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炙熱的海港城市高雄,一棟隱隱閃爍金屬光芒的現代三合院,彷彿取了一些水的色澤,波盪在低調的銀灰色外牆;無論熱浪如何拍打,總泌不進這二代四口同堂的隱密天地。

這座由台灣設計團隊 HAO Design 好室設計打造、名為「Modern Tiânn」(臺語「埕」的發音)的住宅,透天厝的輪廓當代俐落,屋簷卻唱著三合院曬穀香的一撇彎,替硬朗的外觀注入一抹柔軟;波形柔和的銀灰金屬浪板,結合粗獷木紋的仿清水模塗料,尋常的建材拼組出嶄新面貌,細節之處展現衝突又和諧的建築表情。

搶出的戶外空間為 Modern Tiânn 闢出一樓前庭與後院,內縮的室內不僅邀入採光,更為家增添呼吸的彈性。玄關與客廳的過渡,以一結合鞋櫃、電視櫃等收納功能的複合式家具作為隔屏;寬廣的空間依循屋主對中性與金屬調性的喜愛,磨石子地板任由孩子們奔跑玩耍,時而綴以木質、沙發皮革的色彩,平衡空間的稜角;高低落差區隔出廚房與餐廳,不銹鋼的色澤呼應著鋁製燈具的幾何。

現代極簡的設計筆觸,賦予五感得以喘息的留白,拓展著生活的機能性;整體乍看剛硬的風格,轉頭目光卻被眼前的家樹埕景吸引——大片落地玻璃窗,框著一幅宛如日式庭院的取景,這是屋主對住家的期望:一塊能陪著孩子種植野菜、坐看四季的園地。設計團隊以傳統三合院的「埕」延伸發想,把「埕」搬進透天厝的核心,藉由空間縮退與開窗引進日光,描繪出一塊隱密卻明亮的綠地。在這夢想萌芽的土地上種下一棵種子,如今已長成一株拔高大樹,樹梢鳥兒來築巢,溫柔的情意渲染其中,凝聚著一家人的感情。

「埕」一旁座落一間兼客房用的和室,低矮的如畫窗景增添一分靜謐禪語,端著茶香憩坐軟墊,俏皮、小巧的露營單品又帶出一抹童趣的躍動。餐廳後方一座陳列上板植物的後花園,點亮狹長型的室內格局,讓建築底部也洋溢著陽光和綠意。

走過開窗與挑高的二樓樓梯,是一片任由孩子與家人自由使用的留白空間,一組桌椅使其自成開放式書房。主臥室的窗框住對街樹梢的綠,澡間望外,亦是「埕」裡穩固溫柔的婆娑樹影,暖流中放鬆身體,心也隨扶疏伸展;孩子們的房間則跳著明亮的色彩,適宜地溫暖灰調空間。

沒有對家的操持,就沒有家的溫暖調性和舒適,有別於常見的頂樓或戶外曬衣場,設計團隊在二樓闢出一小巧露台,以最臨近睡房的距離,規劃出最便利的洗衣、曬衣動線,免去日復一日、跑上跑下的磋磨,省去繁瑣的勞動和時間的浪費。三樓的外廊空間,信仰將於此播種,預留為未來的神明廳。從前後兩處的露台眺望,一邊是明媚街景,另一邊則是「埕」裡家樹綠油油的樹頂——家人在樹下玩泥植花,織就一幅美好的生活風景。

從零開始的現代三合院,以金屬的冷光、清水模的內斂、傳統屋簷的曲度,讓西方的極簡與東方的禪意完好交融。這座展現屋主性格的 Modern Tiânn,我們能在其中嗅到一絲台灣在地文化的氣習,亦能見當代翻轉傳統以及未來世代的綿延,不變的是陪伴家人成長、傳繼的碧綠家樹,在高雄的太陽下,隨著凝聚的親情澆注,在「埕」裡穩固扎根。

Article/ Moumu.
Photography/ Hey! Cheese.
Images Courtesy of HAO Design.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隨著都市中的公園與綠地愈來愈少,孩童得以盡情玩樂、休憩的空間銳減,在這偌大的都市叢林中,一個能讓孩子全心全意感受一草一木的空間會是什麼樣子?山中的森林小學不足為奇,但能將森林、生態乃至土地教育的場景安放在城市,卻著實不容易。坐落於高雄左營的「森生 Kidfolk」自然藝術共學教室,一個陪伴學齡前孩子體驗生活、認識自我的空間,便是這麼一處療癒又天馬行空的所在。

