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手搖飲王國的台灣,一杯飲料附上塑膠吸管與塑膠杯袋看似是固定組合,但隨著環保署近幾年管制塑膠袋與頒布吸管限用令政策,大家注意到逐漸高升的友善環境議題。友善環境有多種方式,近年餐飲產業興起從食物著手的發想,台灣如「七喜廚房」(現改名為「明日餐桌」)、荷蘭如「INSTOCK」,便是試圖解決、減緩剩食議題。而遠在歐洲的柏林,FREA 則將永續生態這件事看得同樣嚴肅,從塑料、剩食、有機、碳排放量等習習相關的環節出發,開設了柏林第一家植物性飲食與零浪費(Zero-waste)餐廳。

位於柏林精華地段 Mitte,綠意盎然的環境與長型的木頭餐椅,空間呈現的樸實溫暖氛圍看似與一般餐廳無異;但從生產環節再到食物回收等各層面,FREA 都有更獨特的理念與堅持。考量到外包給其他廠商生產,便會增加運送時的碳排放量,因此餐點從酸麵包、沙拉、義大利麵、榛果飲到含有益生菌的健康飲料如康普茶(Kombucha)、水克菲爾(Water Kefir)等,都是在店內手工發酵與製作。

嚴選自地方上的季節性作物,FREA 與有機農場直接合作,並盡量使用裸包裝運達,減少一次性包裝材料無謂的浪費。菜餚上桌,顧客品嚐完後,廚餘不會進倒垃圾桶而是進到後台的專業化肥箱中,經過 24 小時的分解與沈澱,廚餘搖身一變成為富含天然肥料的土壤,並於下次送貨時回饋給農商,成為下一批滋養蔬果的土壤。如此的過程,完成一個完全天然的有機循環。

除了食材之外,店內的裝潢及傢俱也有永續利用的痕跡。擁有產品設計背景、身兼營養顧問的創辦人 David J. Suchy 表示,「在打造餐廳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有很多塑料包裝。我們將這些塑料搜集起來,送到可分解的公司再將它們重新利用。像是牆上這幅畫,便是從 15 公斤的塑膠製品改造而成的藝術作品。」

牆面為有機塗料的牆面,桌椅擺設則來自二手傢俱,空間內的所見所觸,都成為貫徹零浪費理念的細節;而懸掛在吧台上方的米白色燈具,則是來自英國卡地夫設計品牌 Tŷ Syml,利用蘑菇的菌絲體(Mycelium)研發而成燈罩。菌絲易與其他材質結合的特性,設計團隊結合木糠、啤酒粕(Brewery spent grain, BSG),再經過 5 到 10 天後融合成此種輕量又強韌的新材質;而生產過程也是百分之百天然,即使破損無法使用也能作為堆肥,與 FREA 強調的永續再造理念非常契合。

店內不定時舉辦講座,環繞著生態永續、零浪費議題的理念交流;而工作坊則讓參與者實踐如何在植物性飲食的限制裡,依然能創造出有趣又美味的料理。David 以清晰的理想前進,與團隊創造了 FREA,用食物傳達出對生態的關懷,我們也不妨時刻提醒自己,視為理所當然的便利或許製造了資源浪費與地球能源的無效犧牲。即使是一小步,但從微小的意識水平改變開始,未來的環境一定能因此有點不一樣。

FREA
Torstraße 180, 10115 Berlin, Germany
Opening Hours: 06:00 pm-10:00 pm

Article/ Marissa.
Photography/ Oliver Tomlinson.
All Images Courtesy of FRE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作為泰國的首都及經濟中心,曼谷一直是多元文化的交會之處,因為各國人口眾多,當地景觀也隨處可見外來文化的影響,日本區、韓國街、中國城等地區循著時光的牽引,結合泰國本土民情,形成了難以取代的文化榮景。而這一份「多元」如今也大幅地體現在當地的店家風格中,無論是俄羅斯的皇家風情,或是中國風的巷弄街景,皆在此立地叢生,綻放蓬勃的生命力。

