氣、隔絕熱使樓下降溫、減少開關冷氣。再以廢棄建築物敲碎的水泥塊搭配軟石鋪平,創造廢材的第二春,也讓雨水可以自然回收讓地面保水。此外,頂樓建物的屋頂以兩斜板交錯、成排開窗引進對流與日光,淋浴地板都能速乾,無形省能減碳。

除了對植物的想法外,他認為「生態建築(Ecology Architecture)」其實人人皆應該實踐。「人類若能搭配植物、善用自然取代日常耗能,便能永續。他理想的生態綠建築代表是他在花博的未來四口之家設計:在搭蓋時,不砍掉任何一棵原生物種,順應環境把房子搭構起來。房屋結構用夯土牆,將混凝土的使用降至最低,即使夏天室內對流仍維持23-24度;使用零污染建材,以可再回收利用的木頭、夯土為主;架高地板下有空氣對流,利用雨水回收作為植栽澆灌;花園裡種植可食性物種,支持日常飲食所需。

未來,他希望自己能踩回土地上,在田間種菜、就地新鮮烹煮。如此回到人與自然的真實互動,每個人都能走進屬於自己獨到的ECO Life。

「You are what you eat.」 曾經蔚為風潮的這句話,翻作中文大概是「吃進嘴裡的食物,決定了你的樣子」。跨越千禧年來到將近 20 年後的今天,幾乎已成為有點老調、多點說教意味的過時語句。我們學會在超市採買時將食物來源看個仔細,習慣在預約用餐前先了解餐廳的經營理念,食材該要是「從農田到餐桌」(farm to table)才夠真實,烹調手法則必須吃得到食材原味,懂得在飲食裡頭欣賞世界的原貌——對我們而言,這彷彿已成再自然不過的習慣。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時間回到 18 年前,當米其林廚師 Gert-Jan Hageman 決定買下位於阿姆斯特丹東部 Watergraafsmeer 一座建於 1926 年、即將被拆除的植物園,Hageman 心中早已有「一間餐廳、一座溫室、一座蔬果農場」的藍圖。由 Studio Piet Boon 設計事務所規劃,將溫室分成用餐與種植兩個區域;在高闊的玻璃與鋼骨結構下,特意使用自然材質與黑、白、原木三色妝點內部空間,乾淨簡潔的線條,創造出現代優雅的用餐氛圍。天光每日順著時序變化,環境中的綠意隨季節改變容貌,溫室內的色調則永遠交由大自然決定。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De Kas」在荷蘭文中便是「溫室」之意,是世界上第一間真正以「從農場到餐桌」概念為主題的高級餐廳;將開放式廚房設置在餐廳中央,一旁即是供應食材的蔬果苗圃——在等待餐點的過程中,讓食客一窺食材的生長原貌。素淨的空間更能襯托桌上餐點的鮮活奪目,廚師們精湛的廚藝值得被細細欣賞,但 Hageman 更希望能藉此讓賓客的目光集中在食物與大自然上。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為供應餐廳所需,在這溫室餐館以及其位於貝姆斯特爾(Beemster)的農場,孕育著超過 100 種作物,包含各類蔬菜、水果與香草,彷彿任廚師運用的豐富色票,四季光譜上的不同色塊、風味重新被盛裝在容器中;夏天盡是檸檬黃、小黃瓜綠與莓果紅紫的新鮮色調,南瓜橘、葡萄紫、彩椒紅則展現秋意的豐厚層次,冬天則更顯深沉,只為等到春日裡的花朵與新芽又能再度在盤中爛漫。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從 2018 年起,Hageman 將多次被列為阿姆斯特丹前十名餐廳的 De Kas,轉交給兩位曾一起在城市裡同樣聲譽極高的米其林餐廳 Rijks 工作的年輕主廚 Wim de Beer 與 Jos Timmer, 創立初衷不變,他們帶著更大膽的理想,決定將傳統以肉食決定菜色方向的思維,改由以蔬食擔任真正要角。每週視作物收穫狀況調整菜單,每日早上採摘食材,中午與下烹調上菜。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看似以餐廳需求為導向的種植生態,到了新世代的手中,追求的是——「自然共生、永續共存」。正如 De Kas 對於自我的描述:「These are the riches our garden provides, and without the garden, De Kas wouldn’t exist.」 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 De Kas 選擇逆轉方向卻依然前行。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Image courtesy of De Kas.