森生 Kidfolk 「人」如其名,是一處以孩童為中心,鼓勵盡情玩、放膽想,透過五感藝術、手作與音樂等探索課程,讓孩子們能在自由遊戲中創作、學習,感受土地與文化的全台語藝術教學空間——聽來或許夢幻,這裡卻與人們認知的「幼兒園」大不相同。由台灣設計團隊 Hao Design 好室設計打造,森生 Kidfolk 以老屋為載體,捨去常見的童趣馬卡龍配色,反以淡雅的色系、自然的材質襯底,將空間中的大量留白,還予孩子們小手打造的畫作、掛飾與雕塑品,宛若一座溫暖樸實的「小畫家藝廊」。

踏進以石為地的玄關,採石場餘料混合稻殼拼貼出的磨石子地,輕盈描繪出懷舊、自然的肌理。推開以石為門把的大門,日光四溢的接待空間映入眼簾;一座室內的小小鞦韆任孩子坐上來回擺盪,低矮的小桌是孩子們翻閱童書、繪本、聊天的場域,宛如走進一間溫馨、迷你的小客廳。主理人收藏的新舊家具傳遞著溫潤質感,對映著孩童運用撿拾而來的枯枝落葉、石頭果實親手製作的手工藝作品,在日光的照射下顯得神采奕奕。

以音樂、舞蹈等大肢體課程為主的活動教室,特意設置三種燈光情境,是孩子們以身體創作的主舞台,除了必要的家具與一席小帳篷,其餘的教學用品全藏進乍看如牆面的折門後。另一側的米色圓弧拉門後方,小廚房隱身其中,是孩子們的用餐空間也是烹飪教室,暖黃色調燈光下,如同回到家中般親密。

設計團隊以「無限探索空間」的切角規劃格局,劃分出接待區、活動教室與創作教室三個區域;猶如童話般的拱門串起不同的室內空間,孩子每一步的來回穿梭皆上演著生活劇場,不但玩得不亦樂乎,更以童趣視角打破既有的「教室」框架。

創作教室則留給孩子一個相對白淨的空間,幾張桌椅和收納櫃劃分出不同的學習區:探索光和物體關係的燈箱遊戲桌,擺滿各種天然材料製成的貝殼沙鈴、米沙鈴、落葉響袋、水杯琴與空靈鼓等樂器的音樂區,以及透過積木模型訓練肢體協調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建構區。

書籍、教具和創作媒材則以開放式收納的方式陳列於觸手可及層架上,不僅方便孩子隨手拿取,還可自由擺放自己的陶藝與毛線作品——藉由美學教育的培養,在倒、舀、穿、揉、捏、壓等小動作中,將妝點與打理空間的權利交還給孩子。

室內並非森生 Kidfolk 唯一的舞台,接待區窗外延伸而出的戶外庭院,是城市成長的孩子最觸手可及、也最珍貴的自然百科全書。焦黑的燒杉板凝聚著空間感,一棵曾守護一間小書鋪七年的紅花玉芙蓉,在主理人溫柔的承接下安身庭院,自此一起守護孩子的成長。設計團隊將樹幹、木條、空心磚等二手回收素材,巧妙打造出一座遊樂園,二張電纜線圈蛻變成的矮桌,漂流木改裝的小水槽,紅磚與木屑砌成的小土堆……捨去成人墨守成規的定義,成為激發孩子無盡想像力,同時玩樂、學習與感知的道具。

深受義大利瑞吉歐式教育啟發,森生 Kidfolk 深信每個孩子皆充滿潛能、才華,揉合台灣在地台語教育與豐富的自然百態,期盼能成為與孩子們一同挖掘新事物、建構知識,與勾勒美好生活的載體與夥伴。而 Hao Design 好室設計則以輕盈、溫潤、又充滿樂趣的設計,讓這處空間正如其名——Kidfolk,是一首輕快又獨樹一幟的民謠,也是一幅童真、寫意的生活想像。

Article/ Cinny.
Photography/ Hey! Cheese.
Images Courtesy of HAO Design.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在年平均氣溫 30 度上下的小城市,什麼樣的居住環境不只友善環境,對人而言也是最理想的棲身之所?2010 年出版的《藍色經濟》一書提倡「零廢棄」,作者 Gunter Pauli 曾直言不諱:「大自然根本不懂得『浪費』,全世界只有一個物種會做這種人見人嫌的事,那就是人類。」活在資源大致無虞、視便利為理所當然而非幸運的時代,「零廢棄」的目標乍看難免令人聯想到接近原始的生活方式,即使有著如此良善的意圖,卻也不知該從何處實踐。