落點於曼谷中國城的心臟地帶,鄰近華藍蓬中央車站(Hua Lamphong)的一條巷道,名為 Soi Nana——原為巷弄的名字,今已成為一個街區的代稱。區域內普遍為住宅用地,後因中國城內的房價比商業區要來得實惠,意外地吸引許多新潮的青年到此創業,新式的酒吧、咖啡館及藝文沙龍紛紛在古舊的老街上開張,更替古樸的地區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

位在 Soi Nana 巷道入口處、隱身在鮮花與攀藤妝飾之後的一間小店,在老舊的街道中看來不甚起眼,但這間結合花房與咖啡館的 Oneday Wallflowers,卻是促使此地旅客絡繹不絕的原因之一。建築前身是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住宅,在店主兼建築師的 Nattaphat Suriyakhamphol 巧手改造之下,如今已成為了新潮的休憩空間,佇立在社區之中,展示著迷人的生活畫面。

推開被花草及綠植淹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花房,滿室鮮花之中,只見幾位店員正專注地包裝、整理花材。Nattaphat 在改建時將一樓的空間隔出兩房,一間作為今日的花房使用,除了打造大面積的牆櫃來收納專業器具,也特別裝設冷藏系統使花材保持新鮮;較深處的一間則是身兼花藝師與花房創辦人 Nattaphat 自己本身儲藏材料與辦公使用的空間。延著店員的引導,步上角落的旋轉樓梯,延梯而上,則是香氣瀰漫的咖啡館。

建築二至三樓的結構尤其有趣,空間扇形一般自樓梯的四周展開,彷彿也預告著這「向上」的過程,即將開啟的一趟視覺旅行。銅製的咖啡吧台「Mod bar」,紅銅的光澤微微反射在咖啡壺表面,一躍成為古老建築中的吸睛焦點。吧台背板更拼貼上燒製成色的木頭,佐以手繪的世界地圖,用咖啡香帶領來訪者一同深入曼谷慵懶的日常。若與朋友一同前往,便能沐浴在暖洋洋的日光中閒話家常;若是隻身前往,也不怕尷尬,一邊咬著吸管一邊觀察咖啡師的沖泡過程,也是有趣的午後光景。

「我們的花藝作品都是自然而奔放的樣貌,就像從花園或野外隨手汲起一束束花草。」——Oneday Wallflowers

後方玻璃窗內是個遠看也令人著迷的座位區,在日照下發光,乍看如同露天的角落,實際上卻是個如溫室般的室內空間;而無論是建築裡的哪一層樓面,都能見到 Nattaphat 以花草施展的巧思。建築裡高高低低的樓梯層次、玻璃與花葉光影的錯落,隨處懸掛而下的植栽、花藝器具,盡是迷人而無盡的維度。在老舊氛圍裡瀰漫著自然囈語,仿若這座建築從落地初始,便該是生成如此;不規整、不完美,斑駁而時不時可見落地花葉,但隨性以手指框起,皆是詩意的畫面。

三樓的空間則像是一座空中花園,除了配置露台座位,更特別在此打造一間玻璃屋,陽光通過半透明的屋頂,在周圍的綠樹、花葉中隨機穿梭、交疊,也讓空間充滿濃厚的鄉村氣息。2018 年初,屋頂酒吧 Wallflowers Upstairs 在策劃之下誕生,精緻的花卉佈置一如往昔,再用木板搭建成簡易的吧台,配上復古風格的桌椅及裝飾,靜靜的等待人們的造訪,以曼谷的景致為下酒菜,浸淫在優雅閒散休閒時光之中。

走一遭隱於喧鬧城市的秘境,更準確地說,我們好似誤闖了一個友好、充滿魅力的陌生人的公寓,環擁著新漆與舊漆層層堆疊的牆面,不自覺就放鬆下來,只想靜靜凝視其中蔥蔥鬱鬱的植栽及錯落的老物,探索店內各個角落的獨特美景。某個瞬間,感覺自己置身在大型的溫室當中,陽光熱暖,夏風颯爽,花香四溢,面前放著一杯冰涼的咖啡,也許這就是屬於曼谷——一種貼近理想生活的熱度。

Oneday Wallflowers
31-33 ซอย นานา Pom Prap, Pom Prap Sattru Phai, Bangkok 10100
Opening Hours: 10:00 pm-08:00 pm
T: +66-94-661-7997

Article/ 曾勻之.
Images Courtesy of Oneday Wallflower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Anything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is already in the great book of nature.”