De Kas
Kamerlingh Onneslaan 3 1097 DE Amsterdam
Opening Hours: Lunch/ Mon-Fri: 12:00 pm-02:00 pm
Dinner/ Mon-Sat: 06:30 pm-10:00 pm
T: +31-204624562

Article/ Yu Lai.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Piet Boon & De Ka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居住在南加州的梅子,將原本草木不生的後院,打造成四季產出多樣蔬菜、豐富了餐桌的「小伊甸」,「Farm to table」的生活方式以及順應時節的飲食習慣,已經成為梅子一家人的生活型態。

提到加州,多數人會聯想到陽光明媚、類地中海型氣候的洛杉磯或聖地亞哥,但其實我居住的城市偏偏是夾在中間的盆地型沙漠氣候!盛夏時極度炎熱的氣溫限制了當地的種植條件,幾乎能媲美吐魯番窪地的困境。在貧脊的環境中生活,我開始想嘗試種菜,純粹是以「料理人的角度」基於對手中食材知根知底的渴望,就如同釀紅酒前得先學會種葡萄一樣;沒想到這樣的起心動念,居然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觀察著附近農田的動態,從農民們備耕播種的節奏中,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家菜園的規律性;多元品種的蔬果不僅豐富了餐桌,也解決了食材缺乏的難題,更帶給我源源不絕的料理靈感。想當初剛到這園子時,除了圍牆,就是黃砂,一根草也沒有。從翻書、繪圖的紙上談兵,到經歷無數次的造景、翻墾每寸角落,數不盡的耕植與汗水,才有了菜園「小伊甸」現在的風貌。

沙漠雖然生長季節短,卻有三個適耕期,於是我學會挑選短期成熟的品種,利用「作物輪耕」有計畫性地延長採收期,每年挑選表現好的植株留存種籽,在自然進化下成為更適合在地生長的品種。種出「像市場裡外觀完美的蔬果」並不是自耕的目的,貼近食物產地,透過耕植建立與大自然的連結,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如今,一年四季無論什麼氣候條件,小菜園總能變出時令蔬果直達我家餐桌,通常園裡盛產的各式蔬菜如小白菜、京水菜、小松葉、羽衣甘藍……就夠吃上好幾天。每日清晨送孩子上課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到菜園巡一圈,而每天的煮食方式也是「順從小菜園的賜予」來思考菜色,天賜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有時興致一來搬出鑄鐵鍋,隨手在花園裡拔香草、蘑菇,撒上蒜鹽,就這樣滿足「野炊」之癮。

「Farm to table」成為我和家人的生活型態,春夏園中各種葉菜、香草、食用花卉源源不絕,桌上必少不了自家曬的花茶、各種鮮嫩的綜合蔬果沙拉;秋季南瓜盛產期,早餐必備南瓜口味的馬芬、麵包、饅頭上桌;而冬季採收蘿蔔、芥菜,院子裡不忘曬著幾筐蘿蔔乾,廚房內也一定會有好幾瓶正在發酵或醃漬的蘿蔔、酸菜、雪裡紅,用盡辦法最大程度延長院裡所產蔬果的享用期。四季的蔬果繁衍,讓我們全家可以豪氣共享最新鮮豐收的每日料理。

夏|消暑好個瓜

天氣暴熱的夏天,根本無心庖廚,每日飲食胡亂打發,但氣溫驟升的好處就是小伊甸的蔬果們長得飛快,各種夏瓜、番茄、無花果紛紛出爐,帶著綠色條紋品種的櫛瓜,植株更是兇猛地長至半個人的高度。我們家非常依賴櫛瓜,當地美國市場的蔬菜選擇很少,夏季更是,這也是小伊甸這季節少數尚有收穫的作物。

除了櫛瓜,還嘗試成功種植了台灣的澎湖絲瓜和瓠瓜,梅子家就經常上演「消滅瓠瓜大作戰——手擀瓠瓜豬肉餃」。我們的水餃一向渾圓,屬於料多實在的大餃,多虧手擀皮的極佳彈性把內餡如數兜住。瓠瓜即使粗壯如臂卻仍然鮮嫩,外層厚肉用來刨絲包餃子、瓜瓤切塊用來煮鍋甘甜的小排骨湯,一丁點也不浪費。

此外,也會將盛產的小番茄製作成油封番茄,將番茄拌上檸檬百里香、迷迭香、蒜瓣、海鹽、胡椒、橄欖油,全部丟烤盤,之後裝瓶慢慢吃,沾麵包、做義大利麵、拌沙拉、搭佐肉類,都美味無比。炎熱的夏季,冰箱裡這罐噴香微酸的番茄絕對是主婦之寶呀!