實際上,除了在每個當下杜絕廢棄物以外,倘若在現存物質老舊到行將入土前找出適得其所的解方,這股循環不息的韻律反而更容易融入生活。位於墨西哥梅里達城,由工業倉庫搖身一變為兼具交誼、辦公和居住功能的 Casa La Bodega(又稱 The Cellar House),正是從未來推動宜人當下的例子。

猶加敦半島上的梅里達鄰近墨西哥灣,當地有大型瑪雅古城遺址烏斯馬爾(Uxmal),典雅脫俗的風格自 8 世紀流傳至今,不僅為城市鋪就一層素淡底色,也在後世改造建築環境時化為提示,遙遙指引邁向下一輪太平盛世的方向。Casa La Bodega 前身用作於倉庫、工作坊兼活動場地,挑高結構得天獨厚,業主原先欲改造成招待所,在地建築團隊 Taller Verde Arquitectura 把握機會介入,秉持舊建築再生的設計哲學,使一度凋敗的偌大建物不只重生,還長出更厚實的生態意識,輾轉變成一座獨特的住宅。

建築師對準廊道開通大片窗戶,當自然光自西方流瀉而入,室內遂成為光的容器。過去一片荒蕪的戶外空地冒出茂密綠意,將大面積曝晒打碎成林隙間的晶亮,也與屋頂上的隔熱材料共同扭轉悶熱的不適感,在這座終年濕熱的城市裡,為房屋賦予調節溫度的珍貴能力。

為了多方轉化廢棄物,原有的輕量型鋼樑經過一番乾坤大挪移,將空間不著痕跡地劃分得當,保留恰到好處的工業氛圍也油然流露。為了營造開放式的遼闊空間感,建築團隊巧妙以植栽區塊取代了隔間牆,交誼廳、廚房、餐廳、書房與運動場環繞著室內池塘分布畫出動線,形狀方正的格局非但不呆板,反而與高低錯落的生機構成共生關係,築出一座小型的室內自然生態。

越過線型庭園銜接而成的蓊鬱屏障,私人起居區域則由臥室、衛浴和更衣間組成;質地粗糙的塗料中和了公、私之間的視覺溫差——無論走過何處,身旁風景都充滿溫和的新意。

隨著空間功能和氣氛流轉,從原倉庫拆除的零件並未黯然退場,有些重製為門板、有些結合新材料製作成獨一無二的檯燈;即使是在實驗室的耐用度測試中被評為廢料的水泥圓柱,也將如今的空間妝點得個性十足。屋頂的南向斜面上安置著太陽能板,住宅周圍亦設置雨水搜集、循環利用的灌溉系統,以友善環境、順應大自然的設計,落實環保永續、節省能源效率與降低碳足跡,也讓身處其中的生活、感官舒適自宜。

建築領域的零廢棄實踐蘊含類似舞蹈的節奏,是變換著思維原地踏步的藝術。在持續擾動空間、衡量現實之間,Casa La Bodega 待所有已存在的物質一如初生,藉此減少拆除和重建過程產生的碳足跡——一棟準廢墟建築,遂恢復了蔥鬱生機。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Manolo R Solis.
Images Courtesy of  Taller Verde Arquitectur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Images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 Hotel Gahn.

自 1860 年代開始,在泰國攀牙(Phang Nga)掀起的錫礦熱潮,吸引了大量中國移民前來當地礦場工作、定居。這些移民接續著 15 世紀開始便在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印尼群島孕育的「峇峇娘惹」(與當地原住民通婚、混血的跨文化後裔,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滋長出族群融合色彩的獨特文化。