——Antoni Gaudí i Cornet

對於「自然」兩字的聯想,是高低錯落的弧度,或是柔軟有機的線條;然而,有別於多數人們這對「自然」的印象,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則以稜角分明的線條切割、組合成一棵大樹的樣貌,在東京搭建出「Tree-ness House」。曾在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事務所工作八年的平田晃久,鍾情於盤根錯節的樹木結構,細數一棵樹的根、幹、枝、花,以及那些依附於樹上的地衣、昆蟲、鳥類、動物。這對樹的鍾情、對其中著迷的生命細微之處,平田晃久透過 Tree-ness House 一一展現。

組成建築的基本量體為一個個方形,再從中分成三個元素:盒子、皺摺與植樹。細看建築的細節,有如切開盒子的邊緣,沿著切線邊緣向外翻折,讓量體好似一方綻放的花朵,並在折角所創造出的塊狀空間內放入植栽,一個個量體便簡單完成。

而 Tree-ness House 整體便是一幢由數個量體單元組成的城市樹屋,用綠植及花葉填充量體間留白的曖昧空間;樹枝交錯間,容納了許多鬱鬱蔥蔥的生命力,也創造出室內的獨特空間感。混凝土建造而成的建築外觀,搭配上外翻的白色階梯及窗沿,在蜿蜒的綠意中,成為街區裡生意盎然的風景。


如同一棵樹的成長需要歷時多年,Tree-ness House 也花費多年時間而完成。擁有三間藝廊的屋主,由其想要打造一處別於一般畫廊的潔白展廳;經過多年討論與規劃,平田晃久最終設計出這棟擁有錯綜格局的城市樹屋,一樓為藝廊,上面七層樓則規劃為住家空間使用。


仿若都市中的一棵大樹,Tree-ness House 用錯置的量體模擬伸展的枝葉,運用留白空間容納生活於其中的生命。在這棟充滿細節的建築中,不管是自窗簷垂落的植物,或是居住於內的人們,皆將日常起居託付在石灰色的縫隙;呼吸吞吐間,生活於是伴隨著有機與生命意象靜靜展開。

Article/ Ting.
Photography/ Vincent Hecht.
Images Courtesy of Akihisa Hirata Architecture.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隨著世界不斷現代化,城市彷如諸多可能性、夢想、理想生活樣貌指向的耀眼交集,有設想周到的無形思維,或有型設施順應大眾需求而生,大部分時候能滿足感官,唯獨難測天候總是令人無奈。

越南位於熱帶氣候區,中部的順化又是最多雨的城市之一,選擇在此定居的一個小家庭,便以建築和設計化解居住環境和大自然間的衝突,將建築事務所 Limdim House Studio 和自宅結合成 「Jalousie House」(百葉窗之屋),採用精巧的花格磚牆、沿建築立面而生的植栽和大膽出奇的室內外細節,層層堆起一家三口在這座城市中愜意地生活,安然迎接、善用每一種天色的居所。

2020 年落成的 Jalousie House 建築主體一如左鄰右舍,有著越南市區常見的狹長形狀,因此先天面臨採光和通風不足的風險。於是建築團隊將百葉窗的原理化為建築靈感,除了自由縮放尺寸置入所需之處,也轉化建材和開闔形式,用單一概念的多種變形交錯重疊,騰出氣流和光線流動的餘裕,準備好適時地遮風避雨。