秋|各色南瓜大舉進攻餐桌

八月九月的小伊甸相當忙碌,閒置了整個夏季的庭院百廢待興,這個季節是秋耕培土的重點期,得在秋涼前把菜圃備好,才能接續幾個月供應不缺的自家蔬菜。每日節奏緊湊的除草翻土、修整灑水系統,絲毫不敢躲懶懈怠,畢竟這裡的耕種佳期稍縱即逝。

每年一入秋,完全無法抗拒各色南瓜大舉進攻餐桌!我對於秋冬盛產、奇形怪狀的大小南瓜極度缺乏自制力,將自家菜園的出產隨置在家中各處桌面妝點,也會不時端出各種黃燦燦的南瓜料理。如果沒吃到南瓜,就會感覺年尾有事情沒有完成啊!

其中我最喜歡栗南瓜(Kabocha),甜糯甜糯的口感,讓這個亞洲品種的南瓜近年來在美國也大受歡迎。通常我會把整顆南瓜連皮蒸熟,再將籽瓤挖除、果肉分裝,接續應用在料理中,製作麵食甜點等隨時上桌。或是事先處理好南瓜泥,加點現磨肉荳蔻、蘋果泥、一小匙蜂蜜,搭配帕瑪森起司、蝦夷蔥細末,快速做出我最愛的濃湯;又或者與棉花糖混合南瓜泥做成簡單抹醬,帶出南瓜奶香與清甜,塗抹麵包或作餅乾夾餡,都非常好吃。

Article/【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Images Courtesy of【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身為手搖飲王國的台灣,一杯飲料附上塑膠吸管與塑膠杯袋看似是固定組合,但隨著環保署近幾年管制塑膠袋與頒布吸管限用令政策,大家注意到逐漸高升的友善環境議題。友善環境有多種方式,近年餐飲產業興起從食物著手的發想,台灣如「七喜廚房」(現改名為「明日餐桌」)、荷蘭如「INSTOCK」,便是試圖解決、減緩剩食議題。而遠在歐洲的柏林,FREA 則將永續生態這件事看得同樣嚴肅,從塑料、剩食、有機、碳排放量等習習相關的環節出發,開設了柏林第一家植物性飲食與零浪費(Zero-waste)餐廳。

位於柏林精華地段 Mitte,綠意盎然的環境與長型的木頭餐椅,空間呈現的樸實溫暖氛圍看似與一般餐廳無異;但從生產環節再到食物回收等各層面,FREA 都有更獨特的理念與堅持。考量到外包給其他廠商生產,便會增加運送時的碳排放量,因此餐點從酸麵包、沙拉、義大利麵、榛果飲到含有益生菌的健康飲料如康普茶(Kombucha)、水克菲爾(Water Kefir)等,都是在店內手工發酵與製作。

嚴選自地方上的季節性作物,FREA 與有機農場直接合作,並盡量使用裸包裝運達,減少一次性包裝材料無謂的浪費。菜餚上桌,顧客品嚐完後,廚餘不會進倒垃圾桶而是進到後台的專業化肥箱中,經過 24 小時的分解與沈澱,廚餘搖身一變成為富含天然肥料的土壤,並於下次送貨時回饋給農商,成為下一批滋養蔬果的土壤。如此的過程,完成一個完全天然的有機循環。

除了食材之外,店內的裝潢及傢俱也有永續利用的痕跡。擁有產品設計背景、身兼營養顧問的創辦人 David J. Suchy 表示,「在打造餐廳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有很多塑料包裝。我們將這些塑料搜集起來,送到可分解的公司再將它們重新利用。像是牆上這幅畫,便是從 15 公斤的塑膠製品改造而成的藝術作品。」

牆面為有機塗料的牆面,桌椅擺設則來自二手傢俱,空間內的所見所觸,都成為貫徹零浪費理念的細節;而懸掛在吧台上方的米白色燈具,則是來自英國卡地夫設計品牌 Tŷ Syml,利用蘑菇的菌絲體(Mycelium)研發而成燈罩。菌絲易與其他材質結合的特性,設計團隊結合木糠、啤酒粕(Brewery spent grain, BSG),再經過 5 到 10 天後融合成此種輕量又強韌的新材質;而生產過程也是百分之百天然,即使破損無法使用也能作為堆肥,與 FREA 強調的永續再造理念非常契合。

店內不定時舉辦講座,環繞著生態永續、零浪費議題的理念交流;而工作坊則讓參與者實踐如何在植物性飲食的限制裡,依然能創造出有趣又美味的料理。David 以清晰的理想前進,與團隊創造了 FREA,用食物傳達出對生態的關懷,我們也不妨時刻提醒自己,視為理所當然的便利或許製造了資源浪費與地球能源的無效犧牲。即使是一小步,但從微小的意識水平改變開始,未來的環境一定能因此有點不一樣。

FREA
Torstraße 180, 10115 Berlin, Germany
Opening Hours: 06:00 pm-10:00 pm

Article/ Marissa.
Photography/ Oliver Tomlinson.
All Images Courtesy of FRE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