座落在攀牙的 Hotel Gahn 便與這段歷史有著深刻的淵源。飯店主理人 Piyatawat 的曾祖父 Gong(即中文祖父之意),在百年前從中國渡海到馬來西亞半島,因有著一手好廚藝,在船上擔任掌廚的總舖;抵達攀牙後成為當地錫礦場礦工,在此落腳、成家。對料理的喜愛讓 Gong 後來也成為礦場的廚師,並開設了一間供應小食的雜貨店,當地居民與礦工親切地稱他為「Juumpo」(即總鋪、廚師);而他混合中國與泰南文化、生活習慣以及滋味獨特的料理食譜,就在家族裡流傳下來。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身為家族第四代的 Piyatawat,自豪著血脈傳承的峇峇娘惹文化,並依此奠定 Hotel Gahn 的獨特定位,將家族記憶、歷史與生活方式,整合在飯店的食與住裡。負責設計操刀的 Studio Locomotive 建築團隊,於正式設計之前拜訪了 Piyatawat 的母親,將她分享的家族故事、當地文化、她所穿戴的古董金首飾配件與蠟染布圍裙,化為飯店設計的靈感;從動線規劃、材質的選擇與處理,細節之處展現著當地傳統建築的特色與峇峇娘惹的色彩,並以符合當代生活的形式重新詮釋。新舊間交疊著令人回味的痕跡與風格,也替這座古老之城注入一股歷史與新生的混搭魅力。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五層樓的 Hotel Gahn 隱身於線條剛硬的入口之後,兩層樓高的鋼製門面描繪著巨大的拱門輪廓,是以傳統「下舖上居」的街屋「五腳基」為靈感轉變而來;建築的外立面以漆上不透明黑色塗料的寬闊木板覆蓋,巧妙隱藏建築物中延伸出來的各種管道,優化了天花板的視覺高度,也讓建築外觀與工業風格的鋼製入口大門互為呼應,營造出強而有力的氣勢。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進入飯店內,接待處、咖啡廳和餐廳空間彼此相連成通透、寬廣的格局,黑色粘土磚地板搭配令人放鬆的暖色木製家具、蠟染布坐墊,讓建築內外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對比氛圍。沿著側牆排列的展示櫃,以藤編裝飾門片、傳統五金手把說出了年代感,櫃中的裝飾物皆來自飯店主理人家族的收藏:從前礦場工人使用的便當盒,傳統手繪陶瓷茶壺、收納罐,大大小小、陳舊的工具與縫紉機等等……宛如瞥見家族過往生活的日常,靜靜訴說著故事。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一樓包含小巧的 Gahn Cafe 咖啡廳和 Juumpo Family Recipes 餐廳,尤以 Juumpo Family Recipes 餐廳最為知名,供應著傳承超過 80 年的家族食譜;運用當地食材製作,醇厚、不過辣卻又充滿香料香氣的料理,不僅是當地人熟悉、喜愛的滋味,親民又物超所值的價格,也讓 Juumpo Family Recipes 登上了米其林必比登名單。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設計團隊以當地建築常用的赭紅色和綠色,穿插於室內牆面與樑柱作為視覺亮點,搭上木頭的溫潤感與溫暖黃光相倚伴;打開寬大的木製折疊門和傳統凸窗,室外微風與天花板的吊扇緩緩連動,一邊享用著咖啡或美食,一邊享受前後庭院的盎然綠意——即使一樓並未配置空調,通透的格局與恣意流動的微風迎來涼爽氣息,更展現出自然、悠閒的風情。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沿著木質樓梯而上則是客房樓層,樓梯牆面並排著稱為「Fa Lai」的窗戶,滑動時開啟縫隙,關閉時則成為建築立面;從街區遠看飯店,便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街景。客房內均採用傳統木材為主調,以當地建築工藝和日常家飾用品妝點角落。細探其中,更能發掘許多揉合進現代風格的傳統設計細節,像是令人懷念的磨石子地板、手繪陶瓷洗手盆、線條簡潔的黃銅水龍頭與花灑、竹條搭起的中式四柱床、浴室門木插銷搭配現代的獨立浴缸……在質樸的風格裡,透露著閒適、如家一般的生活氣息。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Image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不僅是一間留宿的飯店,Hotel Gahn 喚醒旅人對當地峇峇娘惹文化的認識與再發現;藉由令人回味的建築和空間詮釋,從傳統出發,設計出與當代共鳴的美學與體驗,伴隨著飯店主理人家族的故事,分享傳統再進化的生活美學方式,也讓從前的歷史得以傳承。

Image Courtesy of Hotel Gahn.

Hotel Gahn
1/96 Moo5 Khuk Khak, Ban Bang Niang ,Takuapa ,Phangnga, Thailand
T: (+66) 076-679-588

Article/ Stella Hsu.
Images Courtesy of Studio Locomotive & Hotel Gahn.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即便在不確定是否能擁有一個「家」的年歲裡,我們似乎也從未失去尋覓美麗傢俱與器皿的本能,以接近執迷的目光凝視小花瓶,或對猶豫一瞬後便無緣再見的竹編籃湧現強烈依戀。偶然想來,追求賞心悅目的生活和渴望一個穩定居所,也許是同一條時序上的兩枚座標,其中的過渡期則落點於擁有了心愛的物件、於是能安於當下的心境。