Limdim House Studio 大膽地從正面突破,將二樓朝西的街道面打造成形似經摺裝的大片實心量體,分別在正面、側面鑲上窄窗,不僅確保室內隨時享有適量的自然光,創造空中花園的基地,亦造就獨樹一幟的面貌。在缺少腹地的房屋正後方,則矗立著一堵機能性的屏障,造型精緻的潔白花格磚有著粗針織的質地,如纖維般交織成瓦楞狀系統,隨時分流逝的軌跡,在屋內不同位置映射形狀迷人的光影。

多功能的百葉窗概念不僅體現在戶外,也化為室內的造形亮點。從一樓上行的階梯是一片片接近楔形的獨立木板,搭配金屬彎折而成的別緻扶把,視覺效果通透輕盈;二樓餐廚空間和辦公室間的隔牆上,則鑲著一片片垂直的活動式木板,可供自由調整開啟角度和範圍。呼應佈滿戶外的自然風情,室內裝潢也不走冷硬的簡約路線,以色澤溫暖的磚塊、表面帶有紋路的木材為基調,再加入富含想像力的細節。例如連接二、三樓的內梯,便用三根一組的木段搭配有著大幅段差的水泥塊上,樸趣的組合宛如積木。

大量的綠色植栽宛如天然空調,將空氣淨化、冷卻再引入屋中,同時減少輻射熱並阻絕雨水。從一家人的起居和工作空間,到小孩玩耍成長的房間,無論身在哪一層樓,透過玻璃落地窗望出去,都能飽覽薰染清新氣息的綠意。

在森森綠蔭中閱讀,與三五好友小聚,在親手打造的工作室內為更多人設計理想住宅,親子相伴在草地上玩耍⋯⋯ Jalousie House 像是城市中的奇幻樂園,將各種珍貴時刻收攏在家屋中,為日常賦予驚喜迭出的風景,也見證一個家庭如何以最好的方式面對每一種境遇。

Article/ Rachel.
Photography/ Quang Dam.
Images Courtesy of LIMDIM HOUSE STUDIO.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座落於印尼雅加達 Taman Villa Meruva 街區裡,一座名為「The Guild」的建築吸引著路人的目光,這是由當地建築團隊 Realrich Architecture Workshop(RAW)打造,結合住宅、建築事務所與 Omah 社區圖書館的空間。近期在創辦人 Realrich Sjarief 的帶領下,重新將 The Guide 翻新、擴建,除了原本各空間的格局與動線上的調整,更增設了一間牙科診所、如同小藝廊的展示廊道、小書店,未來也計畫著新增一間社區咖啡館——Realrich Sjarief 試著運用建築作為方法,落實著與在地社區的互動、連結。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翻修後的多功能複合式建築,建築團隊重新命名為「Guha」,而樣貌改變最多的工作室則取名為「Guha Bambu」;這源自梵語中「洞穴」的詞,同時也是戰神 Kartikeya 的別名——Sjarief 期許 Guha 能成為一個讓人永不停止探索的空間。整座建築共有地上三層和地下兩層,修建過程共分為兩個階段,由不同時期的工匠們齊力完成;建築團隊藉由不同結構與建材相互嫁接,打造出一個充滿實驗趣味又綠意盎然的舒適空間。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Sjarief 曾在萬隆理工學院學習建築,在小鎮工作一年後前往新加坡,也曾在倫敦知名建築事務所 Foster+Partners 工作,後來至澳洲雪梨攻讀都市規劃的學位。旅居各國的經驗替他帶來建築設計上的新視野,尤其在整合系統與技術上有很大的轉變。以 Guha 內部的景觀為例,以讓人能充分休憩的「公共公園」為出發,種植的多以容易照顧的植栽如緬梔為主,強調「自然的開放空間」,抹除「刻意的設計」。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隨時間過去,團隊在 Guha 裡增設許多減少熱能排放的細節:規劃一方水池,同時引入幾種可作為食材、藥材的藥用植物與藤蔓,讓攀爬其中的錯落綠意增添陰涼感,降低溫度的同時亦自然營造出愜意角落,替庭院的整體輪廓增添一抹幽古又充滿生命力的氛圍。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建材的部分則可視為建築團隊在材質上進行的一場實驗,運用共計九種建材,包含混凝土、鋼鐵、金屬、木材、石材、玻璃、塑料、石膏灰泥與大量的竹材。值得一提的是,竹材在 Guha 本身是別具意義的存在,在事務所重新打造的工作室 Guha Bambu 外觀便可見一斑。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Sjarief 以印尼文化中 Barong 面具臉孔作為靈感,打造 Guha Bambu 的正面,呼應著他在峇里島度過的童年,以及島上盛行的 Barong 演出。竹子過去在印尼十分盛行、是被廣泛運用的建材,但在近代鼠疫爆發後(世界第三次鼠疫疫情直至 1960 年代才結束)就極少再使用,因為竹子相互交錯的的空間縫隙,容易讓老鼠通過而助長鼠疫。但經由多次實驗,Sjarief 也將這問題迎刃而解——藉由第三方門檻的設置,將竹間的空隙封住以提供屏障,並用建築膠將其沾黏牢固;Guha Bambu 也因此得以運用竹材的優點發揮靈活性,創造出嶄新的線條,營造出如同錯落竹林的樣貌,讓整個空間多了分驚喜與趣味。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nest Theofilus.
Photography/ Ernest Theofilus.