在鄰近東京海濱的新木場站附近,有間融合新舊選物、咖啡館與小藝廊的複合式空間 CASICA,準備好在空間裡醞釀物件的獨特意義,等待人們前來實現關於生活樣貌的想像。場域的生成既合理又不失浪漫,因其所在的新木場站地名正是來自於「貯木場」;出站後,循著附近木材商事務所、工作坊的木香漫步,約 5 分鐘的路程,便能見脫胎自大型木材倉庫的 CASICA,獨特的外觀絕對不會錯過。

“把鮮活的時間與空間視覺化。”

發音清脆的「casica」,在日文裡有「視覺化」(かしか,可視化)的意涵,直率地以命名揭示理念,象徵創造一處「看得見」的「生活時空」。自 2017 年冬季開始,偌大的兩層建築內匯聚世界各地的工匠選物,散落在其中的咖啡館、選物店、小藝廊與木工工作室角落,另設有攝影棚、錄音室甚至辦公空間,凝聚為多元一體的複合式空間。「生活時空」如有機體般延伸,加入創作的核心,讓其中的每個小空間既獨立運作又相互產生化學效應,激發出更多可能性。

“將這些由各式各樣時代、地域、人物而生,至今卻未曾在同一個空間存在的事物聚集;不拘泥在其時代、價格、國家或民族,而專注在物件本身魅力的構築與再認識。”

CASICA 的選物廣納各個時空製品,新品老件於此交織成歲月的質感,由點連成線,隨後織成一面一塵不染的迷人氛圍。物件的陳設相當別出心裁;來自捷克的陶瓷杯壺、印度白檀古董木偶以及比利時 SERAX 的餐盤比鄰而居,一旁看似不經意卻無比合襯的,是土佐和紙、mitsukoji 桃子果醬、陶藝家伊藤環的碗盤等等日本職人手工作品。時代、語言、地域上的歧異,在每一張溫潤木桌上皆褪下史地意義,化作單純符旨,任由來訪者投射自己的取向和需求;找到心愛物件的剎那,彷彿也能體會忠於自我的自由,這無疑是 CASICA 的神奇魔力。

穿過牆上的小拱門,進入 CASICA 內的小藝廊,13 公尺高的樓梯井讓空間如同直立的小宇宙,展出各種物件的故事。近期剛結束的展覽《はこぶ・かざる・しまう》(搬運.裝飾.收放),邀請品牌カゴアミドリ主理人夫妻,以各式各樣懷舊的籃子為主題,專注在一隻籃子的手作生成與土地背景,細細訴說籃子的大小事。後方的木工工作室則是職人工匠們的聚集地,其中包含針對古董家具的研究、修復,以及將不合時宜的老件再生再造;這工作室既是 CASICA 團隊對建築前身的致意,也是他們對身處新木場此區,努力向外傳遞的價值與使命。

在委由南風食堂經營的咖啡館內,座位直面著鬱鬱蔥蔥的植栽角落。菜單則致力於「傾聽身心發出的聲音,以能提升每日心情的美味飲食回應」,奠基於藥膳和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以悉心選用的藥草或風乾海產入菜,作為料理亮點。結合時蔬、豆腐加上海陸主食,這特色十足的和式與漢方混血料理,體現著 CASICA 期許來訪者在空間內身心靈皆能得到放鬆的講究。

步上二樓,負責營運的整棟建築的 TANOSHINAL Inc. 不僅直接將辦公室設立在此,也打造了器材齊備的錄音室與兩間攝影工作室,並將他們自豪的選物——一樓販售的家具、食器作為攝影道具,提供租借服務。在這能即時產製影像與聲音的場所,被「物件」與「生活時空」牽引的概念「視覺化」,瞬間又清晰地重回眼前。

“與物品的偶然相遇中,會生出獨屬於那個人的必然。這就是我們呈現選物與風格提案的原因。”

從 CASICA 樸拙坦率的空間輪廓,再到理念、展覽介紹與散落其中的選物,處處可見饒富哲思與侘寂之美的敘事角度——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象的視覺化?如果有一天造訪東京,不妨背離銀座,搭上電車一路向著海水與木材的氣味前進,走進這個視覺化的生活時空,遇見一件件具象化的生活況味。

CASICA
136-0082 日本東京都江東區新木場1-4-6
Opening Hours: The-Sun/ 11:00 am -07:00 pm

Article/ Rachel S.
Photography/ 長弘進.
Images Courtesy of CASICA.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大航海時代的感官特別浪漫,香料是座標,地域特有的植物為記憶定錨,多山的小島在汪洋中悠然漂蕩,一起浪便揚起一波碧綠明澈的茶香,若說台灣史就是茶葉史可能也不算誇張。在這座島嶼上,傳統茶行與新式手搖飲品店百家爭鳴,品茗兩字的內蘊一如乾燥後的茶菁,濃縮了千百種想像和認同;然而,當茶業在 21 世紀儼然飽和,自幼浸淫在茶文化中逾 30 年的兆兆茶苑主人反其道而行,打造一座去繁從簡的迷人空間,讓烘焙茶葉的過程與茶湯入喉的時刻,在同一個時空內發生、交流和相互啟發,重寫人類與茶的相處之道。

位於台中西區的兆兆茶苑鄰近國美館、綠園道與審計新村,乍看之下難免人煙輻輳,實際上卻奇妙地鬧中取靜。恰如兆兆茶苑樂於以創新姿態分享古典逸趣的精神,這棟 40 幾歲的加強磚造老屋,在合風蒼飛設計有限公司 × 張育睿建築師事務所(Soar Design Studio x Ray Architects)的巧手下怡然重生,以在地建材搭配物理性加工手法,體現高緯度茶園中的縹緲風貌,以及光影、花草的瞬息萬變。

2019 年落成後,翌年旋即一口氣抱回德國紅點、日本 Good Design 及 Kukan 設計獎、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及金點設計獎。身處這座意象豐盛得恰到好處的天地間,源自幽谷的一片片芬芳穿過蹊徑來到城市,依然留著純粹的原味。

“過多的材料與裝飾反而會影響空間的視覺與質感,模糊空間本質,因此在「自由自在地靜心品茶」的前提下,我們以「陋室」為整體氛圍與質感的主題,體現「用茶,不拘逆形式,心靜即可」的概念。

從大路兜進街道再彎入巷弄,一步入室內就被馥郁茶香擁進懷中,方才屏息找路時一度緊繃的感官頓時舒展,開始觀察保留塗料抹痕的厚實吧台、典雅木櫃、巨大茶簍和斑駁牆面上的毛孔,每個角落都像久別重逢的風土記憶,柔軟地滲入肌理。成為茶苑以前,老屋後方的院落其實是一片封閉區域,如今前庭後院點綴著草木,林立的燒杉呼應製茶時不可或缺的碳焙環節,烘茶師傅的韻律、品茗客的視線與茶香交織,在綠意間恣意流動,形成兆兆茶苑獨有的氣息。

面對充滿歲月痕跡的老屋,建築師透過剜磨鑿敲,製造出表情接近自然狀態的牆面;為了實現「看得見的透明感」,則運用雷射切割的洞洞板、紗簾、玻璃等材料,以想像力十足的手法詮釋採光這個動詞,讓內外交界在晝夜輪轉中融化。於是,兆兆茶苑沒有任何一處單調空白,整體看起來卻俐落至極,因為那是解構自然之後重組的成果,每種質地都是線索,儘管我們可能未必留意過。

在一樓的茶席坐看茶碗中碧霧繚繞,一旁是香氣氤氳的烘茶區,對嗅覺、視覺乃至聽覺而言,都是別開生面的體驗。拾級而上時,不妨仰頭看看三樓頂的天井,再回想窈窕如水波的螺旋梯扶手和上頭的圓洞,對於兆兆茶苑獨特的透明感,又將生出一陣新體悟。

其實建築師當初最大刀闊斧的改造,就是拆除原始的混凝土折梯,改用這道暗藏玄機的螺旋梯引天光入室,最後果然也成就了四面八方均受天光包覆的茶苑。二樓布置著小巧茶室和開闊大氣的飲茶區,從獨自享用到各種規模的品茗聚會,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

有些享受雖然美好卻稀罕,經驗多寡遂成了衡量資源的單位,想來不免有點可惜。然而台灣茶像生活中格外難得的得道高人,一身功力深不見底,無論對任何人都同樣謙沖親香,因此可以用來待客佐話,也能煮一場與內心對話的獨處時光,細究和略飲各有一番樂趣。

兆兆茶苑同樣擁有多年累積的茶業知識和經驗,但茶苑主人和建築師有志一同,聯手打造一座弭平隱形隔閡的空間,讓台灣茶文化在此落地生根,進而蔓延得更深更廣,也歡迎所有人自在地到來,在茶光、樹影和內外輝映的景色流轉間舒張五感,潛心感受茶的詩意和美麗。

兆兆茶苑
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 79 巷 66 弄 22 號
Opening Hours: Mon-Fri/ 12:00 pm-05:30 pm
Sat/ 12:00 pm-06:00 pm
T: 04-2301-1222