Omah 圖書館也是此次改造的重點之一,在牆上設置更多書架空間,也擴增書店及藝廊區域;另外也規劃了作為講座的空間,用於接下來與建築有關的各類型講座與交流。思索著建築在未來的新功能與不同發展的可能性,建築內各個空間多半擁有至少兩處的進出口,動線與佈局相當靈活;流暢、通透、可變化運用的設計,也將公共與私人領域畫分開,保有隱私時也不讓建築本身顯得封閉。另外,考量到當地熱帶氣候的時常悶熱感,建築團隊將門窗向南開放、並在西側關閉,使微風能自然進入,並在室內循環流通,有效減少冷氣的使用。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綜觀整體,Guha 不只在設計與建材上有所突破,對空間的未來規劃也有縝密、開放性的思考。Sjarief 正逐步計畫著更多的微型項目,像是工作坊與咖啡店的結合等等,也持續以當地工藝出發——不僅透過建築設計實際給予在地工匠更多發展空間,也期許能在印尼創造出建築業間的循環生態系統,相輔相助。

Article/ Tiffany.
Photography/ Eric Dinardi & Ernest Theofilus.
Images Courtesy of Realrich Architecture Workshop.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江戶時代以來成立逾 300 年的白井屋飯店(白井屋ホテル),位在過去以絲綢盛名的群馬縣前橋市,是當時許多日本顯官及文豪所喜愛的聚集之地。隨著時間流逝,曾改建過的建築逐漸老舊,無法迎合現代人的住宿條件,伴隨當時市中心的衰退,2008 年遺憾歇業。廢棄大樓沉寂了許久,近年在前橋市活化再生運動的推動下,邀請知名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改造這四層樓的建築,並與當地地方創生團隊共同進行,期望由「水、綠地、詩意」融合成新的前橋市,打造出城市裡一處擁有綠丘的飯店。

Photography © Shinya Kigure.

建築團隊將飯店分為舊建築 Heritage Tower 與新增的 Green Tower 兩主體,其中 Heritage Tower 原有四層樓的中間樓板、天花板全都拆除,讓原始建築的混泥土結構完全裸露。而改建也並不止於建築設計的發想,白井屋亦與世界各地藝術家合作,期待將飯店轉化為城市裡設計與藝術的新據點。自外觀遠遠便能看見擅長運用文字短句、符號作為表達方式的美國藝術家 Lawrence Weiner 文字作品,踏進室內進入接待區,前台牆面的石牆紋理材質與侘寂氛圍的光線溫度,巧妙烘托出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的藝術作品「海景」。

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的藝術作品《海景》。Photography © Katsumasa Tanaka.

「第一次見到這棟建築,我便想著如果能將地板都移除,創造一個中庭作為飯店大廳、但同時也是半公共空間,那應該會很迷人。像是這座城市裡的小客廳,讓人們來這裡相聚。」——藤本壯介 

Photography © Katsumasa Tanaka.

自然光線從窗戶進入一樓中庭遼闊的開放空間,藝術家安東陽子(Yoko Ando)的紡織掛毯從上而下懸掛於牆面,緩和建築結構的冷冽線條,豐富整體視覺;阿根廷藝術家 Leandro Erlich 以 LED 打造作品《Lighting Pipes》,沿著樑柱之間貫穿樓層,替空間帶來無限延伸的光感層次錯覺。大量綠色植栽環繞其中,將這作為飯店大廳的格局,描繪出宛如室內庭院的一隅。通往各樓層客房的樓梯多層次交錯著,讓旅人置身其中便能感受空間裡各種角度與變化——無論是前進的深度或是不同方向的延伸重疊,都能產生有趣的視覺與空間的奇妙感受。

Photography © Katsumasa Tanaka.
阿根廷藝術家 Leandro Erlich 作品《Lighting Pipes》,沿著樑柱之間貫穿樓層。Photography © Katsumasa Tanaka.
Photography © Katsumasa Tanaka.

除了一般房型,白井屋共有四間由設計師與藝術家發想的主題房。「The 2725 Elements」由義大利建築師 Michele De Lucchi 打造,運用日本傳統建築使用的木瓦片與木條作為靈感,共計 2,725 塊木瓦、木片環繞其中,既作為房型的隔間,也讓木條間穿透而出的光影交織迷人的輪廓。

「The 2725 Elements」。Photography © Shinya Kigure.
「The Jasper Morrison Room」。Photography © Shinya Kigure.

同樣運用木材為元素,英國設計師 Jasper Morrison 設計的「The Jasper Morrison Room」則宛如一個木箱,呼應著他知名的「超平凡」(Super Normal,直覺、不引人注目、不強調過多的裝飾,卻不可或缺)設計概念,以木板全包覆的空間,暗藏一面能直接俯瞰中庭綠意的落地窗,也能以木製百葉拉門來保持隱私,房內也放置 Jasper Morrison 設計的 Fugu 單椅,讓整體空間更為舒適。

創作出中庭燈管藝術裝置的 Leandro Erlich 也替白井屋設計了同名房型,以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中所描述的僅見水管的「阿蜜拉城」(Armilla)為概念,房內許多傢俱零件皆以金屬材質水管形體設計。而藤本壯介本人也設計了其中一間房,由植物與米白色傢俱共同演繹,妝點其中的綠意呼應著前橋市再生運動「Where Good Things Grow」的理念,打造出適合旅人休憩放空的自然舒適空間。

「The Leandro Erlich Room」。Photography © Shinya Kigure.
「Sou Fujimoto Room」。Photography © Shinya Kigure.

旅館主入口的開放式通道也通向白井屋後方延伸新建的 Green Tower——與其稱之為建築,Green Tower 更像是沿著斜坡形成如同小山丘地形的住房空間,坡地上皆為綠色植被所覆蓋;沿著樓梯而上,便能通往芬蘭桑拿浴的休息處,以及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裝置展的小木屋。嵌入綠丘裡的客房設有切入斜坡的陽台,旅人自不同的高度眺見的景緻皆不同,但都能沉浸在這片綠意中。

Photography © Shinya Kigure.

伴隨前橋市的活化再生運動,耗時六年的白井屋旅館改建,也重新替此地注入美好的新芽氣息;讓城市裡的綠丘旅館成為人來人往的街道中最迷人的畫面,旅人能在光線與綠意之間穿梭交流,也讓四季顏色成為最美的風景。

Article/ Stella Hsu.
Photography/ Shinya Kigure & Katsumasa Tanaka.
Images Courtesy of Shiroiya Hotel.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