Article/ Rachel S.
Images Courtesy of Soar Design Studio x Ray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如同雛鳥,我們一點一點成長、學會飛翔後,在生活裡尋覓著另一伴,而後一起築構一座新巢,成為自己的家。冀望著在這塊方圓之地,與對方傾心依戀,分享日常的愉悅或疲憊,卸除一天累積下來的勞心。用彼此的氣味與思緒,打造最令自己熟悉、安心的空間,描繪獨屬自己的「家」的模樣。

然而,在大城市裡擁擠的生活,每人能分享的空間逐漸縮小;尤其如東京這樣人稠的大城市,蝸居般的住宅與公寓幾乎成為了一股新興現象,便捷的生活機能、寬廣舒適的起居生活成了奢侈,更遑論在其中依循喜好與風格構築自己的小宇宙。小小坪數的空間,該如何讓它不只是城市裡睡覺、吃食的一隅,而能真正成為好好生活的家屋?建築師保坂猛(Takeshi Hosaka)用自己打造的自宅居所,做了邁向生活新篇章的嘗試。

10 年前保坂猛在橫濱建了第一座自宅,作為他與妻子保坂恵的住所;因為是花費心力、描繪兩人對生活美好想像的「愛巢」,他俏皮地將這處居所命名為「LOVE HOUSE」。自 2015 年開始他在早稻田大學藝術和建築學院任教,住所與工作地點之間的距離過長,每日通勤皆是一番舟車勞頓;於是他在東京買了一塊小地,著手開始設計一棟不到 19 平方公尺面積的住宅。

狹小的面積除了受限於土地使用的考量,更源自妻子當時閱讀著一本關於江戶時代歷史的書,書中描寫著當時擁有四人的小家庭,多半住在傳統建築「長屋」(Nagaya)裡,平均尺寸僅在 9.6 平方公尺的空間。兩人觀察日本現今建築與社會的關係,從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Cabanon」再到日本作家鴨長明(Kamo no Chomei)的「草庵」,理解到讓個人的最小空間加強、發揮最大化,已成為一座大城市不可避免的趨勢。於是愛巢 2.0 版本的「LOVE2 HOUSE」——兩人的第二座自宅,便以僅有 18.84 平方公尺裡的尺寸誕生。

LOVE2 HOUSE 使用台灣常見的鋼筋混凝土,不僅作為房子外觀的大架構,也能應用為房子的內部小傢俱;除了書櫃,建築師用七個水凝短牆劃分屋內三個區域:餐廳、廚房與臥室,直至最底的戶外浴缸,則與戶外露台的植物共同滋長。一片木製玻璃門窗朝面向街道,解放了空間內外,能輕鬆地與鄰居互相談話,建立出與社區的親近感,拉近彼此的距離。

狹長的格局在冬日裡容易陰暗無光,保坂猛則將這無法改變的條件轉換思考,「一開始我很失望,但後來我把它轉想為北歐國家的生活環境。」他將建築以兩片略彎、高低不同的屋面包覆頂部,兩殼相遇卻不互相接觸,玻璃置於開口引入日光,並在中間放入一隔板。隨著日照角度變換,橫切、縱切,在屋內的水泥牆面形成一道道迷人光影。夏日如同身處熱帶花園,陽光燦燦;冬日屋內日光依然柔和灑落帶出溫煦明亮的生活質地。

古時羅馬人將閱讀、沐浴、戲劇、音樂與美食,作為一處住宅裡理想生活的五個關鍵。如今居住在稠密城市裡,看似難求的這五個關鍵,保坂猛將現實苛刻的條件換個角度思考,在這 18.84 平方公尺的小房子裡豐富著生活,而原先在橫濱的 LOVE HOUSE 則改為工作室或週末度假小屋。像是將小說裡一幀豐沛的生活風景搬進現實,描繪著建築師與妻子的理想日常,藉由屋頂玻璃窗的人光與月光,沐浴在城市天幕下迷人一隅,映照著小空間的無限可能與永恆性。

Article/ Sia.
Photography/ Koji Fujii Nacasa & Partners Inc.
Images Courtesy of TAKESHI HOSAKA Architects.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

倘若有一本專研旅行的辭典,其中好旅館的詞彙定義理應如此:空間和設施將精心設計運用得不著痕跡,平均每六步就會遇見一個與眾不同的驚喜,走上陽台還能感受到城鎮裡的繽紛氣息,催人立刻起身出外遊賞,最後像前往壓軸景點般,循著好奇而非倦意回到旅館,並在推門的瞬間為置身此地感到雀躍——簡單來說,便是讓旅人捨得踏出房門探索異地,並且同樣期待歸來的時刻。倘若有這種辭典,「好旅館」條目必然要收錄脫胎自 19 世紀老銀行的曼谷飯店 The Mustang Blu

說起來,我們原以為已參透「旅行為何迷人」的謎底,直到某天忽然移動不易,才發現其實還有一連串答案,埋在不知不覺走慣的路徑、眼角餘光日日拂過的光景下,渴望把層出不窮的驚奇寫入記憶。隨著嘟嘟車蹤跡逐漸消失在曼谷市區,猶存機油味的中國城本身就像一座博物館,街區內不只有許多古寺和市集,只要抄幾條捷徑,穿過盈滿茉莉芬芳與香料味的空氣,便將一腳踏進時髦酒吧林立、充滿藝文咖啡館的 Soi Nana 小巷。當地緊鄰昭披耶河支流,搭乘空鐵的話須一路駛向終點,體質上屬於非典型觀光區,與主流若即若離的位置恰似旅行之於日常的關係,格外適合創造獨特回憶。

在一片殖民風情中,有座熨斗狀建築宛如保存老時光的容器,從 19 世紀末起身世幾經翻轉卻仍荒廢數十年,直到擁有經營特色旅館經驗的造型師 Ananda Chalardcharoen 慧眼相中,前後僅花了短短 5 個月整修,看似搖搖欲墜的骨架古典依舊,原始建物的圓柱猶在,但精緻設施充盈內部,並混搭百年來的珍貴痕跡與超乎想像的擺飾,徹底體現該區新/舊、異國/在地共存的特別狀態,令人驚異的奇幻結晶 The Mustang Blu 就此誕生。

倘若走在街上時便已為蠢蠢欲動的野性嘖嘖稱奇,推開 The Mustang Blu 那道窄木門的瞬間,絕對會直接驚呼出聲,畢竟飯店中通常難得一見栩栩如生的異國動物標本。歐洲古典樂悠悠揚揚,大型熱帶棕櫚樹與古董傢俱交錯著湧入視野,隱約露出點綴其後的轉盤式電話、典雅古書與豐富藝術品。過往高深莫測的金庫大門如今通往廁所,這裡時而幽默怪異得恍如電影片場,時而閃現自然史博物館特有的色澤,從一樓大廳沿著鑄鐵螺旋梯蜿蜒來到客房層,卻又彷彿闖進品味獨具的人家。

The Mustang Blu 將偌大的 3 層樓建築打造成 10 間客房,尺寸和裝潢略為不同,不過重點是均有爪足裝飾的獨立浴缸;以義大利大理石妝點的浴室裡,擺著旅館特調的有機沐浴用品;其中三間客房更附帶線條別緻的筒狀陽台,南國斜暉流瀉而入,高挑的室內更顯通透。木地板泛著天然光澤,質地粗糙的水泥、紅磚與脫漆的木窗櫺,連綴成環繞周身的斑駁古畫;起居空間寬敞如公共大廳,當中除了床鋪外還有鬆軟扶手椅、彎著纖細桌腳的書桌,但是沒有電視——不過在如此美好的氛圍之下,當然不會有人介意。

倚著一落古書安頓好行李,拿起入住時獲贈的 The Mustang Blu 自製地圖出門散步,準備一探在地人推薦的餐館、酒吧和藝廊;當夜幕降臨,盡興而歸的腳步化為另一場探險的前奏,即使經過一晚仍餘音嫋嫋,因為位於夢幻穹頂下的附設咖啡館全天候供應餐點,而早餐菜色一如怪誕的擺設風格,同樣豪華得令人難以置信:光是主餐選擇便包括蜜汁烤豬排、烤鮭魚、香草雞肉,另外佐以道地水果、自製糕點、鮮榨柳橙汁和千變萬化的小菜,盛在創辦人 Chalardcharoen 親自設計圖樣的白底藍紋器皿中端上桌。從香氣逼人的外皮到細膩內裡,無處不值得再三回味。

所以說,旅行究竟為何迷人?好旅館的定義是什麼?在 The Mustang Blu 體會了感官饗宴後,想必又能為答案再添幾筆。

The Mustang Blu
721 Maitri Chit Rd, Pom Prap Sattru Phai, Bangkok
T: +66-62-293-6191

Article/ Rachel S.
Images Courtesy of The Mustang Blu.
本文轉載自 Polysh Magazine.